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傈僳族丧葬习俗

奔丧:一旦村里有人死亡,本村男女老少以及远近亲朋便携带小猪、粮、钱等丧礼,前往死者家中吊信。守灵期间,全村停止劳动二至三天,直到送葬入土为止。在此期间忌弹唱、跳舞、吹笛等一切娱乐活动。如死者生前饮酒、带酒奔丧的亲友便给死者喂少些酒,以表哀思。至亲者,则亲口含酒,嘴对嘴地喂给死者,务使死者将酒饮下,以示生离死别之痛苦。死者断气后,无论疏近,只要在场就帮死者洗尸、理发、换新衣。被石头砸死、跌死、械斗中被毒箭射死、被刀砍死等非正常死亡的尸体,禁忌抬人屋内停放,只能置于门外空地上。

云南怒江傈僳族丧葬习俗


指魂路:“指魂路”镖偎语称“玛加玛”。人断气后,请“尼吃丁扒”(即祭师)射三支箭,用火把箭头点燃,然后朝安葬死者的方向射去。第一支朝左方向射,祭师便念道:

这条是野兽道,

这条是飞禽路。

山羊从这里走,

岩牛从这里过。

这里老熊出没,

这里豺狼挡道。

你不要从这里走,

你不要朝这里过。

......

第二支箭射向右方,然后又念道:

这里是鬼神道,

这里是恶魔路。

假如你从这里走,

要是你从这里过。

迷鬼神会把你害死,

恶魔会把你吓死。

第三支箭朝中间射去,其后又念道:

这条是宽敞的路,

这条是平坦的路。

祖父曾以这里走,

祖母曾以这里过。

祖父在那里向你招手,

祖母在那里向你呼唤。

那里有酒有肉,

那里有吃有穿。

那是梦中的天堂,

那是向往的乐园。

你拍着双手去吧,

你跳起双脚走吧。

......

傈僳族认为,若不给死者的灵魂指路,死魂就会迷失方向,无路可寻,务祭师指点了去路后,死者的灵魂才能与祖先团聚。

舂祭米:舂祭米傈僳语称“双皮帝”,意为给死者舂米。把一小碗米或包谷放入碓内后,若死者是男性,舂米人将身体背朝碓身舂九下,女性则舂七下,然后才转向正面舂,直至舂完。

煮祭饭:煮祭饭傈僳语称“双皮加”,意为替死者煮饭。死者是男,则抓九把米,女则抓七把米,但一定要正抓反放,然后在火塘边专为死者煮一锅。

供祭品:供祭品镖镖语称“双皮底”。尸体置火塘边,头前供酒饭各一碗。死者是男,祭九小片肉,女则七片。供祭品时祭师便念祭词道:

你不死之前是个人,

你死了以后变为鬼。

叫你一声你听不见

喊你两声你不答应。

这碗饭是你的“双皮”(魂餐),

这些肉是你的午餐。

你吃这碗饭走吧;

你饮这碗酒去吧;

......

日祭三餐,祭第二餐时把前餐祭品倒人箴箩或麻袋里,埋葬时将一根栗木插在死者墓旁,挂上祭品。若祭物被乌鸦、雀类所食,认为吉祥,要被狗吃,认为狗的主人日后将遇难。

选墓地:坟墓一般选在不滚石、地较平坦的向阳坡上,有公共葬地,其中有老年坟址,婴儿坟址。也有人埋在自己房前屋后,有的选墓地还要请祭师以签卦为凭,卦好就用,不好则另选。挖坟,首先请老人先挖。死者是男,朝头边挖九锄,朝脚处挖九锄,女则挖七锄。挖坟处发现有木碳,认为坟址最佳,今后子孙满堂,六畜兴旺等。小辈不能埋在长辈坟墓上头,只能在下边。

撒魂种:撒魂种傈僳语称“玛星星”。尸体抬到门外送葬时,有一妇女把各种种子各抓一把,朝死者尸体前撒一把,朝后撒一把。有一个妇女跟在后边,用衣襟接朝后撒来的种子,撒朝前的种子表示送给死者,让他不要留念,往后撒的种子表示留给死者家属。如不这样做,认为死者会把全部种子带走,庄稼就不好。

