《我11》:看王小帥對時代烙印下的青春成長的解讀

我們在生命的過程中,總是看著別人,假設自己是生在別處,以此來構想不同於自己的生活。可是你就是你,你生在某個家庭,某個時代。你生命的烙印,不會因你的遐想而改變。那時,你所能做的就是接受它並尊重它。

2011年王小帥繼電影《青紅》之後又上映了《我11》,電影延續了王小帥一貫的藝術堅持。溫婉而不失衝突的文藝氣息,直刺每一個觀影者的心房。勾起觀眾關於自己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展現了對複雜社會的迷茫和對青春的成長單純而關好的祭奠。

《我11》:看王小帥對時代烙印下的青春成長的解讀

電影《我11》截圖

電影上映後閆妮獲最佳女演員獎,此外還獲得三次提名,分別是:2012年第六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配角閆妮提名,最佳剪接Nelly Meunier提名;第八屆中美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閆妮獲獎;2013年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配角閆妮提名。

《我11》從11歲的王憨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20世紀70年代,西南三線地區那些懷揣理想,遠離家鄉的建設者的真實生活。王憨因為目睹了一起“殺人事件”而開始走入成人世界。在他的好奇、迷惑中探索成人世界的殘酷、壓抑、冷漠。

影片以“時代壓抑下個體的無力反抗”和“青春成長與時代殘酷現實碰撞”為創作主題,向觀眾再現了1975年三線建設中“移民家庭”的真實生活情況。通過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的多次對話,讓觀眾看到時代壓抑下個體的艱難抗爭、時代影響下青春的成長與記憶。

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的多次對話,從王憨的視角一點點為我們展開成人世界

01 兒童性格特徵鮮明,成人隱忍、謹慎而保守

影片以11歲的王憨的視角來講述故事。在王憨的好奇、困惑、失落中成人世界的壓抑、荒謬、殘忍一點點被剝開。由此構建了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的多重對話。

《我11》:看王小帥對時代烙印下的青春成長的解讀

王憨和他的夥伴們

影片中鏡頭最多的要數王憨、小老鼠、八拉頭、衛軍這四人。通過細節刻畫著四個兒童的性格各有不同:王憨的敏感多思,沉默倔強;衛軍的少年老成,穩重耿直;小老鼠的伶牙俐齒,機智圓滑;八拉頭的大大咧咧,心直口快。

與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成年人的性格則大同小異:隱忍、謹慎、保守。影片中無處不在的起床號、革命歌曲、標語,都在告訴觀眾這是一個政治形態為主流形態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下個人完全被集體同化,成人身上的個性、真情是不允許存在的。這一點通過學校選動作標準的王憨來領操就可以看出,他們更希望這個世界是規則的,希望培養孩子“整齊劃一”思想意識。

通過兒童與成人性格之間的鮮明對比,我們更直觀的看到了那個時代下,集體主義、荒謬錯誤對人性思維、生活方式的摧殘。他們生活在刻板單調的政治氛圍中,默然看待政治派別之間的爭鬥,努力經營個人的家庭生活,但是在內心深處他們依然渴望自由。


《我11》:看王小帥對時代烙印下的青春成長的解讀

影片中的廣場

02 白襯衣代表了兒童世界的純潔無瑕和成人世界的骯髒

影片中,王憨因為要領操央求媽媽給自己買了一件嶄新的白襯衣。後續的故事發生的導火索也是白襯衣,白襯衣在影片中多了些時代內涵,連接著兒童世界的單純與成人世界的邪惡。

襯衣第一次登場時,是純白的布料,顯得純潔而珍貴,後來被謝覺強的鮮血染紅之後,成了“不潔之物”,沾滿了仇恨、血腥與死亡的氣息。最後,當襯衣從第一監獄寄到王憨手上時,尤邊德潔白如初。對王憨來說,他的童年本來應該是單純而美好的,就像那件白襯衣一樣。但是,當他第一次看見死亡,遇到被追殺而搶走他襯衣的謝覺強,看到父親在保皇黨與411的爭鬥中負傷,他才發覺原來自己的身邊隱藏著如此多的醜陋與殘忍。也就是從那時開始,他的童年與單純明朗徹底無緣了。

影片的結尾,王憨收到了自己的白襯衣,謝覺強完成了自己的約定。但是,在王憨看來襯衣背後的血腥意味依然存在,它將成為對那個時代的祭奠,成為對王憨童年時光的一種銘記方式和青春成長的見證。正因為如此,在聽說謝覺強要被槍斃時,一向愛看熱鬧的王憨沒有敢去刑場,知識遠遠的駐足,槍聲響了他對這是世界的認識也徹底被改變了。

影片選擇以王憨的視角來解構故事情節,呈現電影場景。一方面通過這種敘述讓故事情節發展更加合理、逼真,另一方面導演也是希望通過兒童世界的單純、童真來襯托那個時代下被壓抑的成人,解剖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之間的聯繫——兒童的成長以成人世界為參照面。


《我11》:看王小帥對時代烙印下的青春成長的解讀

穿上白襯衣的王憨

時代性的壓抑與個體艱辛而無力的反抗

01 謝覺強殺陳昆放既是為妹妹報仇,也是他對時代的抗爭

1975年,時代性的荒謬正接近尾聲,但其統治力依然顯得強悍。故事的發生地是一個偏僻、優美的小鎮,鬱鬱蔥蔥的樹木、清澈見底的河水、樸實和諧的鄰里關係,這一切看起來像極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但是,政治依然是這裡的主流形態。“政治”產物兵工廠、“411與保皇派”的武鬥都在告訴觀眾這是一個壓抑、灰暗、飽受煎熬的時代。

