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年近三十,一事無成”,4步擇業法,教你將一手爛牌打出王炸

這篇文章很長,但乾貨滿滿,耐心看完,你會收穫滿滿哦~

關鍵詞:焦慮的人生該怎麼逆襲

冷大您好!最近很焦慮工作,每天都關注您,希望得到您的指導!

我普通本科畢業近四年,來深一年,脫產考研失敗,實際工作時間不到兩年。

本科護理專業但因個人原因不能去醫院工作,無臨床經驗。在不瞭解行業情況下覺得比較喜歡小孩子,就定位從事早教幼兒方面工作,一年後發現幼兒教育行業在全國待遇都較低包括深圳。

再加上我工作的公司都很業餘,一年什麼也沒學到,現想更換職場方向,可畢業將近四年幾乎零經驗。很多公司要應屆生,或者專業對口,或要經驗,目前的感受是不知道該往什麼方向走,感到很無力,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了。

我男朋友和我同所大學同屆畢業,在深也是一年多,平均月薪13k,我的收入目前不到5k,我們在臨深買了個小房子,(幾乎完全靠男朋友的積蓄,房子在我名下)月供3.6k。

在深租房1.5k,和房子出租的租金1.5k相抵,每月兩人總共可支配收入10k左右。我們希望能在深圳立足,但是感覺在深圳甚至其他城市的大多數人都比我們收入高,加上我現在不知道該從事什麼職業,感到很焦慮。

越是有那種大家薪資都很高的感覺,越是感覺工資低的不想去,工資高的要經驗(我同學從事護理相關行業不在深圳都是月薪10k以上)。

我知道自己既然想轉行就應該從零做起接受薪資低的情況,但目前情況是我想去的行業不要我,不想去且薪資低的崗位才要我,對比其他人就挫敗感極強。

在大學我的成績很好專業學得很好,畢業卻比每次考試都靠作弊的人混的差,(非歧視成績差的人而是當初我對專業確實很用心)不知如何才能改變自己的想法,順利找到職場方向?望冷大指點迷津!

“唉~年近三十,一事無成”,4步擇業法,教你將一手爛牌打出王炸

冷愛回覆:

歡迎大家來到新一期的人生規劃專題。

有時候想想其實挺荒謬的,平常我們出去吃頓飯都會花很多心思想想要去吃什麼,出去旅行也會提前做好攻略,回來再恨不得寫一篇洋洋灑灑的遊記,然後發很多朋友圈。

可是,很多人對待人生這條旅途,卻從來沒有認真做一個通盤的思考:我們要怎麼出發?要去到哪裡?我們究竟要幹嘛?

這是我們創辦人生規劃專欄的初衷,我們想幫大家更好地面對人生的迷茫。

作為過來人,我打過工、也創過業,做過不同的事情,接觸了足夠多的個案。

我不僅可以通過自己的經驗,也可以通過一個又一個的故事經驗來幫到大家。包括今天這一題就很典型,求助的姑娘有挫敗感,一事無成,考研失敗等等。

我們只是搜索考研這一個關鍵詞,就可以在我們真人案例庫裡面找到很多很多相似的故事,有考研失敗的;有考上了研不知道畢業之後幹嘛的;甚至還有考完研退學的,什麼故事都有。

正是通過總結歸納這些故事,我們提煉了一整套的方法論分享給大家。

有些你要走的路,曾經已經有人走過了。

這就是我們整個專欄的深度和厚度,它背後有很多人故事的支撐。

“唉~年近三十,一事無成”,4步擇業法,教你將一手爛牌打出王炸

我們會分兩個部分來梳理這個故事,當然大家也可以對號入座,這份答案不一定僅僅適用於她一個人。

解決任何人生問題,都可以參考我們這個體系。

這個體系很簡單,核心有兩個部分:信息+模型。

一個好的人生規劃,首先要有充分的信息支撐。

我們有一個龐大的案例庫,現在這個問題,已經是我們在公號回答的第8920個問題了。

這麼多的人生故事彙總在一起,再加上,我和我的團隊、還有千千萬萬的朋友、同學、粉絲,我們的信息已經足夠充分。

其次是決策的模型。

最成功的投資者,他們腦子裡有上百個投資決策模型。

而我們呢?

