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永居條例:我們究竟在引進什麼樣的歪果仁?

外國人永居條例:我們究竟在引進什麼樣的

歪果仁?

文 | 馬亞軒律師15010621932

(01)

2020年2月27日,司法部網站公佈《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給一個月,讓各界人士都提提意見。

此條例一公開,就刺溜上了熱搜。

微博熱搜話題,竟引來40億人圍觀。

大家吃飽飯,趁隔離在家不上班的空兒團團圍坐,開始激烈的爭論。

討論嗓門最大的那幾位,表態誓死反對,因為他們嚴重懷疑這法律要敢通過,就會同時侵犯他們的三項權益。

一是他們的擇偶權。

二是就業權。

三是他們保持血統純正性的權利。

反對聲一浪高過一浪。

外國人永居條例:我們究竟在引進什麼樣的歪果仁?

(02)

我們懷著謹小慎微之心,打開這個條例,想看看這東西究竟要引進什麼人,以至於讓大夥怕成這樣。

鼠標劃到《條例》第二章“申請條件”,這一章規定了以下歪果人可以申請永久居留資格:

一、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歪果人

給中國的科教文衛體育等事業作出卓越貢獻;

在中國搞公益,並有突出貢獻;

為中國搞好外交、維護世界和平作出突出貢獻;

二、因發展需要的歪果人。

重點發展的行業,比如人工智能、生物製藥領域的人才;

重點大學、科研機構引進的教授、研究員;

高科技公司、創新型企業引進的高管、高級技術人員。

三、在中國境內工作,納稅多和信用好的。

博士畢業或國際名校畢業,在中國工作三年;

在國家重點發展行業工作三年,年收入不低於上一年度所在地區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四倍;

在中國工作四年,年收入不低於上一年度所在地區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六倍;

在中國工作八年,其間實際居留累計不少於四年,工資性年收入不低於上一年度所在地區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三倍。

四、在中國搞投資摺合人民幣一千萬以上,連續三年投資情況穩定,納稅高和信用好的歪果人

五、有家庭團聚需要的

歪果人

配偶在中國,婚後已在中國與配偶共同生活五年,有穩定生活保障和住所;

未成年子女投靠居住在中國的父母;

年滿六十週歲,在境外無直系親屬,投靠居住在中國的直系親屬。

外國人永居條例:我們究竟在引進什麼樣的歪果仁?

(03)

讀完《條例》的相關規定,我們知道有權獲得永久居留資格的歪果人。

不是有本事,祖國需要或在某方面為祖國發展作出過卓越貢獻;

就是錢多,能在祖國搞投資,把經濟搞活。

要麼是上述兩類人的親戚,也可以獲得永久居留資格。

實際上,條例中設置的准入條件,對外國人發揮著過濾作用。

也即,並不是任何品種的歪果人都可以隨意加入我國。

外國人永居條例:我們究竟在引進什麼樣的歪果仁?

(04)

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對這一新生事物充滿著不安和焦慮。

歷史上,我們的國家飽經磨難,祖祖輩輩都面臨著嚴重的生存資源匱乏,任何外來人的侵入都會讓我們不多的生存資源變得更少。

進而嚴重擠壓我們的生存空間。

因此,稍有風吹草動,我們便會格外警惕,這樣的習慣我們保持了幾千年,也正是這種生存智慧讓我們的文明傳承了幾千年。

古代,國家為了增加稅收,歷代設戶冊,限制人口流動。

比如秦《二年律令·戶律》規定:

諸不為戶,有田宅,附令人名,及為人名田宅者,皆令以卒戍邊二歲,沒入田宅縣官。

即在冊居民私自離開自己的責任田,到其他地方居住,要統統發配邊疆,更別說離國出境了。

甚至,玄奘西遊事實上也並沒有經過官方批准,而是未經批准的私自通關行為,屬於“非法出境”,為此還被官方通緝,下了拘捕他的文書。

外國人永居條例:我們究竟在引進什麼樣的歪果仁?

(05)

但是,在全球人口流動的大背景下,移民以及承載於其上的資金和智力流動,早已成為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角力場。

吸引移民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爭奪全球優質資源的捷徑和利器。

這已經成為新型“資源”競爭方式。

時代在變,我們的觀念如果不變,那就是刻舟求劍的故事在上演,就會在全球範圍內錯過新的競爭機會。

人類文明在進步,開放始終是個永恆的話題,也許未來,人類甚至在外太空尋求新的資源置換流動方式也未可知。唯有無限的擴大的我們的生存空間,我們才能獲得新的生存發展機遇。你不去搶奪人才資源,別人就悄悄把你的人才資源秘密挖走。

(06)

人類生存資源的流動大致經過了以下幾個階段:

一、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生存資源的流動緩慢且閉塞。

一家的主要勞動力既要會織布紡衣,又要劈柴做飯,餵狗養雞。

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要親自制作,人們過得愚昧而辛苦。

二、商品經濟發展,資源置換讓人們過得輕鬆而幸福。

商品的經濟的基本模式就是交換。

人們用自己的布換別人的醬油,這樣織布的就能獲得不是自己生產的生存資源,織布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生活成本也大大下降,人們才從繁重的勞動中稍有解脫,有時間搞搞發明,聽聽神話故事。

三、現代市場經濟的建立,人們才真正解放自己,獲得自由。

市場經濟通過價值槓桿和競爭機制,把生存資源配置到最能發揮價值的地方去,且對各種經濟信號反應靈敏,能促進生產與需求之間的及時協調,實現優勝劣汰,促進技術和管理進步。

四、全球化的實現,生存資源在地球村自由流動。

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資本、勞動力、技術等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自由流動和合理配置。

在經濟全球化的四個生產要素中,勞動力是核心因素。

在國際交流與人口流動日趨頻繁的當下,移民已經成為現代國家一種重要的公民更新體制,人種之間的差異在逐漸縮小,吸引高素質移民也成為國家之間競爭的新領域。

(07)

2010年,中國海外華人華僑數量超過4500萬。

當年,在中國境內短期和長期居留的外籍人員僅有102萬餘人。

我國在全球人口流動方面,處於絕對“出超”地位,面臨大量的富裕階層和知識精英溢出,可以說我國在國際移民競爭領域處於絕對的劣勢。

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早就應該出具應對之策,扭轉局勢。

我們不該充滿恐慌和焦慮,滿世界叫囂自己的不安。

現實如此,無論你見與不見,他都在那裡,你逃不掉,躲不開。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唯有勇敢,才能讓我們獲得力量,未來已來,無論如何,狹隘封閉的做法都與歷史發展的潮流不相符合,唯有大膽開放,擁抱未來,我們才能在交流互動中獲得新生,在交流碰撞中贏得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