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与国家战略讲座系列-6


房地产与国家战略讲座系列-6

一、世界与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可阻挡

(一)全球每年有数千万人口进城了,城镇化需要造房子!

2017年6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正式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报告。城市化需要住房。2017年76亿;到2030年,86亿。2050年98亿,2024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再增加25亿,达到64亿。2017年世界55%的人口(42亿)居住在城市。

中国城镇化: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开始快速发展,1993年;总人口118517万人,城镇33173万人;28%

2000年:总人口129533万人,城镇45594万人;平均每年进城1774万人,城镇化35.2%

2019年,总人口140005万人,城镇84843万人,19年中平均每年增加2066万人;城镇化率为60.6%,

到2050年,预计城镇化率80%,11.6亿人住在城镇里。

2017——2050年世界总人口:76亿——98亿;城市总人口:42亿——66亿

过去世界每年5000万人进城有1800万人是中国人;占全球36%,今后世界每年7000万人进城有2100万是中国人。占全球30%,

中国城镇化是21世纪的世界大事:所以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市场!带动着中国制造业产值成为世界第一,全部525个种类(国际组织分类)中220个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的城镇化才是中国制造业产值产量独步全球的根本原因!

(二)发达国家的人去哪儿了?人口与产业到沿海去了?到沿海去了!

1、美国;海岸线22680公里,2004年政府制定《海洋行动计划》,2007年50%以上人口居住在海岸线80公里范围内,产生了超过50%的GDP,每年4400万人次参加航海游艇活动,1600万艘私人游艇。科技人才的3/5居住在沿海城市。

2、英国;海岸线11450公里,86.7万平方公里专属海域,2007年颁布海洋规划,

3、加拿大;海岸线24.4万公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587万平方公里。2005年公布海洋行动计划。是全球最领先的海洋政策和海洋管理。

4、澳大利亚;海岸线2万公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1600万平方公里.

5、日本;海岸线3万多公里,450万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沿海地区居住了52%的人口超过50%的GDP和超过72%的工业。62%的森林覆盖率。日本是海洋强国,60-70年代制定海洋发展规划,明治维新以后成为海洋强国。

6、中国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470万平方公里海域,2016年海洋GDP7.05万亿元,占9.5%,就业3624万人。

我的最新研究:2016年数据:4特区14开放城市+28个沿海地级市:GDP占31.3%,人口占20%,外贸占50%,固定资产投资占22%,房地产占30.4%,货币存款占56%,旅游业人次占60%。

由此说,现有的城镇化战略布局、工业化战略布局还存在不少误区!

房地产与国家战略讲座系列-6

(三)中国老百姓希望哪里去?大城市?还是小集镇?要城市化还是城镇化?

1、到大城市去!

这661个城市总人口为4.7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34.3%。这是真正的城市化率!

661个城市使用土地5.21万平方公里。中国的非农人口比重43.5%,城市和县城人口44.3%

2、3.57亿农民进了城,但是农村居民点却增加了3万平方公里(4500万亩)!相当于6个上海(不含崇明)!

政策供给:农村人少了,土地多给了。每年使用土地新建1个上海,人口城镇化1个上海!

1526个县城(旗、林区)、31647个乡镇(21116镇)总共3.1亿人使用3.7万平方公里土地。

平均规模:72万人/市、10万人/县城、0.7万人/镇,公共与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仅有设市城市。

中国2017年现有设市城市661个,2000年时有667个城市,这17年里城市人口

增加了35753多万人,但是城市数量却减少了6个(县级市被撤并为区)。

城市人增加了,而城市数量减少了、建设用地少给了。

二、世界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趋势,不可阻挡

从1960-2016年,世界经济总量增长了54.76倍,年均名义增长率为7.41%;

同期中国大陆经济总量增长了201.4倍,年均增长率为9.94%;

1952-2016年,美国经济增长快速,名义GDP总量年均50.5倍,年均增长率为6.32%;

中国大陆按照官方汇率计算,名义GDP总量增长率367.96倍多,年均增长率为9.67%。

房地产与国家战略讲座系列-6

三、世界与中国货币宽松的政策趋势,不可阻挡

(一)世界货币量化宽松不可阻挡:

1、美元量化宽松:

1944年7月确定了美元霸权体系,主要发达国家实行美元与黄金固定汇率;1美元=0.888741克黄金,即35美元=1盎司黄金;1971年12月,实行浮动汇率,2018.12.29日,1280.9美元,2019.01.11——1293.4美元,2019.10.17开盘价 ,1489.96美元42.57倍,

2、欧元的量化宽松:随美元跳舞

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单一货币——欧元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参考价1欧=1.665美,1月4日交易,1欧元=1.18美元,2018年 12月 29日, 1欧元=1.14美元。 2019.10.17, 1欧元=1.1078

3、日元被迫升值(这才是所谓日本泡沫的真相)

1950-1971年12月,固定汇率1美元=360日元,1971年12月史密森协议;升值1/3, 1980年1美元=220日元;1985年的广场协议:1美元=238元,广场协议要求升值1倍多,在90-140日元,1993年接近100日元,1995年,1美元=80日元,2012年,1美元=100日元。2018年12月29日,1美元=110.25元

2019.10.1,1美元=108.78日元

(二)中国货币量化宽松同样不可阻挡!

1993-2016年全国的发展速度

GDP:1993-2016年,由31380亿元到744127亿元,23年增长23.713倍,GDP平均每年增幅是14.76%;

固定资产投资:1993-2016年,由11829亿元到606466亿元,23年增长51.27倍,平均每年增幅是18.67%;

其中房地产业投资:1993-2016年由1138亿元到102581亿元,23年增长90.14倍,平均每年增幅是21.62%;

广义货币供应量M2:1993-2016年,由23245亿元到155万亿元,23年增长66.68倍,平均每年增幅是20.03%

2017年12月,收紧,167.7万亿,增幅8.15%,GDP名义增幅11.5%,银根紧缩,全国企业亚历山大。

2018年12月,更紧,182.67万亿,增幅8.9%,GDP名义增幅9.7%。

2019年12月,198.65万亿,增幅8.4%;

2016年GDP总量比2000年多出了65.47万亿元,而M2同期多出了141.5万亿元,显然多印刷的钞票。

按照通货膨胀率计算规则:

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求之比:16年内超发80.589万亿元,实际需求是74.4127万亿元。

则十六年内平均年通胀率为5.0%。 或者M2增幅——GDP增幅=5.27%

人民币內贬外升,是贸易和资产价格问题的根源之一。

四、世界与中国不动产涨价的趋势,不可阻挡

全球化的货币宽松,经济不振,股市不灵,投资不明,只能投房地产。

房地产与国家战略讲座系列-6

五、中国城镇化发展将呈现大都市群效应

(一)房地产市场分化与不平衡加剧,大城市更新与扩张步伐加快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中国老百姓的要求和呼声:

到大城市去,到沿海发达城市去! (梦断北上广、海外去购房!)

房地产市场在供给侧存在着本末倒置的突出问题:市场需求旺盛的大城市减少土地供应,市场需求疲软的小城镇大量的增加土地供应;这样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

(1)三大都市圈或者湾区,由于与国际接轨,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良的社会公益设施,加快汇聚财富与人才;西南地区的成渝都市圈发展比较快,成为第四个都市圈。

(2)全国各个省会城市发展加快,城市首位度提高,房价也不例外继续上涨;

(3)全国1526个县城(旗、林区),县改市加快步伐,发达区域集聚度加快;

(4)全国21116个建制镇,就业与配套缺乏,房价难以为继,空心化空虚化小镇出现

(二)为什么会呈现都市群效应?一线城市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差距巨大,强者愈强,城市转型加快

房地产与国家战略讲座系列-6

1、是国内经济的巨无霸,城市GDP占全国比重超过10%;

2、是国内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城市,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

3、国际化大都市人均产值超过6万美元以上,且远高于国内人均产值。

(三)中国三大都市圈都市化和再城市化加快,城市更新速度加快

十九大明确:区域化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研究城市化发展大趋势:京津同城化发展加快,沪苏嘉也应同城化发展,成为长江真正的龙头,珠三角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粤港澳大湾区将继续领先全国。