學習了包括但不限於心理學,經濟學以及其他很多相關的學科理論,目標都是為了掌握各種各樣的決策模型。

在這兩方面的加持之下,才有了我們的人生規劃專欄。

接下來,我們就從認知升級,以及具體怎麼做,給到大家兩個方面的分享。

“唉~年近三十,一事無成”,4步擇業法,教你將一手爛牌打出王炸

1

認知升級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今天給大家分享五個認知升級點:

1、積極解釋

這是一個我們可以一直從中受益的認知模型。

當我們做任何決定的時候,如果我們把一件事情看成負面的,我們一定做不好這件事。

不管是我們日常跟他人的溝通,如何解釋對方的話,如何解釋遇到的事件都是如此。

我們可以看到,你現在不僅僅是焦慮,而且你所有的看法都是負面的,我們很難看到任何一個點,你有正面的解釋。

舉個例子,你說,“我們希望能在深圳立足,但是感覺在深圳甚至其他城市的大多數人都比我們收入高”。

恰恰相反,我的看法跟你不一樣。

我覺得你已經有了很多正面的東西,但你沒有看到。

比如,你們幾乎只靠你男朋友的積蓄在臨深買了個小房子,房子還在你名下,你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

這已經是很多人可遇不可求的一件事情了,很多姑娘還想說,我男朋友怎麼沒給我買個房?

那你是如何做到的呢?

你有沒有總結過,在這方面你做得好的部分是什麼?

也許,在經營男女朋友關係上,你比其他女孩子做的好呢?

要去看到生活中積極的因素,培養自己對事情積極解釋的能力,樹立積極解釋的風格,才能更好地處理生活中的各種事情。

“唉~年近三十,一事無成”,4步擇業法,教你將一手爛牌打出王炸

2、關於擇業、創業有一個基本認知

擇業不是“我喜歡小孩子”,所以我就定位於從事早教幼兒方面工作。

而是,你能給別人創造什麼價值,才去選擇什麼行業。

你很有耐心,在早教工作方面有過一些獨特的體會,這些都可以成為做早教行業的積極因素,但這不是最核心的。

你要想一想,作為一個普通人,你能給這個社會創造什麼價值,然後從這些價值中,篩選你願意做的,這是一個正確的擇業順序。

一定要顛覆你原本的擇業思維,擇業不只是我們想幹什麼,而是這個社會需要我們幹什麼。

你要圍繞社會去思考,或者至少圍繞公司去思考擇業問題。

一個公司的存在,就是為了圍繞它的消費者去解決問題。

你的存在,是為了解決公司的問題。

所以,你能給公司創造什麼價值?

3、擇業後,選擇一個合理的對標對象。

對標模型講的是,尋找你的榜樣,你可以去跟他對齊,通過學習他,瞭解自己可以做什麼。

舉個例子,你說“幼兒教育行業全國待遇都比較低,包括深圳”。

對此,我完全持相反意見。

任何一個行業裡一定有待遇好的人,那你怎麼只跟那些待遇低的人比,不跟那些待遇高的人去比一比呢?

  • 他們究竟掌握了什麼能力項是你所不具備的呢?
  • 你怎樣才能夠學到那樣的能力項,怎樣才能拜他們為師呢?

這才是你要思考,要去突破的認知點,而不是悲觀地把整個行業看得很差。

任何一個行業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也有它上升的空間。

“唉~年近三十,一事無成”,4步擇業法,教你將一手爛牌打出王炸

4、學會不要憋大招,小步快跑

你現在恨不得做任何一件事情就想一下子獲得成功。

比如,你進入早教行業,如果你真的覺得這個行業不適合自己,那你可以趕緊換,但你拖了一年,一年什麼都沒學到,現在想更換職場方向,你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

任何事情,一定要小步快跑,建立一個最小化的實驗。

比如你現在又想換個新方向,可能你只需要去同行業的公司體驗幾天,就知道這類工作需不需要,而不是花一年的時間。

你現在實際上已經畢業四年,但真正用來做事情的時間是極少的,這四年就等於你想憋個大招,結果什麼也沒撈著。

一定要珍惜你的時間,在最小的時間單位裡尋找到結果。

5、做任何事情要有結果導向

比如,脫產考研。

你是怎麼做出的這個決定?

