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退休後應該準備多久的養老費才合理?是20年,還是30年?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人民的生活改善、科技的持續提高、醫療技術的更新、保健養生意識的加強,我們比以前更加長壽了,預計今後還會更長壽!這既是好事又是壞事,好事當然是長壽了,壞事是我們要準備更多的養老費!你覺得是嗎?

什麼是養老?養老對你我而言重要,還是不重要?

你覺得退休後應該準備多久的養老費才合理?是20年,還是30年?

2019年9月10日,馬雲從阿里巴巴正式退休了。馬雲還是與普通人不一樣的,我們普通人退休,意味著養老的開始。一旦退休了,我們的工資性收入也就停止了沒有了,但是生活費、醫療費、保健費和護理費還是如景隨形地跟著我們。退休和失業是不一樣的,失業是暫時沒有工資了,而退休是今後長時間都沒有工資了。對馬雲而言,養老對他自己和家人而言都不是事,甚至不用去想不用去說,人家的財富都足夠給他家族的人養老了。

但是,養老對我們普通人而言卻是非常重要的,這個重要性隨著我們的年齡慢慢靠近“法定退休年齡”變得越來越重要了。我國法律規定男職工退休年齡是60年,女職工是55歲。當我們年輕時,退休離我們還很遠,不那麼緊急,25歲、35歲、45歲,隨著我們的年齡一步一步靠近退休年齡,退休終於擺上家庭理財的日程了!我們沒有馬雲像一樣的財富,甚至很多人都沒有實現財務自由,所以養老對我們普通家庭而言十分地重要。而如果我們有足夠多的財富,或者我們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我們的另外一種財產性收入已經代替了工資性收入,並且超過了家庭全部的支出,這種情況我們叫財務自由了。實現了財務自由,我們也是可以不用著急的,這時養老不那麼重要也不那麼緊急了,財務自由之後的退休,就相當於休一次20年以上的長假。

養老重要不重要?是由財產性收入和家庭總支出一起決定的。如果你的財產性收入已經超過了家庭的總支出,那養老真的不是那麼重要,你已經衣食無憂了。如果你沒有財產性收入或者說還沒有實現財務自由,那你離退休年齡越近,養老對你而言就越重要越緊急了,不準備、少準備、遲準備很有可能你會老無所養老無所依,養老生活品質會下降到讓你難以忍受。

在更長壽、高物價、高離婚率、低利率等條件下,我們應該為自己準備多久的養老費?

你覺得退休後應該準備多久的養老費才合理?是20年,還是30年?

以杭州舉例,2018年杭州市女性的平均壽命是84.62歲,男性的平均壽命是80.62歲;不分性別的人均壽命是82.42歲,而2008年的時候杭州的平均壽命是79.74歲,10年時間平均長了2.68歲。估計20年後,杭州男性平均壽命會超過82歲,女性會超過85歲。

女職工的退休年齡是55歲,從55歲到85歲估計還有30多年的養老生活,以1天30塊錢的伙食標準,1年的伙食費是10950塊,30年就要32.8萬塊,這只是衣食住行養健6個方面的伙食費而已,以這個標準大概推算30年養老費是160萬。

以上在沒考慮物價上漲的情況是160萬,我們以通貨膨脹每年上漲3%來估算一下,10年後物價是現在的1.34倍,養老費需要215萬;20年後物價是現在的1.8倍,養老費需要288萬;30年後物價是現在的2.42倍,養老費需要388萬。也就是說在考慮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女性朋友需要準備30年約388萬的養老費。

現在再從離婚這個方面來看,從2008年到2018年10年全國離婚數據來看,離婚率有在提高:2008年是1.71%,2018年是3.2%,10年時間上升了1.5%,雖然離婚數據不能用歷史的數據推算出未來10年20年的離婚率,但還是可以大概地估計今後10年的離婚率也是有所上升的,可能幅度沒有那麼沒有這麼準。離離婚紡對老年朋友退休養老生活來說真是太困難了,老來伴老來伴,退休了又離婚了,老伴也靠不住了啊,能靠得住的只有手上的養老費了。所以女性朋友為了自己晚年的尊嚴和幸福,更加應該早點準備好自己足夠的養老費。

養老品質越高,所要的養老費用越多!不論從時間上,還是從金額上,我們都寧願多準備,也不要少準備!你同意嗎?

