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产复工逐渐正常化,小区还是依然管控很严,能否取消?

小缪说八道


目前,复工复产,尽快恢复经济社会正常秩序,应该摆在重要位置,不能因担心防控出现问题而不作为。

当然,疫情防控不能松懈,但主要应该采取科学、法治、精准的防控策略。

由此,我以为小区的管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能限制小区业主的进出自由,应该给小区业主提供工作生活上的便利。

首先,小区的管理重点是精准管住流动人员。

当前关注重点是境外输入人员,以及重点地区流入人员。对于这些流动人员要精准掌握,精准观察。不能为了管住流动人口,而把小区的业主也管死管得不方便。

其次,小区应该高度关注业主的健康状况及流出轨迹变化。

这个就需要借助网格化大数据管理的优势,既依靠社区网格干部,又以物业公司为主体,特别是借助部门数据共享,以及体温检测等手段,精准掌握小区内业主有关健康方面的情况,以及流出轨迹的变化。

再次,现在有的地区应该经过科学专业的疫情评估之后,鼓励引导居民出门工作、生活或者学习。

这应该成为一种新的方向。近日南京市委书记下馆子,秦淮区倡议机关干部带头出门购物消费。这体现了一种新的担当与责任,向社会和群众传递信心与安心,为恢复经济社会正常秩序传递了积极信号。

最后,在疫情防控目标上,不能特别强调零新增。

关键在于疫情防控措施要科学,要专业,要依法。还有在防控责任方面要做到边界清晰,有章可循,防止过度防控,保守防控。


碧翰烽


截止到今天,经过全国努力,河南全省的努力,河南已经连续9天零增长,郑州已经连续14天零增长,作为一个住在郑州的,工作在郑州的人,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可喜可贺啊;

那我我在说一下郑州这边(我在金水区)的大概情况;前段时间施行扫码分颜色的时候,已经给外来人口很大的方便了,来了不用隔离了,每天都能出门了,我刚来郑州的时候(2月11号),那时候下高速量体温,看车看身份证,回小区登记还要隔离7天,过了7天以后,一家人只让一个人出去,一天就让出去一趟;

现在的情况呢,随着疫情得以控制,郑州的工业园区已经开工,郑州的商务楼也已经上班,各个物流也已经开始运营;那么问题来了,小区的岗哨已经失去了很大的意义,因为小区的人已经每天出来上班,坐公交,坐地铁,发物流,在公司,在车间,在大街上,在河边,去那儿的都有;小区岗哨唯一的实际意义也就是怕有外省或者境外的人来小区或者进小区居住,因为本小区的人已经管不了了,而且已经不管了,就算这群人在外面接触外星人你小区也不知道啊,是吧;

所以我觉得小区岗哨还要有,不能撤离,就为一点,外省或者疫区,或者境外的人进来的时候好有个统一的管制防护,也就这一点了。

1,现在的问题是:

我们来郑州是不是按照规定隔离的?也是发的出门证,开的隔离解除证明,那是不是就证明我们已经是安全了,健康了,这个没有疑问吧。

2,最近来郑州的人是不是人家有健康证了,扫码是绿色了,而且能正常进出小区,能去上班了?是不是表示已经安全了,健康了?这个也没有疑问吧。

那为什么本小区的人在外面可以天空海阔的随便走,公交地铁,公司车间,商场超市,广场河边,上班发货,随便聊天,接触十八个小区的人也有了,但是——……就是不让其他小区的人到小区来,人家只要有相关的证明,或者扫码是绿色不就可以了吗?人家有在小区办公的,有办事儿的,有看爹娘的;就是不让进,这就有点理解不了了,走这形式干啥啊,郁闷……

有关部门能不能根据具体情况出相关政策啊,多注重实际,少重形式吧。


寒夜飘雪


复产复工逐渐正常化,小区依然管控很严,是否应该取消?

我以为应该取消,即然复工复产逐渐正常化,小区依然管控很严,一点意义也没有,因为即然复工正常化了,必然公共交通也全部开通了,难道地铁、公交相对封闭拥挤的环境中比小区正常生活更加安全吗?

工作中是人们一天中交流较多的场所,除了上班中的交流,私下也肯定有私交不错的同事,必然会有近距离的接触,更别说有大多数单位不可能有较宽松的食堂。

街道上人来人往,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总要釆购吧,然而按照专业人士的要求,都是有风险,可每年交通事故的死亡是多少人?难道就因为交通事故,就不容许汽车上路了吗?艾滋病每年都有人,难道就没有人去嫖娼、滥交了吗?

