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日本是如何陷入泡沫经济的?对我们有何启示?

广场协议一开始日元升值20%还可以支撑,后来因为传闻要继续升值,导致众人狂抛美元,因为炒外汇获利容易,升值趋势一发不可收,美元跌至协议前50%。为抑制日元继续升值,政府开始快速降息,好让市场的日元变多。而多出的货币大量流入股市和房市,股市和房市泡沫迅速变大。

由于金融和地产赚钱容易,以及日元大幅升值,导致制造业大受打击,开始向海外迁移,如中国,东南亚。随后金融地产泡沫破裂,再加上制造业衰退,经济停滞不前。

以日本当时的汽车为例:

首先日本消费者当时特有钱,像当时法拉利的顶级超跑F40在东京就有非常大的保有量,当年F40号称限量300辆,结果据说在日本保有量就超过了这个数!最后法拉利才承认总产量超过1300辆。其次日本车厂有钱,大量应用新技术,开发豪华轿车,各类跑车,像是GT-R就是在这一时期复活的,被誉为战神重生,当时,日产提出“901运动”,誓要在90年代超越丰田成为日本第一大车厂,901运动给消费者带来了大量新技术车型,可惜也使日产在泡沫破灭后年年亏损,最后被雷诺控制,不复当年辉煌了。还有像马自达,这是个相对较小的车厂,但在当时的日本市场使用了五个品牌!结果五品牌战略破产,马自达也要造其他的车子来保命了。另外当时的日本车厂的经销店也会分好几个品牌(目前只有丰田在日本保留了这一方式)。日本人也积极参加汽车赛事,运气有好有坏,像是马自达就特走运,1991年勒芒,在车的速度不占优的情况下,前面三辆领跑车接连发生故障,幸运地夺冠了(不过勒芒夺冠的车型往往不是最快的);而本田是当时F1界最好的发动机供应商,而且像斯巴鲁,五十铃,雅马哈这种大家眼中的小厂对F1也是跃跃欲试,可惜他们就比较背时了!雅马哈还打算把F1直接公路化量产,于是就有了OX99-11概念车,泡沫破灭以后这车也就没影了!答主可以找找当时东京车展展出的概念车们,个个天马行空,相比起来,现在的概念车太过现实了。

技术上,像是主动四轮转向系统在当时也被迅速地普及,不仅当时的欧美车没有配备,实际上,四轮主动转向只在近几年才逐渐重新流行起来,而泡沫经济时代的那些系统因为可靠度问题,没几年就都消失了。还有一些豪华配件,比如马自达cosmo就在中控台有一个巨大的触屏功能控制系统!还有马自达部分车型的太阳能电板。等等等等。对于车迷而言,泡沫经济时期真是太让人幸福了。

上个世纪,日本是如何陷入泡沫经济的?对我们有何启示?

昭和时代的落幕——裕仁天皇御崩与社会现实

上个世纪,日本是如何陷入泡沫经济的?对我们有何启示?

1975-1995年间,日本经济增长的方向

日本最大的后果是日本公司的持股人都成了美国人,利润大头都给了犹太人,现在美国资本也在侵蚀着中国,中国人民在用资本的眼光看着所有事情,暴露资本化自己。穷忙族开始出现,好在国家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控制资本的出入。为什么美国害怕共产主义?其实不是美国害怕,是华尔街害怕,因为他们手上的货币只是等价交换物。绕开银行家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物易物当资本不能被继承的时候,也就是犹太家族灭亡的时候,他们当然害怕制造业是社会基础的兜底产业,维持社会产出的基础,金融只是通过交换产生的利润,1还是1,只是交易差,制造业才是从0到1的产业,支撑着帝国的运行,一但制造业崩盘了,金融属性1永远是1,没办法变成2,钱只会流向利润更高的行业,然后对基础产业的冲击越来越大,以至于帝国的总产出几乎为零,国内的物价却好像越来越贵,自古以来,中国商人就是被领导者所摒弃的,没有创造价值却得到最多的利润。导致国家不平衡,吸收了太多基层的血肉,以至于基层无法生存动乱革命。

好的价值循环大概是金融利润不至于让制造无法生存,制造吸金同时间成本产出从1到3到4甚至到5,产出增加,物价下跌。

金融和股票是寄生于实体的,现在的互联网,p2p,游戏,直播等也是,超过了实体增长率的增长都是泡沫,这些钱都是从实体中出。当大到一定程度,实体破产,这些钱只能在圈内流转。任何一环的断裂或外部的干涉都能让泡沫破灭。大量借银行钱的人失信,银行不在借出钱,源头断了,内部钱又被大量消费和股市套牢,赚钱的寡头外逃,人民大量负债。至于实体空心化,国家不独立和外资入场都是最后一根稻草,经济彻底沦陷,再没有话语权。