沪苏嘉同城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沪苏嘉三市面积19103平方公里约等于北京的面积16410平方公里。

预计2050年,建国100年时期;上海有3500-4000万人左右,苏州2000万人、嘉兴1000万人,总计7000万人(现在3935万人)。占全国14亿人的5.0%;GDP占全国10%以上(现6.3%)

环沪杭州湾都市群:11个城市,1.2-1.5亿人,占全国10%,GDP占20%,2016年8400万人,GDP88637亿,占全国13.1%

粤港澳大湾区,13个城市:1.2亿左右人(2016年7672万人)(2018年8月15日,国家级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GDP占全国20%左右,2015年占9.2%(不含港澳)。

京津冀都市群:7500-8000万人(现在4160万人),占全国5.7%;GDP占全国15%以上。现8.2%

三大都市群有3亿人以上,占全国21%以上,现9.2%,GDP占全国40-45%.现23.7%

六、房地产业仍然是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牛鼻子

房地产业是盘活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唯一资金通道、是经济发展的大牛鼻子

房地产与国家战略讲座系列-6

友谊的马车,说翻就翻。

七、房地产是中国社会的稳定器、中国经济航母的压舱石、大国崛起的金融基础

(一)房地产是中国社会的稳定器!

住房成为中国绝大多数家庭最大的财产,关系身家性命,不能大起大落,房产价格的涨跌,关系甚大:

房价下跌,绝大多数城镇人紧张和担心;房价上涨太快,老百姓更加紧张;

房价要稳中有升,最符合绝大多数百姓的意愿!因为绝大多数百姓家庭都有住房!房地产业是中国社会的稳定器!

(二)房地产是中国经济航母的压舱石!

(1)是中国居民家庭最大消费:

2018年国家统计局的公报: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而2018年房地产业新房销售

总额是149973亿元,二手房销售约6.0万亿元,即2018年全国房地产业一二级市场销售总额超过

21万亿元,

(2)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房地产是唯一资金通道。中国的房地产是大多数投资的促进者和资

金后盾;2000-2018年,GDP增长8.98倍(10万亿/90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6倍(3.3万

亿/64.6万亿),房地产投资增长24.53倍(0.49万亿/12万亿)。

(3)中国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房地产是进出口贸易的坚强后盾;

2017年度财政部报告: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593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44370亿元,出口

退税13870亿元。

2018年,财政部国库司,一般预算收入183352亿,增6.2%,税收156401亿,增8.3%,退税

15913亿,增14.7%,2018年进出口总额超过30万亿元,对GDP贡献率——负8.6%。

(4)与中国金融资本的关系:中国房地产是最大的资金蓄水池;

(5)与国际金融的关系:中国政府通过调控房地产间接对冲国际货币战争;贸易战,练内功。

(三)房地产是大国崛起的金融基础

国防现代化是强国根本,都必须有巨大的资本投入,象当年研发"两弹一星"一样,是举全党全国人民之力,勒紧了全国人民的裤腰带包括主席和总理的,省吃俭用,用有限的资金来建设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和中国的工业化基础体系。

房地产与国家战略讲座系列-6

改革开放40年,中央财政盈余47万亿,而地方赤字66.7万亿,58万亿土地收入支撑着地方政府。支撑着各类财政补贴。新能源汽车补贴?光伏发电补贴?出口补贴?高科技补贴???工业4.0产品补贴。等等。

八、中国城镇化—都市化发展还需要30-60年或更多

总结前述要点:

1、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60.6%,而非农人口城镇化率约43.37%(2018);城市和县城常住人口也

是45%左右,改革开放40年,非农城镇化率仅提高30个点;(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2、2018年全国住房总量约490亿平米,其中城镇住宅(特指城市和县城)246亿平方米左右,占总量的

50.2%%;村庄农民住宅244亿平方米,占全国住宅总量的49.8%;全国的商品住宅约156亿平方米,占

总量的31.2%;商品住房供给严重不足;