養老費有什麼特點?

你覺得退休後應該準備多久的養老費才合理?是20年,還是30年?

前面我們基於一些條件估算出了物價上漲的情況下,女性朋友需要準備388萬的養老費,這筆錢對於普通的工薪階層來說真是一筆鉅款,這是不太容易準備好的事情。除了金額大之外,我們總結一下養老費的其他4個特點,方便不同的家庭選擇正確方式準備好自己的養老費。特點1):養老費需要持續20年-30年,期間不能中斷;2):養老費要能保證平穩跟上物價上漲,以便保證養老生活品質不忽上忽下;3):養老費應該是專款專用,不能拿去投資或治病、不能被親戚朋友借走、不能被挪作他用;4)養老費必須是現金,是隨時拿來就能使用的,不能是變現困難的房子或證卷等資產。

“人還在,錢沒了,這是悲殘;人沒了,錢還在,這是悲哀。” 趙本山這句話通俗易懂,告訴我們:養老費必須要與生命等長,來避免奮鬥了大半輩子的我們,到了退休養老後卻變成自己不喜歡的、“又老又窮又病”的不幸老人,如果真的是到了這種境況,即使想後悔也沒有時間了。

當我們大學畢業沒有多久,當身體強壯又有大把時間,我們可以使勁的折騰,折騰成功了就能創造出人生第一桶金,為以後的事業打下地基。在25歲到60歲這段人的一生中最寶貴的奮鬥期,如果我們平平凡凡、一帆風順還真不適合年輕人和中年人,光靠工資是不能按時按量攢夠300萬-400萬這麼多的養老費的。因此我們必須抓住商業機會、投資機會、財富機會去賺到今生所需要的資金,雖說我們沒必要像馬雲這樣的鉅富一樣,但也要努力成為能夠賺錢養家和存錢養老的成功人士。

我們應該如何選擇什麼方式來準備養老費?6種養老方式哪種適合你?

你覺得退休後應該準備多久的養老費才合理?是20年,還是30年?

在像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這樣的中國公司裡面,都有4種人:老闆、股東、高管、員工,前三種不是我們今天重點要談論的對象,我們主要考慮公司員工如何為自己準備養老。

1)靠股票、基金等證卷來養老。優點是收益率遠遠超過了物價上漲幅度,這一點證卷比其他養老方式更加有優勢;其中基金還比股票更加符合養老,因為基金更加符合穩定性、持續性兩個特點。證卷養老的缺點是這些證卷不是現金、不是專款專用、本金和收益都是是不保證的;這三個缺點決定了,股票基金不能保證退休後有足夠的、穩定的、持續的養老費,最壞的情況是連投資的本金都可能賠掉。大多數公司員工把一生中大多數時間花在工作上和生活中,一般來說是沒有足夠專業的投資知識和投資經驗的,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做購買基;另外在投資資金方面,公司普通員工也不是很寬裕,很難拿5年以上不用的閒錢來投資。普通散戶投資者知識、時間、資金三個方面都不能和機構投資者相提並論,根據坊間流傳的說法是“10個炒股7虧2平1賺”,散戶炒股的結果是70%左右的人經常成為股市韭菜。分析完證卷養老的這優缺點之後,如果還要通過投資證卷來準備部分養老費,那債卷型基金、指數型基金、平衡型基金是比較適合的,而股票型基金和股票就不適合了。

2)靠房產來養老。投資性房產的優點和缺點類似於股票和基金,這裡不展開分析。出租性房產的優點是:穩定的租金非常適合持續且不中斷的養老要求,房租一般是按月收租,如果房子出租率穩定且持續的話,房租是很適合用來養老的:房租是很穩定、是現金、每月持續不斷。出租性房產來養老的缺點是:不是專款專用,可能花到其他地方去了,也可能被朋友親戚借走了;另外房租的增長性比較差,漲租比較困難,不能很好地、同步地追上上漲的物價,最終可能導致養老生活品質的下降。

