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篆刻大師小林鬥盦:當代中國篆刻粗俗、蕪雜

看到這個文章題目估計有些人是不屑一顧的。中國篆刻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豈容一日本人在此說三道四、指指點點?!況且文中的某些觀點極為偏頗。在此轉發此文,我也非用“語不驚人死不休”之言語博人眼球,更不會為一日本人去宣傳什麼。只是有種感覺,這篇幾年前的文章有必要偶爾拿出來再讀一讀,細細品味下、思考下……——@南山廬

日本篆刻大師小林鬥盦:當代中國篆刻粗俗、蕪雜


告西泠印社社員諸賢書

我曾經在自己的作品集等處,斷斷續續地陳述了自己作為信條的一些觀點,並對近年來中國和日本篆刻家所追求的傾向,毫無顧忌地加以批評。

在中國,篆刻是作為一門藝術定位的。明朝中期以來的四百年時間,清朝的丁敬開創了以西泠八家為中心的浙派;以鄧石如為鼻祖,吳讓之、趙之謙為代表的鄧派也非常活躍。應該說,這段時期的中國篆刻充滿了生氣。

我曾直率地批評說:“中國篆刻到吳昌碩為止斷層了”。吳昌碩以後可以凌駕於上述歷史名家的作者,一個也沒有。我覺得應該深刻地究其原因。

日本篆刻是由明未來日歸化的中國僧人帶來,經過了三百年時間,可謂篆刻的後進國,勢單力薄,可與中國名家匹敵的僅有中村蘭臺(一世)(1856—— 1915)、河井荃廬(1871——1945)二位先賢,處於非常冷清的狀態。荃廬先生歿後,至今無一人能超過他。日本篆刻一直處在把中國技法作為惟一法規的極其困惑的狀態。

以下把我在自己作品集記述的,作為自己信條的觀點,摘錄幾條出來,期望得到諸賢的批評指教。

我尊重、摹仿古典,並期望分析、咀嚼近代名家的作品,達到創作的完美境界。我提倡通過臨古的實踐,來培育認識上的客觀性。與此同時,我認為還有必要進行書法、金石學、文字學、漢語知識等多方面的學習,樹立尊重古典、重視傳統的信念。

我在觀看吳讓之、趙之謙的篆刻時,曾經對吳的率意、趙的經意進行了對比。這裡引進一些那時我寫的文章的一部分。

“一般來說,經意的作家是保守的,率意的作家是有創造性的。”

“我一方面承認保守和創新是一對矛盾,另一方面更覺得二者必須非常密切地結合。”

“守舊的實踐是培育理性的自我意識的先決條件。對作者來說,創作衝動和批判理智的平衡,關係到他藝術感覺的高度。”

“個性發揮被稱為近代藝術的第一命題。但那結標榜本能主義之輩,其實是迷失了方向。”

我極力主張學篆刻必須先學書法,不繫統地學習書法,別指望會產生優秀的篆刻。古來的(篆刻)名人皆擅書,惟因此,才創造出了優秀的篆刻作品。印人首先熟習小篆,通過學習小篆,掌握文字的間架結構、分間布白、運筆的微妙變化等等。甲骨、金文以後的書風,都是以此為基礎的。有此基礎,才容易成功。綜上所述,有了書法基礎,就能對篆刻的字法、章法、刀法等基本要領發揮極大的效果。

同時,要提高自己的鑑賞力,刻技再怎麼巧妙,鑑別的眼光不高,作品總高不到哪裡去。往往有些人,對自己作品的優劣不會判斷,卻陷入莫名的自我陶醉。

我認為時刻不能忘記:古印之外,還要廣泛涉獵近代名家的印蛻,努力使自己的創作溶入其中。

不僅僅是篆刻,在日本,喜歡情緒性的率意之風(在其他領域)也很顯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個性尊重和本能主義的流行,更加劇了這種傾向,對古典和前人的功業敬而遠之,避難就易之風瀰漫,以致招來今日的衰退。

中國以前和日本相反,尊重傳統、經意的東西,並以此為正宗,視為正確的信條。但二戰後也如日本一樣,沉溺於閒逸、抒情,陷於無軌道可遵循、難以拯救的狀態。


作為篆刻藝術發源地的中國,篆刻進入了混亂、迷惑的境地,真令人憂慮!

最後,對於吳昌碩以後的篆刻家,作一點具體的品評。

吳昌碩自己曾說:“吳讓之、趙之謙比我高明得多,我能摹仿吳讓之,但不能摹仿趙之謙。”

我對吳昌碩的概括是:“偉大而不精到。”他的作品不像趙之謙那樣經反覆推敲而成。他那種樸拙野逸的風格,當時就曾被貶為“村氣滿紙”,引來一堆批評。

作為率意型作者,特點是既有非常優秀的作品,也有很多粗劣的作品。(篆刻)率意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吳讓之、吳昌碩,他們以長年積累而成的造詣,形成了獨到的風格,作品如(大樹)枝葉排列而錯落有致,氣概獨特,昂然有生意,還是應該得到高度評價的。

吳昌碩以後享有盛名的齊白石,可以說是個異端,他不對文字學作深入的研究,以那種單刀刻石的粗礪、野獷刻法著稱。連這樣粗雜的作品也說好,可見眼光之低俗。我覺得,今日篆刻之粗俗、蕪雜,與此(齊白石)是有關係的。

追摹趙之謙的趙叔孺,還有近時頗被人評論的黃牧甫等,書法非常低劣。並因這種書法的不成熟,導致篆刻章法不完備,刀法也平板。二人充其量為三流作者而已。問題的關鍵是,讚賞他們的人之眼光低劣,令人嘆息。

西泠印社創立已近百年,作為中國篆刻的中樞,是中國和各國印人所瞻望的。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如何依靠社友諸賢,以一元更始的氣概,為真正的篆刻而奮起,再現昔日光榮。作為日本的印人,我深深地期待著。

小林鬥盦(1916-2007),又名鬥庵,本名庸浩,日本埼玉縣人。日本書法家及篆刻界名人、全日篆刻聯盟會長。當代日本書法篆刻藝術泰斗,與梅舒適齊名,各佔日本半壁江山。生前任全日本篆刻聯盟會長,中國西泠印社名譽副社長,日本藝術院會員,日展顧問,日本北斗文會會長。——百度資料


書 法 篆 刻 作 品


日本篆刻大師小林鬥盦:當代中國篆刻粗俗、蕪雜


日本篆刻大師小林鬥盦:當代中國篆刻粗俗、蕪雜


日本篆刻大師小林鬥盦:當代中國篆刻粗俗、蕪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