陳昆放是兵工廠革委會的幹部,代表著官方的神聖與權威。但是就是這個“革命”的代表者以權力為籌碼,強暴了16歲的中學生謝覺紅。豆蔻年華的少女因為他的慾望變得生機全無。哥哥謝覺強為了替妹妹出氣,殺死了陳昆放,割掉了他的生殖器,甚至打算放火燒工廠。

從謝覺強燒工廠的舉動可以看出,對這個時代不滿,他質疑的“三線建設”政策,所以,他希望混掉工廠代表的革命權威。可惜的是,影片的最後謝覺紅和父親只能藏起來生活,謝覺強也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一家人的悲劇告訴我們,個體對現實的反抗只能停留在思想層面,是無法實施的,也不可能實現的。再次讓我們看到了時代壓抑下個體的無聲哀痛。

《我11》:看王小帥對時代烙印下的青春成長的解讀

殺人後逃跑的謝覺強

02 成人麻木的生活下是對命運和現狀的無聲反抗

除了謝覺強一家,影片中的其他人也無時無刻不被這種壓抑的時代所束縛,他們無處可逃,更無法宣洩,只能麻木的活著。

王伯駒夫婦鄰居喝酒時,有人唱了一段滬劇,立馬就被朋友要小心,並提議改唱革命歌曲。但是眾人都不願意聽革命歌曲,所以讓王伯駒夫婦唱了一段《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大家聽到久違的音樂心中都十分愉悅,但是聽著聽著大家鬨堂大笑起來。因為這首歌的歌詞也在歌頌黨,歌頌國家的權威政策。這群人“的人生正是被“黨的政策”所徹底改寫,他們兒女的前途也將因“黨的政策”不知歸處。


《我11》:看王小帥對時代烙印下的青春成長的解讀

王伯駒夫婦唱《草原上升起日不落的太陽》

王伯駒是一個熱愛藝術、追求藝術的小演員。對於現實生活雖然心有怨尤,卻不會反抗。在影片中他唯一的反抗就是培養兒子王憨學畫畫,他說:“只有在畫畫的時候你才是自己為自己工作的”“畫畫的時候要注意光線,有時候光線最強的時候反而最黑暗”。他在保皇黨與411的鬥爭中被打傷,無助、壓抑的他在妻子面前大喊:“我到底算哪一派,我什麼都不是”,但是面對兒子時他又燃起蠟燭仔細的為他講述“印象派”畫作。

王伯駒的前半生被自己的信仰束縛,只能生活在壓抑的西南兵工廠下,麻木的過著自己厭棄的日子。他不是不想抗爭,而是在政治、時代的壓迫下,他無處可逃。他的反抗寄託在兒子王憨身上,努力的教兒子學畫畫,知識希望兒子可以自由,獲得真正的“陽光”。

時代影響下青春的成長與記憶是朦朧且美好的

對王憨的青春成長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謝覺紅了。王憨與父親在野外寫生時碰到了謝覺紅,青春少女,眉心一顆紅痣,溫暖美麗。這也是王憨第一次認識到謝覺紅與自己的不同。後來他與小夥伴在教室門口討論謝覺紅的發育問題,現實出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的好奇,這正是他們對青春成長的探索。隨後他們一起去偷窺衛軍哥哥談戀愛,用石頭丟他們,認為情侶之間的擁抱是令人害臊的,都刻畫出青春懵懂的一面。


《我11》:看王小帥對時代烙印下的青春成長的解讀

謝覺紅

之後王憨與謝覺紅淋雨,兩人共披一件衣服,在謝覺紅換衣服時王憨無意窺到少女半露的身體,在這裡鏡頭停留了很久,意味著王憨偷看了許久,這就是王憨歲女性身體的最初記憶。之後,母親發現王憨夢遺,父親開始讓他喝白酒,王憨終於在壓抑的時代下完成了自己的性成熟,告別了自己的童年和純真。

在王憨的青春成長中謝覺紅兄妹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謝覺強的出現,他接觸到了成人世界的骯髒與壓抑,也是從這時開始王憨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發生改變,他開始像成人一樣思考;因為謝覺紅的出現,王憨認識到了男性與女性的不同,從生理上成熟,告別了孩子的童真。同時,謝覺紅和謝覺強也代表了那個時代下在夭折中成長的青春和無言又激烈的反抗。在王憨的世界裡,時代的大事件他或許印象不深,但是那些發生在他身邊的關於青春成長的記憶將伴隨他一生。

總結一下,《我11》從一個兒童的視角,展現了特定年代裡人們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用“童真”觸摸了歷史深處的無奈和憂傷。影片沒有激烈的情節衝突,但敘述的逼性,清冷的場景、陰沉的色調再現了時代性的壓抑與憋悶,呈現了那個時代的荒謬與悲哀。

王憨的青春是在壓抑中成長了,被打著深深的時代烙印。即使他垂垂老矣,仍不能擺脫青春的記憶、時代的影響,這也是導演想要告訴我們的:過去無法改變,我們能做的就是坦然接受、負重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