3)靠銀行存款來養老。存款養老的優點是:存款是現金,流動性好,可以隨用隨取,很方便。缺點是:收益性差,趕不上物價上漲;持續性和穩定性也很差,不是強制儲蓄,中途很可能提前支取或中斷存款;存款不是專款專用,很可能存不住錢,可能被借走、被凍結查封扣押;

4)靠社保來養老。社保的養老優點是:是國家強制

,只要你在公司工作,所在公司都經為你購買社保;成本低,個人只要繳8%,公司繳20%,其他部分是國家承擔;另外社保一般不會中斷或持續15年或以上;社保養老是專款專用是現金。缺點是:社保只能提供少部分養老金,金額不足;另外的缺點是增長上不足,很難跑贏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

5)養兒防老。養兒防老的優點是:贍養父母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是為人女子的法定義務,大都數子女是有孝心的;缺點是:80後90後的單身子女成家後,不僅要贍養男女雙方父母四個人,還要養自己一家三口,也就是小兩口子要養7口人,身為公司普通員工的小夫妻壓力山大啊!這種421結構的家庭往往讓子女對贍養雙方父母心有餘而力不足。甚至還有一些沒有工作意願或找不到合適工作的子女有啃老的現象,你還能指望他們來養老,不把養老錢給啃光就拜佛燒香了。

你覺得退休後應該準備多久的養老費才合理?是20年,還是30年?

421結構讓小兩口壓力山大

6)保險養老。養老保險是一種年金保險,通過提前投保用保單鎖定較高利率,並且鎖定10年、15年或20年,這樣利用高利率和長時間來像滾雪球一樣地累積養老。保險養老的5個特點是:時間長且必須持續不中斷(活多久領多久)、用保單鎖定利率因此收益穩定(不會大波動)、專款專用不必擔心被挪用、是定期的按計劃領取的現金。另外的優點還有4個自主權和1個豁免權:何時退休自己做主,養老金提前準備好了,我們就可以提前退休提錢養老;準備多少養老金由自己做主;繳多久保費由自己做主;怎麼領錢領多少由自己做主;豁免權是指當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發生了保險合同約定的責任時,保險公司免去後續未繳的保險費,並不影響合同的履行和保單受益人正當地權益,這是很大程度地節省了保費支出。正常情況養老保險是第一選擇,除了養老保險,在不幸發生時,以自己為受益人的意外保險、重疾保險、定期壽險的保額也是養老費來源,規劃好的話,也能提供5年-20年甚至更久的養老費。

保險養老的缺點是:需要我們提早準備、持續準備、有紀律地、長期地繳納保費,這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一旦中途退保損傷很大。

準備養老費的3個建議

基於以上內容的分析,我建議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和理財產品;建議二:選擇用不同的組合來養老:組合1:社保加養老年金保險;組合2:社保、養老險和出租性房產;組合3:社保、養老險、基金定投;組合4:社保、養老險、定期壽險或意外險;組合5:社保、養老險、銀行存款等等;建議三:養老費越早準備越可靠、所需錢越少、能準備的越多。

綜合以上3個建議讓你的養老計劃更加可靠更加安全,把養老費的長期性、持續性、穩定性、收益性、增長性、不可挪用等都要考慮進去;哪個是你養老短板,你就應該補充哪個特點,畢竟適合你的組合才是最好的養老方式。

你覺得退休後應該準備多久的養老費才合理?是20年,還是30年?

沒有完美的養老產品,只有更好的養老組合!


希望文章能夠對讀者有點啟發,有點幫助。如果你也願意啟發和幫助你的朋友,可以轉發給他們;

關注我,持續收看家庭理財乾貨;在評論區留下你意見,繼續探討養老、教育、保障等理財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