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上次和大家分享了《 》,很多同志感同身受,看来这确实是个普遍性的问题~


而今天要讨论的话题与不同设备之间的差异没有关系,只是单纯地让自己发朋友圈的照片更高清!


放心,今天的文章比起之前让朋友圈的视频更高清短多了,但也会涉及求证测试的过程,可以静下心来看哈,文章最后也有总结 ~


和之前的思路一样,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先得找到朋友圈发照片变糊的原因!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大家都知道变糊是因为微信的压缩,那具体微信对图片干了什么?从哪些维度对图片进行了“摧残”?


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


I 分辨率是否发生了变化


既然图片变糊了,那第一个怀疑的目标自然是分辨率。至于论证的方法,真的很简单!大家也可以试试 ~


首先,我们分别上传了两张分辨率不同的照片,一张为4164x2759 ,另一张为8000x4500。


然后分别下载回本地,在电脑上查看照片,发现分辨分别变成了1630x1080与1920x1080...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从上面两组对比来看,微信似乎会把图片一个方向的像素压缩至1080,但具体是哪一边,还需要进一步确定。


于是,我们新挑选了一张纵向画幅的照片,再来一次!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在上面两张图中,改变是纵向的像素,而这次改变的是横向的像素,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改变的是原图中较短的那一边的像素量


至此,我们可以很快地得出 第一个有效结果:


不管你的照片像素有多高,发布到朋友圈后,原图中较短的那一边会被固定压缩至1080像素!


大家都知道,图片可以分两种:位图与矢量图。


矢量图一样无论怎么放大缩小,图片都是清晰的;但我们日常使用的图片是位图,其像素信息是固定的,不会平白消失或者减少...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矢量图”示意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位图”示意


所以在压缩像素时,从高分辨率压缩到低分辨率,就会发生“降采样”(downsampled翻译不同,也有人叫“下采样”)


由于压缩前后的像素一般并非整数倍的点对点对应关系,因此如果没有特定的优化,缩小分辨率会导致图片较为严重的模糊...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关于降采样,这里有一个公式:


对于一幅图像尺寸为M*N,对其进行s倍的下采样,即得到(M/s)∗(N/s)尺寸的分辨率图像,当然,s应该是M和N的公约数才可以...


如果考虑是矩阵形式的图像,就是把原始图像s∗s窗口内的图像变成一个像素,这个像素点就是窗口内所有像素的均值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当然有很多基于降采样时避免画质过于损坏的优化方式,近两年,微信的压缩算法效果比过去也有很明显的提升~


说个题外话,既然有降采样,当然也有「升采样」(upsampling,也叫上采样)


简单来说,上采样(upsampling)就是当你需要放大图片,把原本低像素的照片放大至高像素,然后通过采用内插值方法在放大图像凭空填出一些像素信息来,从而可以显示在更高分辨率的显示设备上。


I 色域标准是否发生了变化?


关于色域的知识,我们之前在 《为什么我拍的照片在别的手机上看不一样了?》中已经分享过了,大家也可以复习一下~


总之 ,Adoble RGB色域与P3广色域的图片其色彩覆盖的范围是大于目前最常见的sRGB的。


那么朋友圈的照片色域空间会不会被降级压缩呢?


这里的测试方法和上面一样,三步走:上传,下载,查看数据。


我们只需要通过上传一张Adoble RGB的图片,再下载回手机,我们查看对比两者的色域差异。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可以看到颜色描述文件这里没有变化,而其他的exif信息因为压缩全部被抹去了。


那么P3色域又会如何?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除了exif信息,色域依然没有变化,所以色域没有影响吗?


不!直觉告诉我没那么简单...


我忽然想到我这是一直在iPhone上测试的,还记得我们曾经说过苹果的色彩管理吗,如果用安卓手机下载出来看,还会不会是这个结果?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安卓手机从朋友圈下载的图


你没看错,从安卓手机下载的图片色域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同样的Adoble RGB图片,变成了sRGB


了解了色域的问题,接下来我们继续看看其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压缩呢?


