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档抓拍会来不及么?

黄周海


看你的定义是怎样的,M档是不适合抓怕,肯定会有些来不及,却不是不能抓拍。我二十年前没钱,用的就是国产凤凰胶片机,全手动的,刚开始都是拍固定物体,风光,人像,都是摆拍,不动的拍摄。熟练相机后经常看见一些感兴趣的事件想拍摄,有时候光圈快门比较符合当时光线,就只需要调整焦距和聚焦,这时候就比较快。这个就要做到熟练掌握自己的相机,做到熟悉各种曝光组合,就这样也还是大部分时候是抓拍不到的,抓怕必须要有预见性,提早准备,像开车一样,都到面前了再刹车是刹不住的。都是有提前量的,现在我用佳能6D,小白还是一样要提前计划,在脑袋里首先有个映像,准备好再聚焦,再按快门,其实如果能熟练掌握摄影技巧和熟悉自己相机,做到按下快门前把光圈和快门感光度的组合提前设置好,拍摄时只需要对焦,那么M档和自动挡也是差不多速度的,但抓怕的前提是提前量,是计划好再准备拍,这个比什么相机都有用。如下图几张,必须是提前计划准备拍摄,如果看看再怕是不可能的。





影调18度


用M档拍摄,是我一直用的方式,下面谈谈感受,回答用M档抓拍会来不及么?这个问题

首先,用M档的好处。M档是全手动模式,可以自己根据需要控制感光度、快门和光圈,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我想不管拍什么都不能拍糊了吧,如果抓拍到了,却由于快门不够,光圈不够,感光过高等因素,造成一失败,是否得不偿失呢,有时甚至懊悔抓狂。我用M档拍人,拍鸟,拍微距,觉得非常好用。例如拍鸟,先决条件要保证光圈8以上,保证锐度,快门800以上,保证抓住鸟飞的瞬间,剩下再来调感光度到可用范围来配合,达到曝光合适或降低1一2档,都能拍摄。

其次,用M档的不足之处。用M档就意味着光比不同的时候,要手动调节参数,有些场合来不及。比如:从室外忽然进入室内,明亮处忽然到阴暗处。我在遇到这样的情况解决的方法是先调好相机最大感光度范围,在拍摄时只调快门或光圈就行了,感光度会随之变化,达到合适的曝光量,从而保障了照片的质量。

第三,用其它档位的感受。很多人都爱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或全自动,也有很多朋友问我怎么拍出的片子会糊或景深不够。一看参数主要就是速度和光圈过大的原因。例如用光圈优先模式,相机会自动调节快门、感光度来配合设定的光圈值,往往有时会把速度给你降得很低;用快门优先,亦然会自动调整感光度和光圈,有时会把光圈调得很大,景深必然很小。

总之,M档是人为控制相机,而其它档位是相机配合人,想要理想效果还是M档好用。

以上是我的感受,希望对你有用,多交流评论。


余祖静


M档抓拍场合挺多的,比如弱光环境插个热靴灯跳闪抓拍,比如抓拍舞台节目,还有用手动镜头抓拍都会用到m档。如果你指的抓拍是拿起设备就拍,那只能用拍照手机了。

用M档当然可以抓拍,但是对现场预判能力要求极高,胶卷时代的街头摄影不乏M档抓拍的经典之作。然而科技总是不断向前的,照相机的电子化和数码化越来越趋近便捷,数码照相机的发展也让高速连续抓拍变得越来越容易,尤其是抓拍成本呈数量级的降低。A档、S档、3D追焦、眼控对焦相比M档的抓拍变得简单容易,应该摒弃M档更专业的思维理念。

抓拍运动类的包括晚会舞蹈,跑步游泳这些,长焦肯定是必须的,如70-200,50-400这样的镜头,快门速度没有1/320以上是拍不清晰的,除非想要拍得有动感一点,需要较慢的快门速度,最好选择有镜身防抖的镜头,机身有防抖都能开启,能保证出片率。光圈方面最好能开f8,要不然很容易跑焦变虚,ISO可以根据曝光的适当增加,如果想拍出特别有动感的效果别忘了同时开始相机的智能追焦功能。

1、在光线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用M,会解决很大的问题。比如室外运动会,

2、在光线不断变化的条件下,用M可能来不及,本着拍到的原则,自动失误会更小,结合RAW来拍,效果会更好。


雕刻时光的大叔


M档,也就是手动档。手动档就意味着在拍摄过程中,你需要根据拍摄环境,拍摄需求去调节相机内部参数。主要调节参数包含:快门,光圈,感光度,白平衡等。

那么用M档抓拍来得及吗?当然来得及。最主要的是快门的设定,主要看你是要抓拍什么内容了。像本人经常拍摄孩子,就走路跑动之类的动作,一般在1/500以上就能抓拍到质量不错的照片。如果需要拍摄更高速移动的物体,那就需要更高的快门速度了,视具体情况而定。

专业摄影师都是使用M档拍摄的,把光圈,快门,感光度这三个相互参数设置运用好,你就是真在玩摄影了,而且能发先摄影有趣的那一面!