有沒有收集這些相關的信息?

考研,經常成為很多人迴避人生的方式。在我們的故事庫裡,這類故事一搜一大堆。

前段時間,也有一個小漂亮的女生投稿,她通過考研離開原來的環境,這不都是可以去參考的對象嗎?

考研,不應該是迴避現在的人生,一個成功的考研一定有結果導向。

我遇到過好幾個,有明確目標,為了脫離環境的考研。

  • 比如說,一位有著兩個孩子的離異女士,她努力考到美國去讀一個碩士,她覺得在那裡擇偶面更寬,別人對她的看法會不一樣。
  • 也有女孩,從一個三四線城市考研去了上海,因為她想在上海生活。
  • 也有女孩,從農村考研去到了中國香港,因為她希望去到一個更多元文化交流的地方去體驗。

她們都有自己的目標。

除了換環境,也有很多人考研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 比如,我的一個合夥人去讀長江商學院,他就是為了認識長江商學院裡和他有相同背景的創業者,這就是他的目的。
  • 又比如,有的人考研就是為了去當律師、當醫生,鑽研一個專業方向,他們都有他們的目的,而且他們的目的都已經過了市場的考驗。

你考研的目的是什麼呢?

如果你想不到一個很明確的結果去支撐你,那考研對你來說價值其實不大,本質上就是為了迴避人生。

以上,是五個方面的認知升級點,接下來我們講講操作的部分。

“唉~年近三十,一事無成”,4步擇業法,教你將一手爛牌打出王炸

2

操作篇

今天,我們要講一個四步操作閉環法。

我們做任何一個人生的長遠規劃,尤其是當我們手上什麼牌都沒有,又想完成“土肥圓逆襲記”,或者“普通人逆襲記”時。記住,任何一個逆襲記的核心都是完成一個自我獎勵的閉環。

因為當你得到不到好處的時候,你永遠做不下去。

這個閉環,我們把它拆解成四個步驟:

第一步,建跑道。

比如,你現在有一份收入不到五千的工作,要做的首先不是隨隨便便辭職,去找什麼新工作。

你應該先把這份工作做著,這樣至少有收入,可以保證活下去。然後利用業餘時間去建跑道。

比如,你想通過寫字賺錢,現在開始學習寫作,應該怎麼做呢?

你應該每天花一到兩個小時,去看文章、寫文章,先寫出你的第一篇。

如果你寫不出文章,那請你從今天開始,在我們的文章下面寫評論,這也是一種輸出。

大家都知道,我們這裡也發佈過其他作者的文章,接受所有人投稿。

你看了我的文章這麼久,有想過你也可以從我們這裡賺到稿費嗎?

這就是一個你天天寫評論,提升自己寫作能力後就可以做到的事。

這就叫建跑道。

當然,你也可以建別的跑道,你可以上各種各樣的課程,或者參加我們的線下ip課程,學習博主是怎麼煉成的,博主是怎麼打造的。

如果你想當情感博主,也可以來上我們的課,這就進入了第二個環節。

第二步,真正提升你的技能,打造專業含金量。

這一部分,不僅要開始建跑道,還要有一定的投入,去找到專業的人學習。

因為不管是寫作、設計圖片、還是視頻剪輯、做一名情感博主,任何一個專業技能,通常都需要你找到一個師傅去學習。

然後是師傅領進門,學習靠個人。

同時,不管是去上課,還是加入誰的社群,和誰連接在一起,總得找到一個信息渠道,不斷地攝取這個行業的信息。

你也得去找到一個有體系的課程,也得找到一個可以對標的人,不斷地跟著往前走吧?

這就是第二步,真正的技能成熟期。

第三步,找到真正的副業。

當你通過寫作的學習與鍛鍊,開始能在我們這裡投稿,或者自己開了一個賬號寫內容,有一批粉絲,這時你就擁有了一份副業。

在原本工作的前提下,你成為了一個斜槓青年。

如果這份副業做的還可以,可能一個月也給你多收入幾千塊,那你不就月入過萬了嗎?

