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隊"只是個幻想,特里與切爾西的22年情緣終結

特里是個被低估的球員,1、特里拿過1次PFA年度最佳球員,入選過4次PFA年度最佳陣容,05~09連續五年入選FIFA年度最佳陣容,06年入選世界盃最佳陣容,4次入選UEFA年度最佳陣容,04/05、07/08、08/09三個賽季被評為UEFA年度最佳後衛。2、中衛爭頂失誤和1v1失敗便不可容忍嗎?一旦有多次失誤便成為水貨中衛了嗎?那麼在近二十年的足壇,請找出一個頭球沒有過"多次冒頂/爭頂失敗"的中衛,1v1沒有過被對手壓制或完爆的中衛。

3、剛剛統計了一下,特里09/10賽季至14/15賽季,6個賽季聯賽和歐戰的平均爭頂成功率是70.2%,拿幾位頂級中衛的同比數據來作一參照,拉莫斯69.0%,皮克61.8%,胡梅爾斯66.7%。4、整體防守以個體防守為基礎單元,個體防守服務於整體防守,任何片面的割裂,都會導致事理的背離。後衛在腳法不夠、控制能力不自信、被對手壓迫,而又身處瞬息萬變無法照應全局、很可能處在被對手利用己方失誤的險情危境的情況下,果斷選擇解圍未必最好,但卻是較明智的決策,至於對手利用這類解圍控制球權就地發起二次進攻,那已經是後續整體防守所需應對的局面了。

5、如果來得及作調整,能夠用其他部位封堵,如果整體防守能夠減少這類險情,甚至提前掐斷對手起腳機會,那麼又何須冒著極大風險進行封堵救險呢?但凡面臨這種局面,不躲迎上已經是專注力和英勇的體現,更何況是"自殺式封堵"呢?踢球者都知道,球場上情緒具備強大的感染力,毫無疑問,這類封堵防守,一旦成功,至少對於提振士氣是很有幫助的。冒著腦震盪的風險就為了展現自己的存在感。

6、同樣的主力後衛線,上賽季至少在英超整體表現還是好的。如此滑坡,是因為球隊各個環節不同程度地暴露問題,繼而雪球效應影響到整體技戰術的執行效率和比賽發揮。特里的短板毫無疑問存在,但整體防守的重要內核在於整體性和互補性,阻截、協防,上搶、拖後,清球、出球,盯人、掩護,球員個體的戰術作用或有高低,但職責的重要性差別卻是少之又少的,因為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導致失誤丟球。車子的中後場確實存在比較突出的結構化問題,但如此偏激的矛頭對準特里未免太過誇大。

車子一直以來的戰術設置就是靠低位的防守、後腰真核,兩翼爆點。在這個體系裡,每個人位置固定分工明確且相對機械,這也註定了特里就是個蹲坑型的後衛。車子現在進攻便秘就是因為兩個邊衛廢了更缺乏邊路爆點的下場,魔力鳥指導進攻確實遜色於防守。在這種防守中,就是靠壓縮空間破壞傳球線路,身體對抗一般都從後腰開始,特里負責的是補位、解圍、指揮站位,所以他才有機會進球,所以他才能34歲還踢滿整個賽季。很多粗狂型、身體對抗型後衛過了30下滑的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