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多讀書(二)

推書,是個很不討巧的活。


因為看書,本來就是很個性化的體驗,你喜歡歷史,我喜歡小說,他喜歡科普。

但這個不討巧的活,我依然想做,今天會做,以後也會做,而且也希望將來的某一天,你會喜歡這些好書。

今天想推薦美國戴維.布魯克斯寫的《社會動物》。


疫情期間,多讀書(二)


作者是《紐約時報》著名且非常受歡迎的專欄作家,同時還是資深編輯、時事評論主播,基於這些工作履歷,他寫出來的書也有點不同尋常。

他以兩對夫妻為線,融合了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哲學、經濟學、腦科學等知識體系,寫了人的一生,胎兒——出生——幼兒期親子關係——童年——少年——青年——大學——工作——戀愛——職業危機——破產——求職再就業——婚姻危機——出軌——迴歸——入職白宮——退休——死亡。

很少有人,會寫這麼完整的一生,還有大量的分析闡述,讓你知其然,以及所以然。

這本書,至少目前為止,給我兩個收穫。

一是填補了知識空白。書中有大段關於男主人公臨死前的心理描述,而我恰好一直好奇人死之前的狀態。雖然我很困惑作者是怎麼獲得這類知識的,但看上去確實寫的很真實,讓我相信人的生命終結之前,似乎就應該是這樣的。

二是增長了很多見聞,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說,作者提出一個觀點,當前社會的重心是經濟建設,未來的重心會是社會和諧。聯想到近期的疫情,也許這個未來已然不遠。如果中國不久就開始轉移重心,以社會和諧為主,那麼我以及我的孩子們能為這個重心做什麼,這個重心又將帶來什麼樣的社會變化,產生什麼樣的職業機會呢?

讀者身份不同,可能從書中獲得的啟發、引起的感嘆也不一樣。

你是個母親,讀到男主人公嬰幼兒時期,他媽媽的焦慮,可能會感同身受,原來當時的你,並不孤單,全球媽媽們都一樣。

你是一胎的爸爸媽媽,那麼這本書會讓你們,重撿當年忙亂中被忽略的孩子成長,很多的細節。

如果你曾經遇到過生命中的“貴人”,看到男主人公高中英語老師那段,你會為男主人公慶幸,因為一個人,改寫了他的高中生涯,改變了他的學習方式、思維機制,開啟了智慧之路。

如果你正在創業,或許你從書中能提前體驗一把艱辛、輝煌、失敗、東山再起的過程,從而做好相應的心理建設,避開很多坑。

如果你正經歷中年危機、職業危機、婚姻危機,你也能從書中汲取力量,受到啟發,找到方法。書中給我印象深刻的一點是,男主人公戒酒和擺脫婚姻危機的例子。當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難改變目前的處境或習慣時,試著投入一個新環境,讓環境去改變你。

總之,這是一本信息量極大的書,值得一讀。讀別人的一生,改寫自己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