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妈来伺候我二胎待产,婆婆带大宝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都是婆婆在做,亲妈就玩手机,这个要怎么和妈妈沟通?

我在做毕设


两个妈妈在一起生活,其实是不太合适的,很容易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你不管维护谁,都会得罪另外一方。

1、等你特殊情况结束后尽快让其中一个妈回去。

2、你之所以这么为难,主要还是因为两个妈分工不太合理,你可以重新权衡一下,该怎么分配日常琐事比较合适,比如你亲妈太闲了,可以把一日三餐的伙食交给亲妈,比较照顾待产孕妇也包含食物营养,尽量保证两个妈工作时间和内容相当。

3、如何开口告诉亲妈,我个人觉得,可以私下先和你妈沟通一下,讲一下目前状况和你希望你妈分担一些事情的理由,毕竟是亲生的,和亲妈沟通比和婆婆容易的多。大家都一切的目的都是以家庭和睦,你顺利生产为主。你妈会理解的。

4、和你妈私下沟通好之后,就开一个家庭会议,明确清楚接下来的安排。然后随时观察,有问题随时调整。


清晨的一束光


我怀孕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了,肚子疼的时候不要给她打电话,因为离得远,来不了还干着急。生了我儿子后,我爸妈来了!我爸当天就回家了!我妈没走,搁这儿就待了两天,我妈说,你婆婆侍候你侍候的比我好,还得要专门给我做一桌子菜,太麻烦了,你好好养着吧,我回家了!就这样一直到满月了,我妈才来接我回家😊


冋眸凝朢惔看迣簡薄涼


说起婆婆和亲妈照顾月子和带孩子,朋友和我说起她的经历,她一直感激婆婆对她的照顾。说说她生大宝和二宝的情况。

朋友的例子

朋友老家山东,婆家和娘家一个县,他们那的风俗生了孩子婆婆带。她说,以前上学时母亲对她挺好,没想到生孩子,两个月子都是婆婆照顾,大宝8岁、二宝3岁,都是婆婆带大。而她母亲,只在她生产第二天来看看。

朋友和爱人是老乡,两人老家离的很近。生大宝时,婆婆提前2个月来到他们家,每天给她做饭照顾她。生老大时,孩子的小被子和尿布等都是婆婆准备的 ,月子也是婆婆和爱人照顾的,母亲在她生产第二天来的医院。

她说,第一次生产,真的很害怕,很希望妈妈在身边,可亲妈生产前没来,生产第二天和姑姑、舅妈来医院看她和孩子,中午爱人带着娘家人吃饭,婆婆留在医院照顾她和孩子。看完孩子,妈妈回了老家。从医院回家后,一直是婆婆照顾。

朋友人话不多,比较内敛,但给老人买东西,都是婆婆和亲妈一样,平时和婆婆也是商量着来,婆婆在她家呆了好多年,一直和婆婆关系很好。

我去过她家,每次老人都给我们做很多好吃的,老人是个很实在的人,能看出她们婆媳关系很融洽,婆婆在她家也很自在。

感想

一般女儿做月子,亲妈担心女儿来照顾,这是常例。而朋友的情况,您看是不是很意外,她的婆婆真的很好,两次月子和两个孩子亲妈没照顾,婆婆没介意。

而您亲妈来准备侍候二胎,老人能来真的挺好,若您还有几天就要生产了,母亲每天玩手机,真不大好说,现在说容易影响你们母女感情。可以和婆母适当的表示一下,说老人辛苦了。其实,婆婆更在意儿媳的态度,若儿媳对老人理解和感激,老人会明白。

而您亲妈那里,若不好说,平时可以让大宝来跟姥姥亲近下,相信慢慢的大宝和老人熟悉了,老人会自动的多带孩子。

另外,二宝出生后,最后有个明确的安排,比如二宝和您由母亲照顾,婆婆照顾老大和家,分好工,也不会有太大的矛盾。

写在最后

亲妈真不好说,若您身体可以,预产期还远,平时给婆婆打个下手,替婆婆分担下,母亲看你做会帮忙。平时多和婆婆说说,对婆婆好些,婆婆会理解。家事,说不清道不明,有时真的要难得糊涂,您说呢~