所以,应该放开小区的管控,让人们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秩序中,大力宣传推广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个人防控就可以了。





酒肉和尚论文文字


对这个问题我谈一下自己观点:        

随着近几天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国家鼓励进一步扩大复工复产的范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正常;但是,疫情只是逐步好转,并不是说已经消除。因此,不能取消小区疫情管控措施。

      其一,目前,应复产复工需要,各级政府(除湖北外)对管控区域基本采取了区别对待的策略:低风险区,采取的是严防输入;中风险区采取的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高风险地区采取的是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管控政策。其目的就是防止疫情再次传入小区内;同时,各小区依然都要求大家测体温、戴口罩、登记信息等措施  ,有效阻挡疫情的侵入,为你我的健康筑起坚不可摧的屏障。

   其二,在疫情没有结束之前,每一位业主要增强“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主人翁意识,坚持“疫情防控从我做起”,勤洗手、戴口罩,不集聚、少出门;同时,不论本小区还是外来人员,要积极配合和模范遵守防疫期间的各项管控工作,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凝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只有大家紧绷防疫这根弦,才能取得疫情防控工作的最终胜利。



江平影视爱好者


个人观点,现在我认为低风险区应该解封小区,如果小区不解封,人没办法真正流动,没有人流量就没有消费,就算商场商铺全开,那有啥意义,没有成交量,复工复产,也就没办法落实,现在是网络时代,一张二维码就可以证明一个人的一切出行,没必要处处设卡,现在每个村,每个社区都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漏网之人,少之有少,总之,只要全世界有疫情,中国就不可能有绝对安全,如果怕这个,怕那个,那今年的经济可能就要发黄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将会越来越难了,对于吃公饭的人可能感受不到,希望低风险区尽快解封小区


铁手民工


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首先封闭小区的出发点是什么?不知各位网友是否能给出正确的答案?除了湖北省外,其它省份我想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少居民的流动、聚集。这种措施在放假期间行之有效,可一旦社会大面积复工,物流正常,我想再封闭小区,作用不大。


草狼的平沦


小区人出不来,两天出一次,一次一个人,复工做什么,工厂复工,外地员工回来隔离十四天,天天来人测体温,男的还好点,女的出点事算谁的,所以员工都不愿意回来,商场复工没有客流,开业租金就不免了,没有谁愿意复工,三产是服务业,没人出来服务谁呢?复工,复工,复工!


荟朵面庄


病人清零了,十几天没有新发病例了,为什么不大力开展复工呢?坐吃山空,疫情轻的地区不积极开工生产,中国经济等不起。应该不同地区,不同对待,一手抓防疫,一手积极抓复工。

小区管控应该有所侧重,重点抓外来人员,做好隔离。已经没有疫情的城市,对小区居民不应该采取强制措施,限制其出入。


一容007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随着新冠状病毒肺炎在全国性的大面积爆发后,国家为了防止疫情再次扩散,启动了一级响应,并要求全国人民自觉在家隔离,做到戴口罩、不聚集、不聚会、不聚餐。如发现身体有出现咳嗽、发烧、感冒、呼吸不畅、胸闷等症状,要及时上报就医。

现在随着疫情一天天的好转,全国大部分地区也出现了返岗高潮,企业也开始进入复工复产阶段。

那么现在企业复产复工己经逐渐正常化,小区还是依然管控很严,是否可以取消呢?本人觉得不可以取消,为什么呢?我们从以下方面来说。

1.疫情从发生至今,已经有2个多月的时间。现经过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疫情好不容易出现好转,此时如果企业要复产复工,也是要做好防控工作后,再经过政府部门审核合格后才能开工生产的,如果不满足防控条件,政府是不会让企业复产复工的。

2.其次,小区做为生活居住的地方,每天都会有人进进出出到外面采购生活用品,期间都会和外面人员进行接触,也会有被新冠状病毒传染的风险,如果小区不做管控,那么又会出现病毒再次扩散的可能性。

3.最后,随着企业复产复工后,各地外来人口返岗出现高峰区,流动人员也会有所增加,如果小区不做好防控工作,避免会再次与返岗人员进行交叉感染。

结语:此次疫情还没有结束,小区管理不能松懈,还是要做好疫情防范:出门戴口罩、测体温、勤清毒、不聚集、不聚会、不聚餐、勤洗手!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积极为此次抗击疫情出力。


打工者的日记


早该取消限制小区居民自由了。轻微疫情或基本控制疫情的地区应最大限度的保障经济发展。居民不出门如何消费。没有消费如何拉动内需。这些地区当前最该做的是严防死守外来输入和对已知感染者的监护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