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排要想实现突破必须向袁伟民学习?


日本女排要想实现突破必须向袁伟民学习?

日本女排

东京奥运会的圣火采集仪式将于希腊时间3月12日举行。虽然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国际奥委会仍鼓励日本如期举办东京奥运会。随着各项准备工作的持续推进,定于7月24开幕的奥运会已经“近在咫尺”。作为东道主,日本女排在家门口作战,试图重温1964年和1976年奥运会的荣光,主教练中田久美在记者会上向中国女排隔空喊话,“约架”女排半决赛或决赛。但是大部分球迷并不看好日本女排,觉得“九妹”有点自不量力。小编认为,日本女排要想打入东京奥运会的女排半决赛是相当困难的,要想闯入决赛更无可能。如果日本女排不能突破传统,改变固有模式,走当年袁伟民指导制定的高快结合的道路,将只会原地踏步,无法实现质的飞跃。

日本女排要想实现突破必须向袁伟民学习?

日本女排一传稳定、防守顽强

日本女排的传统特点是技术全面、一传防守过硬、作风顽强、基本功扎实、整体配合好。防守是日本女排安家立命的本钱,由于缺乏网上实力,需要在多次防反中寻找战机,因此,必须要有出色的防守才能找到机会。这种打法适合现在的身材矮小的日本队,但是距离世界潮流却越来越远。

日本女排要想实现突破必须向袁伟民学习?

日本女排身材矮小,网上实力较弱

纵观国际排坛,强队的身体条件越来越好,身高1米90以上的队员比比皆是,别说中国女排了,就是近邻韩国都有几名1米90的队员,可是日本女排却几十年如一日,面目依旧,高妹鲜有。就拿2019年女排世界杯来说吧,日本女排的平均身高仅1米76,和中国女排的平均身高相差将10多厘米,主力队员的身高差距就更明显了,网上非常吃亏。看日本女排的比赛特别闹心,她们玩命的鱼跃、滚翻、长途奔袭,每得一分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经常被朱婷这样的攻手打的披头散发、满地找牙,赢球和输球都很难看。现代排球是“攻势排球”,谁占据了网上优势,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防守是为了反击做准备,没有反击得分,就没有最终的胜利,因此归根到底还要具备强大的网上实力才能站得住脚,而先天条件严重不足的日本女排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很难在成绩上有大的突破了。

日本女排要想实现突破必须向袁伟民学习?

伦敦奥运会周期的日本女排实力很强

日本女排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一路下坡,直到伦敦奥运周期实现突破,夺得奥运会第三名,成绩的取得与队内涌现出木村纱织(1米85)、荒木绘里香(1米86)、岩坂名奈(1米87)、杉山祥子(1米83)等相对高大的攻手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保证自己地面水平的情况下,有一两个具备突破能力的高大队员,比赛就好打多了。其实,这恰恰是当年袁伟民指导在1978年中国女排世锦赛夺牌失利后,痛定思痛,开始培养郎平等高大队员,走上了高快结合之路的翻版!实践证明,袁导的理论和实践,对于目前的日本女排来说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日本排球界应该反过来认真学习袁伟民的执教理念和组队思路。否则,当木村纱织退役后,日本女排便再次陷入了攻击力羸弱的境地,“九妹”就是再哭几回恐怕也很难带领队伍更进一步了。

日本女排要想实现突破必须向袁伟民学习?

日本女排的平均身高排在诸强的倒数第二


日本女排要想实现突破必须向袁伟民学习?

2018年的日本女排,身高超过1米80的有7名队员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日本女排要想打造一支高快结合的队伍,必须解决“没人”的问题。虽然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但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变:

日本女排要想实现突破必须向袁伟民学习?

世青赛和亚锦赛的MVP石川真佑的身高只有1米71

一是青训的选材。排球在日本的群众基础比较好,因此练习排球的孩子很多(据日本排协透露,日本在协会注册的排球运动员数量有近45万人,在协会注册的排球队伍数量也有约28000支)。日本不是我国这种体校+专业队的体系,而是中学+大学+职业俱乐部的体系。虽然日本的排球基础人口多,但是绝大多数孩子是因为兴趣才打排球的,身高上并不理想,职业队或者国家队教练只能看菜做饭,矬子里拔将军,没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因此,日本的国家队要想出成绩,必须从青训阶段就要有计划地挑选和培养高个子队员。否则就会像现在这样,青少年队时还能依靠技术立足世界,一到成年队就没有发展潜力了,只能被动挨打。

日本女排要想实现突破必须向袁伟民学习?

大松博文是传递中日两国排球友谊的桥梁,上图为日本男女排主教练中峘内祐一和中田久美

二是改变固有观念。日本的排球界在世界上还是非常自傲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技术比任何人都不差,差就差在身高而已,毕竟6获世界冠军也不是白给的。所以连中国都请过外教,而日本男女排始终是本土教练包打天下。 日本排球届应该改变为了地面效果而侧重矮个子队员的选人原则,效法我国,少考虑成绩因素,在国少和国青阶段就多给高个子队员机会,忍受一时的成长痛苦,一旦练出来,就比矮个子队员好用的多。

日本女排要想实现突破必须向袁伟民学习?

日本排球界也在为改良条件做着努力,上图为混血球员宫部蓝梨等

三是注重本国联赛高个子队员的培养。目前的日本女排联赛,身高1米80+的球员只有30多人,不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和空间,如果把这些人能像我国的“希望之星训练营”那样,专门去训练和培养,出几个好手也不是不可能。

日本女排要想实现突破必须向袁伟民学习?

日本排球界还有一招就是归化中国球员,上图为2米05的张心穆意、1米84的小山修加和1米88的松本亚弥华

四是借鉴我国高大队员的训练方法。长期以来,日本教练的训练对象都是180左右的运动员,对于带高个子运动员是非常缺乏经验的。这好比一个驯兽师平时都是训练小猫、小狗,突然给他一只狮子或者老虎,他肯定不知道怎么带。长期以来,我国在训练中,总结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训练高大队员的经验,如赵蕊蕊、薛明、袁心玥这样又高又灵活的队员就是这种经验的直接体现,值得日本排球界认真学习。

日本女排要想实现质的飞跃,不能默守陈规、延续老路,效法中国也许是一副“灵丹妙药”,但将有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