格桑花谈育儿


过来人的经验,千万不要把婆婆和妈妈凑在一起。我月子里就是婆婆和妈妈都在,结果家里鸡犬不宁。我妈本身性格强势,我婆婆也不是省油的灯,结果受苦的是做儿女的,夹在中间,还闹得小家庭矛盾重重。而且,除了性格方面,两个老人由于地域不同,一个南方一个北方,吃饭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我妈做饭油大,我婆婆就觉得不该放那么多油,然后就会时不时跑进厨房反复说“油太大了!”我婆婆迷信养生,吃饭做才不讲究味道就讲究对身体好不好,可是我妈都习惯做饭的手法了,自己做了一辈子饭总不能几天就改掉吧!在家我爸爸都不敢说我妈做饭不好,我婆婆却来说,你说我妈能高兴吗!我那时候天天给她俩断官司。

生下孩子后在医院,我当时还没来奶,就只能给孩子冲奶粉。但是宝宝刚出生吃得很少很少,所以每次冲的奶粉都会剩下,然后我婆婆很抠门,非要给孩子喝剩的,我妈就觉得,孩子一共就喝那么一点点,还给剩的,应该重新冲。总之就是各种意见不一致吧。


后来出了月子,我就让她俩都走了,我自己带娃,累点也没啥。其实不是我妈多不好,或者我婆婆多不好,是俩人习惯不同,两个老人都没坏心眼,就是都强势,一山容不下两个大王,所以千万不要凑活在一起。


题主二胎待产,如果身体允许,最好自己也分担一些家务活,然后只留婆婆或者妈妈一个人在家里帮忙,不要同时留下,这样后患无穷。

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我是格格斗,2岁男孩的妈妈,喜欢读书,热衷儿童心理学研究,育儿路上与宝宝共成长。欢迎你关注我的头条号@格格斗爱baby)

格格斗爱baby


我记得我生孩子的时候也是妈妈来照顾月子的,不过我是头一胎,我妈妈除了照顾我还有孩子之外,有空还给去把我和宝宝的衣服都洗掉了,婆婆基本上是负责煮饭。

当时在月子里面,我觉得妈妈真的太辛苦了,照顾我和宝宝,还要洗衣服,但是我妈妈说有空就洗掉了。

不过你的状况和我不一样,你目前是待产的状态,而你妈妈主要过来伺候你待产的,那就是说明等你生了之后,她也要开始忙了,照顾你和二胎,目前这种玩手机的状态只是暂时的。

如果你实在过意不去的话,可以适当和亲妈沟通一下,让她帮忙带带大宝,这样婆婆主要是做家务,还能轻松一点,毕竟你亲妈是过来伺候你二胎的,是在婆家,让亲妈干各种家务也不合适,所以实在不行,就让她帮忙带带大宝。

说到沟通其实也不麻烦,毕竟是你自己的亲妈,沟通起来肯定比和婆婆沟通起来顺畅很多吧。


乔治麻咪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这世上,没几个人,真的希望你好,包括亲生父母在内。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

我亲眼见,亲耳听到好多亲戚朋友的亲妈,或者不如说岳母吧,问主的问题中的亲妈,就是岳母,大声跟女儿女婿吵架,根本不避讳外人:我就该当个现成姥姥,我凭什么给你们照顾孩子,这孩子,又不跟我家姓。

其实,她忘记了,她女儿也没跟她姓啊,而是跟她老公姓了。

没办法,你很不幸,不管你岳母家还有没有儿子,就算你是独生女,你也遇到了一个严重重轻轻女的家庭。

如果是照顾儿媳,她会,她敢啥也不做,就坐着玩手机吗?肯定不敢!

