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你是哪一首?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你是哪一首?


01.


去年,我去听了李宗盛在长沙站的演唱会。


他去年61岁了,与我母亲同岁,出发前我将孩子送去父母身边,得以拥有这珍贵的机会去赴这场约。


这是他今年巡演的第十六个城市,没有大肆宣传造势,地点不在北上广,去的都是二三线城市。


我想,耳顺之年的他是有自己执念的,他见过音乐唱片行业时期的鼎盛和陨落,此刻心里却执意钟情做小场Live,大概是想给如歌岁月一个交代吧。

开场时,一束光打在他身上,他身着白色衬衣牛仔裤,抱着木吉他缓缓地唱着歌,身后电子屏中则是他抱着吉他的一张老照片,上面醒赫地写着十二个字:


“十六岁的少年,六十岁的回归”。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你是哪一首?


这位将自己毕生都献给了热爱的音乐事业的华语乐坛教父,一手捧红了数不胜数的歌手,却在现场说道:


“我不敢相信一首歌的力量有这么大,我只是把自己的故事写进了歌里”


“我对自己说,小李啊,好好写,搞不好你可以改变一个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你是哪一首?


他笃实地憨笑着说,“我等这一天等了几十年”,“我就想见见你们,跟你们聊聊天”。

《最爱》响起时,我前排的一位女士将头轻轻依靠在男人左肩,男人即刻扬起左手将其拥入怀,当他用手抚触她的发丝时,我瞥见了女生的几缕白发,他侧头在她右鬓角给了一个吻。


人到中年的爱意流露在每一个肢体细节,依然会羡煞旁人。


比起现场的年轻人,李宗盛也私心坦白,其实做小场live是更想见见这些年听着他的歌一路跌跌撞撞成长着,渐渐变成两鬓斑白的同龄人。


他写的歌,歌里的故事,他只想唱给懂的人听。

演唱会的中场,他将音乐年轮贯穿整个华语流行时代,从1989年-2000年,按年份唱出那些他为歌手们写的歌:


《梦醒时分》、《小小鸟》、《漂洋过海来看你》、《问》、《爱如潮水》、《领悟》、《为你我受冷风吹》、《夜太黑》、《阴天》、《晚婚》……


这些情歌被心动、赤诚、热烈、感伤、心痛、甜蜜交织缠绕着,让每一个爱过、痛过的人听得百感交集。


Talk环节他提起九几年在一个小面馆吃面的记忆,他记得当时摘下被热气蒙白的眼镜后吃面的瞬间,觉得那样不太容易被人认出,但那天小面馆的电视里正好播着关于他的娱乐头条……


说罢他停顿了几秒,我读懂了他的沉默,那种成为别人剔牙买单后的笑谈,是身处那个圈子令他最无奈的事情。


至于他感情生活的对错,我亦不愿枉自评论,因为我深知爱很玄很也炫,每一个为爱飞蛾扑火的人都明白,那些幸福的须臾真真切切地存在过,仍留慈悲。


02.


如果说,年纪较轻的时候听live更多的是享受氛围,那年纪渐长后听live更像是借由音乐观望自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你是哪一首?


譬如李白的那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儿时背诵时总能感受到一种气概,但因年纪尚小,亦无从言说。


文人将很多心绪浓缩于诗中,而诗中蕴含的意义却要待到心绪相近的年纪才能真正悟得出来。


直到有一天看到喜欢的水墨画家诠释这一句,她说:就像庄子讲的,你是一叶轻舟,水涨船高,千山万水就在这样轻灵的状态中过去了。


瞬间令我醍醐灌顶。


“两岸猿声啼不住”,犹如身处这纷扰尘世间的你我,永远逃不过世人给你的标签和评价,可你终会练就宠辱不惊,“轻舟已过万重山”,因物兴感描绘出的空灵和豪情,原来是诗人本身的人生历练铸就的,这才令人回味悠长。

好一个轻舟已过万重山,恰似将生命脉络谱写成了涓涓流长的有歌之年,越过了山丘的李宗盛。


他歌里写的人生,是你,也是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你是哪一首?


而我,从这场live中似乎也读出了父爱。


这份对父爱的微妙觉知不仅存在于他唱着《新写的旧歌》时那句“爸,我想你了”的呢喃,也存在于他回忆起2003年10月到北京后烧饭做便当给女儿们吃的日子时脸上洋溢的甜蜜。


抛开音乐人光环的李宗盛,他只不过是一位父亲。

我忆起2004年看过一期李宗盛的访谈。两次婚姻,带给了他三个女儿,他给她们取名为:纯儿、安儿、喜儿,希望她们能够平安快乐地生活。


提起女儿们,他开始滔滔不绝,所有属于男人的脆弱、温暖、甜蜜和满足都表露无遗。


对于别人口中称赞的好爸爸,他笑言:


“以我的标准来讲,我现在做的都是很容易做到的,而且我觉得其实也是我的需求,因为我需要女儿的拥抱,需要感受她们在爱我。


我如果是一个好父亲,我就应该放下我所有的贪图,把时间都给她们。可是我现在做不到。”