驱精灵:“驱精灵”傈傈语称“干香扒”,意为赶跑专吃死魂的精灵。出殡前将尸体抬到门外,把四根栗木插在死者头脚两处;一边各两根,然后由两至三人,各持一把刀,绕死者户体三转、边吼边舞,每转一周,砍栗术一刀,前两转不能砍断,第三转定要砍断栗木,以示将精灵砍死。若砍不断,认为此人次年会遭到不幸。

选葬日:婴儿日死日葬,成年以上的人,一般选在属鼠、兔、蛇、猴、鸡、猪日下午埋葬。出殡时,脚朝前,脸朝天,由四人或多人抬送,抬尸担架,男用栗木九根,女则七根。出殡时两个挂刀人朝前开路,家属和送丧人跟随至墓地。

祭师送魂:出殡时祭师持一根易断的木棍或麻杆跟在送葬人群后面,边走边诵“送魂词”,大意是:

你是出门的鬼,

你是远行的魂。

你不要惦念家人,

你不要挂念家族。

到玛开(即死魂团聚的地方)地方去,

到玛米(即死灵团聚的地方)区域去。

祖爷在那里向你招手,

祖奶在那里向你呼唤。

他们在门口等你,

他们在路边接你。

那里有你的金子房,

那里有你的银子屋。

金光的道路已给你铺好,

银色的天桥已为你搭好。

那里的群山会起舞,

那里的江河会歌唱。

那里是人间的天堂,

那里是阴间的乐园。

你踩着金子铺的路走吧,

你踏着银子搭的桥去吧。

你不要朝后看

你不要返回来。

你跟着祖宗走吧,

你随着祖先去吧。

后边的路长满了荆棘,

后边的桥已朽烂断绝。

我不能跟你去,

我不能随你行。

我还要生儿育女,

我还要养老扶幼。

我的脚断了,

我的眼瞎了,

我的耳聋了。

把完,祭师大叫一声,折断拐棍,跌倒在地。数人把祭师扶起来后说:“死人送到了”玛开米,活人从玛开米返回来”。然后异口同声地说:“哈里”(即平安之意),然后立即扶祭师回屋,敬请吃鸡蛋、喝酒,以示为他招魂。

埋葬习惯:一般行土葬,在选好的坟地上挖坑,棺材置于坑内,再把尸体装验,合上盖板,然后从死者的脚端一头把盖板一抬一放各搞三次,以免把活人的魂盖埋于内,然后用土填上。利沙底乡,马吉乡一带一般不垒坟堆,坟四周也不插木桩,其余区乡,因受其他民族影响,有垒坟砌墓习惯。墓型有两种:一是将坚实的木板插于坟墓四周;二是以石板作料,围好墓的四周,用很宽的石板盖在上面,形成倾斜墓状。

墓旁祭物:死者是男性,则将其生前所用的砍刀、弩弓、箭包、烟袋、及守灵期间所祭的东西悬挂在墓旁;死者是女的,则将织麻工具,麻布口袋、针线、煮饭用具等挂在坟旁或置于坟内。意为送给死者的灵魂在阴间使用。若老人去世,在场的子孙,每人祭一根金竹,意为要让死者柱着这些竹远行。

离杀尼:“离杀尼”即看坟墓之意。死者安葬后的第二天早晨去看坟,若见坟中有脚印,便认为不吉利,脚印在坟墓的左边,认为他族将有人遇难、在右边则认为遇难者为自家家族。如果发现狗或其它畜类脚印,就认为死者是被“肯扒”(指杀魂巫师)所害死的。

云南怒江傈僳族丧葬习俗


修坟:各地区有不同的修坟习惯,大部分地方埋葬当天就一次搞完,坟墓大而坚实的需用两至三天,有的人则死后一年择日修坟。除逢年过节供祭品外,一般不随便到坟地里。近几年,因各族之间相互影响,许多年老人在世时,就花重金修盖坟墓,但一般不习惯立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