I 图片格式的差异


我们上次也分享过,不同格式的图片所包含的色深等信息不尽相同。


我们分别把一张照片存为png、jpg、gif三种格式,然后依次上传朋友圈~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当下载回本地时,全部已经变成了jpg格式,同时,分辨率都降为统一的1080x1080。


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放大后看细节,三者在观感上差距并不大... 和原图相比,细节与纯净度都被压损了~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I 安卓与iOS有没有差别


凡是涉及到图片与色彩的问题,我们总是会考虑安卓与iOS的差异,这是无法回避的测试项。


当然,这次也不例外,我们用一台安卓手机与iPhone11分别在朋友圈上传同一张照片,然后下载回本地查看~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上传的图片


放大其中微小的一个局部,肉眼来看,应该没有什么偏差。


如果一定要挑个刺,那也许是红色标注区域,底部黄色墙面有两扇窗,而iPhone这张右手边的哪一个窗户“十字”更加明显一点,仅此而已~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看来这次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就当我放弃时,随便看了眼天空,结果还是发现了一点不同...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注意看两者的天空,上面这台安卓手机出现了明显的色彩断层,而iPhone这边情况稍好一些。


总的来说,iPhone和安卓虽然会有点差距,但前期是必须是放到好多倍,而且贴着脸看才能找到明显差异~


话说,除了我谁这么无聊会这么干啊


究竟如何才能避免被过渡压缩?


基于上面的论证,我们知道了微信压缩到底压缩了什么,那么想要寻找答案只需要顺藤摸瓜就可以咯 ~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既然,一张图片的短边像素超过1080就会被压缩到1080,那我们不如主动降低像素,避免和微信压缩算法硬碰硬。


这一思路就和我们在“朋友圈发视频更高清“那期内容中主动降低码率是一样的, 通过主动降低、迎合标准来绕过压缩!


我们先在电脑上测试:打开Photoshop,点击左上角菜单“图像”,选择图像大小,然后先把这张照片的短边设定为1080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这还不够,往下看我们就能轻易找到一个「重新采样」的选项,选择“两次立方(较锐利)(缩减)”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注意:这个采样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降采样的范畴,知识同样是调整分辨率降采样也

有很多种压缩方式,导致的图片质量也会有不小的差异~


这里选择“两次立方(较锐利)(缩减)”就是一种可以在压缩时尽可能保留一些细节的降采样压缩方式。


如果你的照片中纹理细节比较多,比如建筑、衣服织物等等,那么还可以继续下面的操作:


点击“滤镜—锐化—智能锐化”,简单调整一下就行。但是一定需要注意力度,因为过多的锐化会显得图像“很脏”,适得其反,尤其不适合人像。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OK,然后导出,去发朋友圈吧!


来看具体的对比: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因为上传公众号后台也会有压缩,大家这样也许还看不出差距,我们接着放大来看~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看到地上的纹理细节了吗,主动压缩后上传的图片,在这些细节上会保留更多~


下面再来对比人脸的细节,大家应该对着最关心了吧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这里是个小哥,肤质比较糙 如果是小姐姐会更好~


可以看到,人的脸部、衣服线条、鞋底纹理,主动压缩的图片每一项都会比微信压缩更加丰富!


所以这一点毫无疑问,是可行的~


如果你没有使用Photoshop的习惯,手机上也有很多应用可以调整分辨率,比如手机版Lightroom~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手机版Lightroom不仅可以选择导出尺寸,同时还能在导出前选择图片格式、色彩空间(色域标准)等~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前面既然已经得知,微信在分辨率方面的压缩是以短边压缩至1080px为准,那是不是意味着横幅构图的照片更有优势?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大家来看下面这个实验!


我们将一张原尺寸为8000x4500像素的图按照2.35:1的画幅裁成了横幅图片,然后分别上传朋友圈。


结果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因为压缩机制是以短边1080为准,原尺寸的照片长边被等比例压缩至1920px,而主动裁剪后的照片长边压缩后达到了2538px!!