蒋过过过过过


在其它拍摄模式下,经常遇到非反射率18%的物体,就需要我们在测光后进行曝光补偿,如果在全手动(M)模式下,由于光圈、快门值都是由你来决定的,那么在设定光圈、快门时就可以将曝光补偿的操作同时完成(注:曝光补偿时其时就是进行光圈或快门的调整),省略了曝光修正的操作。

M档的使用场合


因为可以手动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并且有特定相机能力极限中最为宽广的曝光范围,理论上,M档可以使用在任何场合。但是可以使用,并不等于它是最适合的,使用M档要有明确目的,要有精确的方式来支持。M档用在以下场合比较合适:

在极端环境下,当光圈优先或者快门优先都无法满足需要时。比如你需要一个30秒的曝光时间时。当你拍某个物体,需要参照别人的曝光参数时。当你使用别的档位,在某个场合已经获得了正确的光圈组合,需要固定下来的时候。

拍人物


如果是拍人物,我们会发现背影光很强,使得人物曝光不足面部偏暗,除了用闪光灯补光外,我们还可以M档降低速度或增大光圈值,如 1/125秒 F5.6 或 1/200秒 F4.0,这样我们就增加了曝光量,这个时候就可以保证了人物的曝光正常,但背景也许会曝光过量,但这时的人物是主体,如果反差太大,我们就可以选择其它方式,如 不要在逆光下、用反光板、闪光类等手段。

什么是M档?M档的意思是全手动档,可以手动调节光圈、快门速度,还有ISO感光度也可以手动设置。下面介绍一下M挡要调节的各个参数,他们有什么作用。 快门速度 顾名思义就是控制光线.

M档参数设置技巧 首先我们要非常确定自己要拍的题材是什么,因为不同题材参数是不一样的,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作出选择,拍人用大光圈,拍运动类的要高快门速度,拍夜景要高ISO。


镜头记录世界


M档只是一个手动模式,方便于特定场景.比如室内人造灯光时,也就是影楼.

至于抓拍不存在来的及来不及一说.看你拍摄什么场景,比如你在统一的环境下拍摄肯定来的及,如果你是室内室外不同环境来回切换,那肯定来不及,尤其是战争、灾难、突发新闻,简单就就是拍个市委书记.你要保证成片率.但是不是职业摄影师只是玩玩那就完全无所谓了.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M档比较稳定所以适合光影相对稳定的场合拍摄.



三分钟学摄影


用M档抓拍会耒不及么?

M挡,iSO自动,光圈根据景深需要调整好速度大于1/250至500以环境光源为主来调整模式参数,经验熟炼程度也是来得急!



双枪老太婆与鱼腥草


你好,看到你的这个问题,我作为一名从事摄影工作12年的专业人士来说明一下我的个人观点!

1、想要用好M档去拍摄,你需要做到循序渐进,从AV档、TV档开始逐步训练,一定要多拍,多研究。做到熟能生巧。

2、教你一个摄影参数熟练掌握的捷径,去各大摄影论坛看大师们的拍摄图片,一般照片下面会自动附带照片拍摄时的参数,这样你在看到你想要的照片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参数铭记于心,下次外拍时你再模仿同样的参数去进行验证和细微的调整。

拍多了,你会把这些参数应用自如,那么拍摄的时候,你就会很快的调整好各类参数拍出你想要的照片。



摄影师的幸福时光


在极限状态下会的。但是提前做好准备就没有那么措手不及。先根据周围环境调节好参数,拍摄几张做实验,在保证清晰度的前提下得到满意的曝光和快门速度。如果抓拍的对象是移动的建议用自动对焦,并提前将焦点移动到抓拍对象的附近防止镜头拉风箱。

如果是晴朗的室外大可使用p档把参数交给相机,心思放在构图和机位上。如果是需要使用手动模式的环境则要提前准备。抓拍清楚比什么都重要。


万手先生


M档只要你操作熟练照样可以拍的很好。下面是我用富士中画幅M档上午拍的鸟片,仅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