还有就是雇佣制的问题,其实制造业死亡也不是必然不行。农业+自动化工业+服务业+金融业的模式是可能的。但是问题是当制造业死亡的时候终身雇用的社会制度导致日本无法转身,创造了一个失去20年的阶层。大公司+终身制这样的结构还扼死了日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两块大蛋糕没有吃到,自己还深陷泡沫经济,这还不死没有天理了。

货币代表的是什么?是经济本身。真正打垮日本的是他自身的经济结构。广场协议以前日本制造业欣欣向荣,因为他和美国是理论上的统一市场。外加他的经济水平比较低有低成本优势,所以经济在战后发现迅猛。但是日本本身国家小,又不是主权国家。日本敢吗? 产业结构无法升级才是根本问题,经济依附美国,航天军事领域又不能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彻底被封死。这就是外交部长说韩日三流国家的主要原因,也是日本经济最根本的原因。

上个世纪,日本是如何陷入泡沫经济的?对我们有何启示?

1965-2013年日本基准货款利率与活期利率推移表

上个世纪,日本是如何陷入泡沫经济的?对我们有何启示?

泡沫时代日本国企公社民营化六社,上市日期及股票价格变动对比概表

我们可以先问三个问题:

1:关于买日元,卖美元的外汇操作,本国外汇从业者是怎么盈利呢,用1美元买180日元,待日元升值后,用150日元买1美元,中间获利30日元吗?就是没懂初始货币和结算货币,不应该是持日元进入市场最后结算回日元吗?那升值不就相当于赔钱?


2:日本的6万亿政府投入基建,那这些钱是通过承包政府项目的企业,然后企业拿赚来的钱又投入股市吗??
3:既然银行已经没人存钱了,银行是怎么有钱放贷呢?存款的人要投资没有挤兑吗?

答案:

1,汇市可以加杠杆,比如5倍杠杆,在180比1是用一万日元相当于有5万日元,在120比1是卖出,赚杠杆部分的钱,当然要交手续费和交易费等,

2,钱是很聪明的,他会像能够使自己快速增值的地方流,我们是房地产,日本是股市,

3,银行不是完全不能揽储只是难度大了,所以银行也开始卖债券,卖保险卖基金来吸纳资金,但是泡沫时期钱贷给谁也是问题,所以银行有时候拿着钱会惜贷,体现为市场上的贷款利率持续下降,企业依旧融资困难。

上个世纪,日本是如何陷入泡沫经济的?对我们有何启示?

NTT股当初是政府放出专卖股,由图中可以看出被高估

上个世纪,日本是如何陷入泡沫经济的?对我们有何启示?

股市大恐慌下,金货投资逾加火爆

中日建交后,日本一直是中国的参照物,但是参照归参照,我们不断发现中日之间的不同,一方面中国尽量避免了日本的一些问题,但由于中国国土与人口远较日本为大,中国的情况也比日本更复杂。可以说,从98年到现在,中国至少已经成功躲过了两次以上的泡沫破裂。但目前泡沫的风险更大了。其实我们多想十年前能真正的刺破泡沫。而不是随着几次“万亿”将这个泡沫推挤的更高。经济发展都是有周期的,日本经济拉的那么凶,进入调整,低谷期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走出去的。08年的美国也一样,是过热经济的调整与修复,虽然受波及的规模很大,损失惨重,但相对自由的市场经济确实更高效。还有一点,美国做的太好了。美国一轮完整的经济周期是十年左右,每个人一生都会赶上几轮机会。如果相信美国经济体制,其实每次低谷甚至都是很好的抄底机会。反观亚洲地区一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然后是几十年的经济衰退,赶上国运好可以躺赚,赶上衰退就只能啃老。

从产业经济角度观察,日本当年强悍的绝不只是相对于今天,中国更加全面,核心组件近乎完全自主化的重工业,当年被美国第一个阉掉的纺织业,直到九十年代还有本土加工厂的玩具业(有兴趣可以淘一些八九十年代老DX看看产地是不是MIJ)水平都不是国内今天相比重工和高科技更加内卷的轻工业可以媲美的,以及你如果是一名宅的话,更应该知道八十年代日本的动漫直接重塑了八十年代美国动画画风,任天堂在雅达利的废墟上重建游戏业的光辉历史。相对日本来说,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源,但由于本国相对八十年代日本水平差距较大的技术力,相对欠缺的市场开发能力与消费能力将是贸易战迎击的掣肘,试想一下如果中国具有日本八十年代那个惊人的技术力,品牌与产业水平的话,这场贸易战恐怕将是极为惨烈的互相伤害吧。

上个世纪,日本是如何陷入泡沫经济的?对我们有何启示?