谈到婚变对孩子的影响,也让他感到难以启齿,“其实人生改变很大,有时候我想去遮掩,想去跟她们讲没事儿,爸爸很好,什么都很好,但这个最难,因为有时候我自己都不信,很容易穿帮的。”

命运无法抗衡的那部分,他从未逃避,他攥紧手里的爱与责任,给女儿们筑起了堡垒。

比起他写过的无数经典情歌,我却偏爱他为三个女儿写下的三首歌:《阿宗三件事》、《希望》、《远行》。


这是一位父亲此生给女儿们最珍贵的礼物。

1989年他在《阿宗三件事》中第一次以父亲的身份写道:“纯儿是我的女儿,是上帝给我的恩赐,我要让她平安长大,是我很重要的事。”


细听后会发现歌词是多么单纯而直接,初为人父的喜悦都被他唱进了歌里。

希望李宗盛 - 理性与感性 作品音乐会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你是哪一首?


1993年他的二女儿安儿出生,同年9月他推出了专辑《希望》,同名主打歌曲《希望》问世,他写道:


“我喜欢他们围绕在我身旁,如果这纷乱的世界让我沮丧,我就去看看他们眼中的光芒……


依稀记得他们出生时的模样,我和太太眼里泛着泪光……


如果能够陪着她们一起成长,就算生命里失去一些别的又怎样?”


他在歌里寄予了两个女儿作为父亲的柔情。


那些日子,他白天是金牌制作人,每天下午5点赶回家给女儿们做饭时是孩子们心里最亲爱的爸爸。

2004年的专辑《爱情论》是他的创作合集,其中的那首《远行》,亦像是冥冥之中寄语三女儿喜儿的歌。


那一年,结束第二段婚姻后,他离开上海,带着纯儿、安儿在北京生活,小女喜儿则跟着母亲Sandy。


他唱着,“时间它不让我等待,就这样迎面而来,不舍你那黑白分明亮亮的眼睛,只是你年纪还小,无从明了我的心情,时间不停,时间不停;


原谅我依然决定远行,当所有等待都变成曾经,我会说好多精彩的故事给你听。”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你是哪一首?


继而他全身心投入到一手创办的华人手工吉他品牌:LeeGuitars,其品牌三个系列分别以三个女儿名字的首字母S、J、H命名。


他说,“我不知道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但如果我不做这件事,华人制琴师将在流行音乐史上缺席。”


替创作人制一把好琴,是他身为音乐人的心愿、梦想,是一生的事。


对梦想的执着和努力,亦是身为父亲无形中给女儿们最厚重的一笔精神财富。


03.


他事母至孝,身边的朋友都知道。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你是哪一首?

7岁的李宗盛和身为小学老师的母亲在台中的教师会馆


他总会提到小时候母亲匆匆的脚步,忧心忡忡的眼神,提到母亲返老还童的可爱,提到回到家为母亲热一盆水帮母亲洗脚,说到母亲孩子气的笑容,他总是为此衷心开怀。


但却很少说到父亲。

父亲过世后,他在去年六十岁这一年推出《新写的旧歌》,他字字诚恳地写道、吟唱道:


“一下子也活到容易落泪的岁了,当徒劳人世纠葛,兑现成风霜皱褶”


“当庸碌无为的日子悄然如约而至,我只顾卑微地喘息,甚至没有陪他,失去呼吸”


“费尽心机想有惊喜,等到好像终于活明白了,已来不及,他不等你,已来不及”


“我当这首歌是给他的献礼,但愿他正在某处微笑看自己”


“有一天当我乘风去见你,再聊聊这歌里来不及说的千言万语,下一次,我们都不缺席”

他带着遗憾和愧疚与已逝的父亲对话,在心里与父亲达成和解,借音乐让父亲从此安心呆在了他的歌里。

他在现场对大家叮咛:


“一定要学会与父亲和解,对父亲说一句我爱你啊,趁他还在”。

我忆起自己70岁的父亲,庆幸此生父亲给予了身为小女儿的我无尽的柔情和蜜意。


当我为人妻母费尽心思发现想要做出记忆中爸爸的味道是那么难的时候,拨通他的电话也从未笑我糊涂,只是耐心地给我建议;


当我禁不住悲伤啜泣湿了眼眶他也依然不言多说地待我哭完,教会我平和与勇敢。


我知道,只要还能拨通他和母亲的电话,听到他的一声“嗯”,我的人生就仍尚有来处。

演唱会尾声,Encore了好几首歌,他没有唱《短歌》,以一首《爱的代价》曲终,大家纷纷起身挥舞着手中的星光灯跟随他唱着: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也曾伤心流泪,也曾黯然心碎,这是爱的代价”。


他鞠躬致谢,郑重地说道:“我还会继续写歌”。


像极了老友道别时一句来日方长的承诺。

张艾嘉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

刘若英说,“这就是李宗盛,永远走在我们的前面,然后诚实地唱给我们,告诉我们人世间的悲欢。


也许你现在不一定听得懂,但是有一天你会发现,他写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


失落与获得,交错着,刚好够他写一首短歌。


好的音乐之所以动情,是因为连绵岁月长情。


他也许不是你眼中最好的歌者,但他用生活底色娓娓道来的故事谱写出了华语乐坛的奇迹。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