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硅谷工程师爸爸的超级思维》

宅在家这些天,把家里一些育儿书陆陆续续又翻了翻。这一本也是本网红书,很多网红大V写的书不一定很有深度,也未必有普适性,但在都是讲自己的方法论,实操性很强,但或多或少的值得借鉴的部分。


读书笔记:《硅谷工程师爸爸的超级思维》


比如这本《硅谷工程师爸爸的超级思维》。是一个在美国的工程师爸爸出的一本书。几乎涵盖了育儿的各个方面,个人觉得在思维训练还有不少可以借鉴的点,至于英语启蒙,艺术启蒙等,就各花入各眼了。


摘录一些不错的点。


用折纸玩出创造力。

折纸是STEAM课程的一部分。在美国的学校里,老师也常常将折纸运用在教学中。


这点我很赞同。宅家这段时间,一把剪刀,一叠彩纸,可是带我们渡过了好些无聊的时间。之前还买过一本日本折纸大全,很受夏豆喜欢。

当然憨爸对折纸的运用则是要再高阶一点。


我们有一套《立体王》,也是用折纸来感受不同的立方体的规律和特征。


坐标游戏

读书笔记:《硅谷工程师爸爸的超级思维》

读书笔记:《硅谷工程师爸爸的超级思维》


这个游戏以前在阅读馆的时候跟小朋友玩过,我们用一些矿泉水瓶盖子和一个迷你小玩具来玩。由一个小朋友把小玩具藏在其中一个小盖子下,然后这个小朋友报坐标,让其他小朋友来找。


概念类绘本的重要性

概念类绘本其实就是nonfiction,比如数学绘本,科普绘本,历史绘本等。确实有很多家长以为看绘本就是讲故事,或者很多孩子到了小学中高年级,阅读面还是非常窄,以小说为主,科普类的基本上不看。而家长看到这一类书也是觉得偏枯燥,索然无味,不知从何下手。


而从小让孩子接触更多的概念类绘本就非常有必要了,绘本比起纯文字的科普类书籍要相对生动得多,对于未来提升阅读深度和广度有很大帮助。


Can\\Have\\Are表

这其实是思维导图中的树形图,可别小看了这张图,它对于训练演讲能力、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很有用。

读书笔记:《硅谷工程师爸爸的超级思维》

读书笔记:《硅谷工程师爸爸的超级思维》


数学里”建模“很重要


建模的基本思想就是一个问题用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最后用数学方法解答。所以它有两个最核心的技能,一是会画图,二是会计算。


举个简单的例子:

A和B一共有35元,当A花了6块,B花了3块后,他们俩的钱一样多,问他们之前各有多少钱?


用建模的方法对低年龄的孩子来说要容易理解得多了。


读书笔记:《硅谷工程师爸爸的超级思维》


儿童的习惯养成从一纸合同开始

儿童大脑研究专家phil博士有一套理论,父母可以跟孩子签署一份合同。在合同里父母可以写出他们期望孩子做的事情,如果孩子做到了,会有什么结果,没有做到又会有什么结果。


下面有几类合同的类型:

零用钱合同

行为合同

目标性合同

家庭作业合同

兴趣班合同

自控力合同


一堂STEAM课

国内打着STEAM的课程基本上都是侧重于编程,实际上美国的STEAM并不是编程。


这本书里举了一个小学生的实际课程例子:


主题:火箭计划


第一部分:老师给学生介绍一下火箭、宇航员以及登月计划(Lunar Mission),为什么月亮用Lunar不用Moon.原来Lunar是月光女神的意思,很多和月亮有关的词语都用Lunar来表示。


第二部分:设计一枚火箭能携带宇航员登陆月球,要求合理规划食物和水的数量。假设登月计划是5天,想要规划补给数量,需要事先知道哪些信息呢?


这个过程锻炼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老师给学生3张线索卡片。一张写着宇航员名单,另一张写着每天消耗水和食物的数量,还有一张写着火箭目前拥有的补给数量。要求孩子根据5天的登月计划来计算总共需要多少水和食物,还需要多少补给。


这一部分其实就是数学知识的具体运用,在一个实际场景中学会运用加减阖来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老师画了一个空的火箭,旁边放了一堆火箭需要装载的物品,包括食物、水、油箱、宇航员座位、火箭头、火箭尾等,让学生根据之前规划的补给量,把相应的物品都塞到火箭里,做成完整的火箭。


这一部分就是让孩子学习火箭的内部构造,同时根据构造合理规划内部区域安排,不但灵活运用了数学知识,也学习了科学工程方面的知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