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現實電影(蝸牛也是牛)要結婚必須要買房 買了房卻變成房奴

電影閱世間百態,看世界品百味人生

大家好,我是小六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現實電影(蝸牛也是牛)

這是一部除了結局的五分鐘以外,相當真實細膩的電影。被生活拋光了稜角的

奔三的各位應該看看,體會其中酸甜苦辣。

這是一部講述房奴的故事。

女主是北京胡同里長大的普通女孩,一般漂亮、一般機靈、一般溫柔體貼;

男主是小城市自己出來打拼的普通男孩,學歷一般、收入一般、家庭背景一般。似乎當今社會適婚男女的評價指標就是這些,姑且都算做B等級男女

男女主角談了多年戀愛,到了結婚的年齡,

但男方因為買不起房,遭到女方母親的鄙視。

女方母親堅持必須買了房才能結婚,男方沒有辦法,

只能向自己的母親借錢買房,女方看到男方困難,

也把自己存的幾萬塊錢搭了進去。付了首付後,

因為月供壓力大,男方一個人身兼幾份職,累死累活,

省吃儉用到令人討嫌的地步

。因為太忙了,男方疏忽了感情是需要維繫的,

男方需要拼命賺錢還月供,

女方希望男方能夠在生活上給予她更多的關注和照顧,

因而在一些小事情上漸漸產生了難以調和的矛盾,

在一次大吵後,雙方以分手散場。

而在此時,一個海歸有錢男拼命追女方,

女方感覺與男方結婚後難以獲得幸福,

所以答應嫁給這個海歸。不過,她的心裡難以忘記男方,

海歸男認識到即使得到她的人,也得不到她的心

所以放棄了女方,並鼓勵她與男方合好。最後故事以有情人終成眷屬收場。


超現實電影(蝸牛也是牛)要結婚必須要買房 買了房卻變成房奴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到: 1、沒房子結婚難。社會的現狀將男人推向了一個很尷尬的位置,

現在房價那麼高,大學畢業後工作沒幾年就面臨結婚,

能靠自己買的起房太難了。如果家庭條件不好,在大城市買房只能成為一種奢望。而女方家庭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女兒有一個好的歸宿,房子成了結婚的基礎,沒有房何談“成家”。因此,現實生活中許多戀人到了談婚論嫁時只能以悲劇收場。


超現實電影(蝸牛也是牛)要結婚必須要買房 買了房卻變成房奴


2、拼死拼活有了房子卻成了房奴,更難。好不容易付了首付,月供的壓力實在是不小,省吃儉用到摳門,讓別人鄙視,抬不起頭。而男人固有的自尊心讓他不能承受別人的冷嘲熱諷,脾氣只能越來越壞。

本以為買了房子可以好好地享受二人世界和家的溫暖,

哪曉得房子卻成了家庭矛盾的源頭。

男主角說的也對,“夢想能還貸嗎”?

作為一個準“鳳凰男”,巨大的壓力不僅改變著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也把壓力潛在傳遞給了另一半。一開始女主角儘量配合著,

但不能不說~在面對突然出現的海歸男攻勢之下,思想的堡壘還是鬆動了,

至少是自我質疑——“生活本來就是柴米油鹽,可至少應該是快樂的”,

吃不敢吃,花不敢花,這樣的生活會快樂嗎?會幸福嗎?

男人可以把成功的賭注壓在40歲之後,

但女孩子的青春只有20~30幾歲短暫的十年

能不能浪費在值得浪費的人身上,可以說是永恆的難題。

這不是某兩個人的矛盾,而是兩類人的矛盾,

是男人與女人與生俱來的矛盾。


超現實電影(蝸牛也是牛)要結婚必須要買房 買了房卻變成房奴

我沒能力把這社會命題闡述清楚,只願天下的男人多點擔當,女人多點包容,男女之間多點溝通與理解吧。

生活不是演電影,不是講道理,

很多決定是輾轉反側,更多是一念之差。

該珍惜的要珍惜,該爭取的要爭取,

當然,該放棄的也要放棄。

最後,衷心希望我們都理解一下爸爸媽媽,

也包括另一半的父母——他們執著的,

只是自己的孩子過得幸福、不受委屈

雖然這幸福的定義或許不太一樣,但這份愛是真誠的。

故事的結尾是圓滿收場,但是現實生活中能以這樣結局的又會有多少呢?


超現實電影(蝸牛也是牛)要結婚必須要買房 買了房卻變成房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