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男孩殺害1歲半妹妹,“爸媽,你們為什麼把愛都給了妹妹”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追生二孩。


一個新生命的降臨,給家庭帶來很多歡樂的同時,也伴隨著很多煩惱!


尤其是大寶和二寶的關係,如果父母沒有處理好,不僅不利於兩個孩子的生活,甚至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家庭悲劇。


1

西安一名14歲男孩殺害1歲半妹妹,審訊時幾次說不後悔,一直表示恨父母。


經過警方調查,14歲的哥哥用“想吃豆腐皮”的藉口支走奶奶,隨後便用雙手掐住妹妹的脖子。


幾十秒後,妹妹睜開了眼睛,看著他,叫了一聲“哥哥”。聽到這聲“哥哥”,他眼淚流了下來。


14歲男孩殺害1歲半妹妹,“爸媽,你們為什麼把愛都給了妹妹”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因為擔心妹妹長大了記恨他,他選擇了繼續殺害妹妹。


先是用被子捂住妹妹的頭,隨後,他又抱著妹妹走進廚房,拿起了菜刀……


隨後71歲的奶奶回家後,趕緊抱起孫女,向村道衛生室跑去。



但最終,小女孩還是因“頸部總動脈和靜脈全部斷裂”,被醫院宣佈死亡。


在審訊過程中,民警問14歲的男孩後悔嗎?


民警至少聯繫問了他4次,他每次的回答都是“不後悔!恨父母,愛奶奶!”


村民講述,這個14歲男孩幾乎不和妹妹說話,還有村民說,家裡之前將全部的愛都給了男孩,但是妹妹出生後,家人將一部分的愛轉移到了妹妹身上。


作為哥哥的心懷不滿,以至於對妹妹起了殺心。


心理專家分析,作為哥哥有這樣的心理其實是很正常的一種反應。但在這種情況瞎,父母應該給其進行解釋,告訴他們,家庭對每個孩子的愛是一樣的,要讓孩子有一個接受的過程。


2

在一檔親子節目《少年說》,一名女孩在臺上,向爸爸哭喊“爸爸,您能不能試著相信我一次!”


14歲男孩殺害1歲半妹妹,“爸媽,你們為什麼把愛都給了妹妹”


原來,她的妹妹喜歡“招惹”她,每次她想和妹妹講道理,教育妹妹的時候。


妹妹總是馬上跑去爸爸那裡告狀,而爸爸總是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身為姐姐的她。


爸爸從來不會聽她的解釋,更不會批評妹妹,而是以“她還小,她不懂事”來指責姐姐。


這個姐姐想通過《少年說》節目,讓孩子傾聽她的心裡話。


卻沒想到臺下的爸爸仍然堅持,還給她講“孔融讓梨”的故事。


“古人都知道,要以大讓小,你比妹妹大六歲,這個道理難道還用爸爸說嗎?”


直到節目最後,爸爸仍然是這種態度,小女孩奔潰到絕望:無論說什麼,爸爸都不信,那我以後再也不和爸爸說了。


這位爸爸的做法真的讓人憤怒,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是很多二胎家長的縮影。


14歲男孩殺害1歲半妹妹,“爸媽,你們為什麼把愛都給了妹妹”


他們一味地讓大一些的孩子,讓弟弟或妹妹,卻不會想到這樣無形會助長小孩子無理取鬧的氣焰,而大孩一直壓抑委屈,甚至會認為爸媽只愛弟弟或妹妹。


這樣的情況其實非常危險,經常投訴無門的他們,要麼變得非常敏感自卑,要麼就變得衝動暴力,因為潛意識裡認為,爸媽都不站在自己這邊,他只能自己保護自己。


3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一味在家裡強調“以大讓小”,那麼不僅會影響兩個孩子的關係,親子關係。


甚至在這種長期不分是非的家庭環境裡,還會影響兩個孩子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二胎家庭最大的坑,就是讓老大學會“孔融讓梨”。


14歲男孩殺害1歲半妹妹,“爸媽,你們為什麼把愛都給了妹妹”


她說,兩個孩子起爭執的時候,要把教育的重點放在老大身上,不要放在護小的上面。


她甚至拿分橘子舉例:父母不要分,而是剝好了交給老大,讓老大分,他願意分給老二多少就分多少,家長不要說。


即使老二分得少,他也不會說,因為老大的身份擺在那裡。


事實上,老大從父母那得到了權利後,會慢慢地照顧小的,主動地給小的更多!


但是,如果父母一開始就強迫老大少吃一點,多給弟弟妹妹,只會引來老大的不滿,也會弟弟妹妹得意,助長他們不尊重老大的氣焰。


希望所有的家長們都能記住當初選擇生二胎的初衷,那就是希望讓老大有個伴,讓他和弟弟或妹妹相親相愛,在以後的人生路上能夠相互扶持。


那麼,這樣在教育他們的過程中,就一定要放棄自己一貫的“大要讓小”的思想。


對兩個孩子同等對待,以理服人,才會讓孩子們在父母同等的愛裡,學會規則,學會互相尊重,互相愛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