但面对女儿,这些岳母们,就敢。给儿子儿媳干多少活出多少钱,都是应该的,都是义务;但给女儿女婿哪怕干一点儿,都是:我这是帮你啊,你要记住了,你以后要回报我,感恩我。

这样的岳母,在生活中,比比皆是。100个,倒在80个,是这样的模样。只有剩下的20个,会心疼自己女儿。

但考虑到你家有大宝,婆婆带好大宝;你妈,也就是岳母,虽然玩手机,但不至于,你产检,或者生产时,她也玩儿吧。所以,再忍两个月,出了月子,让人家回去忙就是了。

人家要着急玩手机呢,你再忍两个月,别生气,别动了胎气。岳母,或者说姥姥,80%都是这样,你妈,也就是岳母,只是其中一个。不要介意,再忍两个月,到出月子为止。


董江波


亲妈是来照顾你二胎待产的,现在你还没生,她当然什么都不做呀,等你生了她知道照顾小孙;而且亲妈刚去你家、也算是客人吧,现在你还没生,你也没告诉她要做些什么,她看到事情都有人做,肯定会出现惰性,这是难免的。如果洗碗是你之前在做,你可以跟亲妈说:“妈,能不能吃了饭帮我把碗洗了。”说话要注意语气,用商量的口气。

婆婆虽然照顾大宝洗衣做饭,但这就是她之前做的事情,继续做也没什么。如果你婆婆心理不舒服的话,你可以和亲妈回娘家住,做完月子在回来就好了;或者让亲妈先回去,等你生了孩子再过来。两个老人在一起难免有摩擦,其实只要摆正心态,各司其职就不会出现摩擦。婆婆还是做原来的工作、带大宝、做家务,亲妈照顾你和小孙,大家各司其职自己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去擦嘴别人的事就不会有矛盾。

如果亲妈不想洗,婆婆又心里不舒服的话,可以让亲妈先回去,等你生了孩子再来。而且我想知道你老公去哪儿了,为什么还没生孩子就把亲妈接过来?婆婆心理不舒服,老公就帮忙分担些家务呀,为什么觉得一定是老人帮忙做呢?孩子的爸爸是只负责播种吗?如果是这样一个不知道帮忙分担的爸爸,我建议你不要生,你们夫妻俩想清楚自己做父母的职责再生。


萱萱文文妈妈


为什么一定要你妈来照顾你呢,婆婆照顾大宝还要多做一个人的饭,那不是给婆婆增加累点吗,其实没必要叫你妈过来,我媳妇生大宝是我照顾,生二宝也是我照顾,朋友们说,看倒你都累,但,我觉得还好,只要理清条理,感觉也没那么累,现在大宝六岁半,小宝二岁半都是我照顾,自己现在多帮点他们,把两个小宝照顾好,儿子,媳妇在外上班也安心,下半年,大宝上小学,二宝上幼儿'上幼儿园,一个东头,一个西头,两边送接恐怕就有点累了,不过没关系,只要他们好好工作,累就累点吧


玉米178304546


为啥把亲妈和婆婆弄一起呢?你都二胎了,已经有经验了,待产有什么需要照顾的?我头胎是家里不让我干家务啥的,但是行动完全不受限啊,该干嘛干嘛,八个多月还去爬了个山,我婆婆天天喊着来照顾我,我都不让,怀个孕又不是生活不能自理了。你把自己照顾好,婆婆把老大带好,家务帮忙给你做一下不就行了,还把自己亲妈弄来转门伺候待产?想不通,婆婆和亲妈在一个屋檐下不别扭么?


小喵的时光机


不错啊,深明大义。家务事本来就不多,关键是要看心情。聪明如你,多和婆婆说说好话,毕竟儿女有别,是他们家添孙子,外婆来了是亲戚,我想你婆婆在自己能够处理的情况下,不会要求亲家多做什么。

妈妈来陪侍很重要啊,且不说生产时的关心(多少为保大保小扯皮,多少爸爸爷爷奶奶抱娃就走,只有妈妈还记得产床上还有我闺女),就是生了二胎之后的那个忙乱,没有经历你是不会明白的。有妈妈帮忙,开解,可以又少一个产后抑郁症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