1953年~1999年日本基准存款利率与股市投资收益率对比

上个世纪,日本是如何陷入泡沫经济的?对我们有何启示?

1965~2000年日本家庭财产总额统计金融资产中信托证券资产比例推计图表

个人觉得金融和房地产行业会对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产生反噬,十年前的中国制造业是凭人力优势撑起来的,低廉的人力成本造就了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而现在房地产业的“蓬勃”从社会上吸血,一定程度造成人力成本升高和消费降级,最终反馈到制造业。

人力成本的升高必然造成出口减少,消费降级也使内销不畅,去年降制造业的税率就是一个信号。

房地产天然具有金融属性,在a股就被归类为大金融板块。但只有第一二产业,也就是农业和工业才能真正创造财富,第三产业的金融业只参与财富的分配,并不能创造任何财富,又因为杠杆的作用,就可以极大地放大财富效应。但是杠杆产生的债务终究是要还的,如果杠杆无以为继时,金融资产就会迅速因为缺乏资金推动而崩盘。金融是给整个工商业提供流动性,提供所需发展资本的必要环节,金融崩盘,创造财富的工农业就失去了资本动力,就会陷入停滞。金融资产价格建立在全社会创造的财富价值之上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偏离太大,最终必然会向价值回归。而泡沫越大,回归的过程就越长。日本的问题就在这里,之所以会有失落的三十年,就是价格回归价值的过程,就是消化当年泡沫的过程。日本当年以一个小岛、一亿人口的体量超越苏联,接近美国60%的gdp成为世界第二,本身就是巨大的泡沫,是不可持续的,现在回头来看,日本二战后的高速发展是透支了未来三十年、甚至四十年、五十年发展潜力的结果,跟它最有可比性的就是德国,德国八千万人口,日本一亿,历史、政治处境、产业结构都相似,日本gdp却比德国高得多。所以当德国gdp接近日本80%时,或者日本靠拢德国120%时,日本的泡沫才会消化完毕,重新走上增长的道路。因此,当中国完成产业升级,成为科技创新大国的时候,金融资产价格将来必然就会超过美国,达到美国的四倍以上,才是合理估值,再加上杠杆作用和全球流动性的涌入,达到美国十倍都有可能。可以负责任地说,三十年内,必然会出现一家市值超过十万亿美元的大陆科技企业。

当然,这一切前提都是完成产业升级,并且在科技发展水平上超过美国。

上个世纪,日本是如何陷入泡沫经济的?对我们有何启示?

日本著名企业松下电器1958-1987年产业的状况

上个世纪,日本是如何陷入泡沫经济的?对我们有何启示?

1984~1994年养乐多会社金融商品资产保有额推移表

昭和最后十年的泡沫时代,我感觉应该是日本有史以来最纸醉金迷,肆意狂放的日子了。那时候美少女们穿着风格各异,夸张自信又大胆,妩媚中还有一点中性的英气。音乐和影像娱乐更是出了一波又一波封神绝唱,感觉那个时代的日本就像一场异常盛大的花火大会,被催动的经济一朝点燃绚烂无比,绝美地令人震撼,但大爆炸后刹那凋零,徒留平成二十年的残渣一地。现在看到他们在紧巴巴地维持着小确幸的外表精致和千篇一律的“美好假象”,只能说感慨万千唏嘘不已。使日本出现失去的二十年的根本原因是广场协议日元升值造成的泡沫,泡沫一旦破解就是失去的二十年。可以预见的未来日本会有失去的三十年。制造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核心,是最能创造就业最事生产的行业。经济的核心在于生产,不是虚假的金融。金融是为实体服务的手段,不是经济本身。由金融与地产产生的GDP是显而易见的虚假。

上个世纪,日本是如何陷入泡沫经济的?对我们有何启示?

1984年~1990年国债,公社债,地方债在内的日本公共债券售贩交易总额推移

我的理解是,过去是20年我们的制造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但是都是些利润低的行业。如果企图跟着欧美制造业发展的道路跑,估计一辈子都跑不过人家,都没办法抢到利润高的行业。而且刚好国内城市化程度低,就以此为切入口,先搞起经济,让国家有税收有钱了,再去寻求突破(看机遇,突破的是新行业)。不然,国家税收也没有,经济也搞不起来,没有突破点(低端制造业的利润就是那么低,你再怎么投包揽全世界的低端制造业,利润还是那么低,没利润国家怎么收税,不收税没钱国家如何操作突破经济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