3、建设用地供给严重倒挂,每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仅占19%,应加大住宅用地供应,特别是大城市的;

4、房地产业仍然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这是我们发展快速的制度优势。

5、社会资本主要集中在30多个中心城市,各类存款占全国比重超过50%;

6、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应当重点在大城市人口增加、土地供应增加、房地产用地大幅度增加;劳动力

向沿海地区、大城市中心城市转移的去向不会停止,国家应该鼓励,靠行政手段不合时宜;

7、中国发展周期:30年周期,一代人的周期,(有充分的经济依据)

1950-1980年,生产力培育成长期30年,城镇化10%-20%,(城镇化20%后进入快速增长期,二产超过一产)

1980-2010年,生产力发展壮大期30年,城镇化21%-50%,

2010-2040年,生产力优化提升期30年,城镇化51%-75%,(三产超过二产,人口过半)

2040后与时俱进,生产力富裕强盛期,城镇化稳定整合,80%左右。复兴中国梦

8、由此,中国关于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建设的传统产业,仍然需要科学发展,需要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房地产业可以继续支撑着整个工业化的升级,支撑着新型战略性产业、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九、中国经济近来闹什么幺蛾子?

"中西不和""改革激进",以偏概全,部门利益,时空叠加,同期发动:

(一)三驾马车齐制动,内外很配合?

贸易、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国际:中美贸易战和"五眼联盟"挤华压华;国内:各类

限制投资与消费的手段与措施。

(二)创新改革无底线,庞氏骗局化;

P2P,骗两遍;PPP,骗三遍;取消各类办企业门槛、入市门槛,咨询公司搞金融,网

络大骗局;金融证券市场改革太激进等等。

(三)去库存、去杠杆,措施欠妥当;(库存的来源?谁加的杠杆?)

1、库存怎么来的?三个1亿人城镇化; 2、杠杆怎么来的?棚改货币化,增加4万亿;

3、社会融资规模(债务)多了还是少了?2017年,央行说债务174.6万亿,占

GDP211%,洋人说中国债务占GDP256%,而全球债务占GDP318%,中国GDP占

世界的16.5%,债务占13.4%。中国住户与非金融机构存款122.36万亿,第四次经济普查,全社会财富超1000万亿。这点债务算老几?

金融稳定难道与经济稳定发展相矛盾?

(四)关停并转拆五违,退二进三一:

调结构、促转型,要环境,关停并转拆;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五违"必治;北京拆4000万平米/年,上海4000万平米/年,上海"两规合一"拆198平方公里工业区。全国预计拆12亿,造28亿。去年春节前后的"鸡飞狗跳"拆大棚、拆鸡窝猪窝狗窝。以乡村振兴名义建造的各类休闲农庄及综合体被拆除。约16.8万处。

(五)经济变成"麻辣烫",调控欠精准;

上面热气腾腾,鲜美可口;下面浑浊不清。2017年,南方15省市区,经济占61%,人口占58%,国企占35%,经济调研,飞行一周,蜻蜓点水、跑遍全国。资料上传,报喜不报忧,或者夸大困难。层层落实、层层加码。多是以偏概全。

(六)媒体大咖大忽悠,本末已倒置。

中国14亿人口的城市化是世界大事,将有超11亿人口居住在城镇里,必然需要世界级的房地产业;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中国的主流、大势;但是媒体宣传和决策者认识却非如此。

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

再重复一次:经济是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三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经济"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贸易。

从确立城镇化、工业化大战略起,城镇化就是造房子,造房子,造房子!

工业化就是自动化、现代化、智能化;重要事再说三遍。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温饱小康阶段)

无房产不富足,无科技不强大,无国防等于零。(富裕强盛阶段)

十九大以后,工业化、城镇化、国防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仍然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四大

白皮书要认真学习)。

去年今年经济工作:通过逆周期调节力保经济运行"四平八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消费、稳投资、稳预期、稳信心"这八个核心变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传统产业就业转岗的平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镇化稳步发展的平衡、中、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和沿海三大区域引领发展的平衡、经济体制改革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平衡"这四对重要发展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