這就叫斜槓青年的產生,擁有了一份副業。

大家不要以為這不現實,我們看到過太多成功的案例了。

如果大家有印象,前兩天我們才回答過一個問題,那個女孩子做的也是幼兒教育,可是她業餘時間就去做瑜伽老師,也是月入過萬。

這不就是人家副業做著做著就成了斜槓青年,走到人生第三步了嘛?

“唉~年近三十,一事無成”,4步擇業法,教你將一手爛牌打出王炸

第四步,專業閉環。

那位把瑜伽作為副業的女生,可能做著做著就把瑜伽變成主業,這時候就形成了專業閉環。

當然,你不一定要像那個女生一樣,每一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東西。也許你適合做情感博主,自媒體最後可能會成了你的主業也說不定。情感博主,年收入幾十萬的也有很多。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創意性的工作都可以做。

當然,除了創意性工作,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 比如我們之前說的,你可以做正規的微商,銷售類的工作。
  • 又比如,你如果真的喜歡學術研究,我支持你去考研,也可以當科學家。

你什麼都可以做,並且記住現在做什麼都不晚。

有很多科學家,也是四五十歲才開始醉心學術,在國外有很多這樣的人。

關鍵是,你整個專業閉環需要走過這四個步驟,要建跑道、投入時間鍛鍊專業技能、形成副業收入,最後第四步才是專業閉環。

而不是在一開始什麼都不清楚就去脫產考研,脫產考研不叫專業閉環。

如果你已經走到第四步,已經靠副業掙錢了。

你說:“我已經是個情感博主,能養活自己,我現在想去賓西法尼亞大學讀一個積極心理學碩士”,恭喜你,這時考研對你就很有用。

當你考了積極心理學碩士之後,對你做情感博主本身就是有幫助的,這就叫一個專業閉環。

當然,我只是隨便舉個例子,不是讓你真的去考這個碩士。

專業閉環需要一個過程,需要經過這四步才能夠形成我們說的專業閉環。

跑道——技能——副業——專業,這是一個過程。

我們放出這位瑜伽老師的故事只是作為一個經驗,不是叫大家真的去當瑜伽老師。

我們也見到過很多女生業餘去練瑜伽,也沒有掙到錢。

關鍵還是看你能給這個社會創造什麼價值。

那位姑娘能靠副業月入過萬,一定是因為她給那些學瑜伽的人創造了真正的價值,而不僅僅因為她自己喜歡瑜伽,所以就能做瑜伽老師。

以上,通過認知篇和操作篇兩個方面給大家提供了我們關於這個故事的看法。

當然,以往每一期的人生規劃都有很多人打賞,特別感謝。

每一期打賞的人,我基本上都會看一遍,我覺得很多打賞的人,都過上了增加含金量的人生。

因為,有這種基本的打賞意識,基本的連接意識,才更有可能走上自我提升的道路。

包括很多人來提問、投稿,我們會看到這個人有沒有跟我們互動過、連接過。

有來評論過、打賞過,就是跟我們最基本的連接,最基本的感謝。

我也經常在後臺看到很多人感謝我們,感謝的心意我收到了,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你只是評論一下,我也很高興。

但如果你從來不嘗試跟我們連接在一起,在這裡只是個過客,那我怎麼知道你的需要呢?

所以,打賞的,我非常感謝,打賞不了的,你可以寫條評論,至少讓我看到你。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互相成就的過程。

如果你覺得從我這裡可以得到些什麼,那你在我這裡支持一些什麼,至少可以鼓勵我更好地繼續做下去。

大家都知道,寫這個專欄,我投入了很多時間、精力。

而且這場疫情讓很多人發現,公司好像也不是那麼牢靠,那麼多公司都在大裁員。

那你有沒有想過,我默默回答了這麼多問題,以前我給自己立下的誓言是回答一萬道題,今天我已經回答到第8920題了。如果我都看不到你的打賞、分享、評論、轉發,等我哪天真的完成一萬道題的回答時,你還去哪裡看我的創作呢?

你至少要給我一點動力吧。

最後,今天這篇文章其實是超長的,能夠看到這裡的人,多多少少也是跟我是有點連接的人,我也希望,能看到你始終和我們連接在一起。

本文插畫,任何組織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