有意思有意思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这就意味着,主动裁剪的上传照片相比前者整体像素量多了近1.3倍,而画面内容却几乎少一半。


这就造成了一个十分简单且明朗的结果,那就是 —— 主动裁剪上传比前者更清晰!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可放大对比


舍弃部分画面内容,换来主要内容适当的画质提升,这个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我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一个很多人都提到了一种方法:先收藏然后分享至朋友圈。


这方法到底靠不靠谱,我们也进行了一次测试!


这个方法大概的流程就是发送原图给自己,然后点开图片收藏,随后在收藏中找到这张图片,长按选择分享至朋友圈。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步骤示意图


测试开始,我们将一张8000x4500分辨的图片发送原图给自己,自己收藏,然后先从收藏夹中先保存一次至本地,然后再选择分享至朋友圈。


结果发现,将原图收藏后,图片依然是原始分辨率8000x4500,但从收藏分享至朋友圈后,图片的分辨率依然被压缩至了1920x1080


这个结果和直接发朋友圈一样, 所以通过收藏再分享并不可行。


除了以上的这些方法,网上还有一个“充满灵性”的方法... 来自贴吧某位网友~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其实这个方法的本质也是主动减小照片的分辨率来避免微信压缩~


只要短边的像素低于3240,那么当照片变短分成三份,自然也就低于1080了~


最后,老样子,为大家带来小结要点~


总 结


1/ 微信朋友圈上传的照片主要是被压缩了分辨率与exif信息等,iPhone设备不影响照片的色域/色彩描述文件,而安卓一般都会改变成sRGB(目前只测试了3台手机,欢迎大家也测试一下自己的,告诉我们结果);

2/ 分辨率的压缩,主要是将照片短边的像素压至1080px,而长边等比例压缩。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自己主动压缩(把短边改成1080px,长边等比例自动调整)来避免微信的压制,同时记得改变采样模式为“两次立方(较锐利)(缩减)”,实际效果可观;

3/ 同样根据微信对照片分辨率压缩的机制,可以尝试主动裁剪图片变成宽幅(2.35:1的电影画幅就很不错~),舍弃部分画面,换来更高的像素密度,让画面更清晰,效果也相对可观,但需要根据照片来判断,有的照片内容丰富无法裁剪;

4/ 先收藏再分享至朋友圈,该方法几乎不可行,无突出效果。

5/ 目主动压缩和裁剪可以通过Photoshop或者手机端Lightroom等各种App实现。


ok,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了咯 ~


经过《你拍的视频为什么糊》、《让朋友圈发视频更高清》、《我拍的照片为什么在别的手机上看不一样》等这些内容,以及今天《发朋友圈照片更高清》,大家应该多少能get到攻摄在研究这些主题时的想法和求证思路~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我们自己也可以通过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去解决或者搞明白~


如果大家还有类似的问题都可以直接在留言中告诉我们哈!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分享照片清晰与否重要吗?


重要!但或许也没那么重要。


因为现在的压缩技术与方式,其实并不会出现崩溃式的画质损失,在前面的对比中大家也都能看到~


如果只是记录与分享生活,那么藏在你分享画面里的那份情绪记忆与故事,才是你最萌生分享动机的源头不是吗~


看着18年前的自己,也许老照片是模糊了、褪色了,可你不想遗忘的事,始终就在那里


学会今天分享的防压缩方式避免不被微信过度压缩,然后好好关注我们镜头前的故事吧 ~


等春天的脚步,待疫情的消逝,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好好拍照啦!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感谢深夜还在看文章的你,如果喜欢攻摄的分享,还记得帮我们点个在看或分享,这会对社里会很大的帮助


周末愉快,晚安!


1、CSDN@wanttifa:

https://blog.csdn.net/wanttifa/article/details/86064191

2、CSDN@残月飞雪:

https://blog.csdn.net/majinlei121/article/details/46742339


在朋友圈发照片,如何才能更高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