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半路出家的少林和尚,最早用煙燻療法,成就自己的傳奇

他是少林寺半路出家的和尚,晚年雲遊四海尋訪名醫,學佛“慈憫有情,護佑娑婆”的利樂有情之心,甘願替他人代死,無意間創出了煙燻療法,開啟了自己一生的傳奇故事……


他半路出家的少林和尚,最早用煙燻療法,成就自己的傳奇


五代時,後唐愍帝從厚年間,四川成都為蜀國,皇帝姓王名衍,他執政時期,暴虐成性,搞得民不聊生。

偏偏有一年,他的母親害了一場傷寒病,弄得她三伏天也脫不了皮襖,原本極易治療的病症卻因為她這個毛病讓許多名醫撓頭——“害病不吃藥、傷寒不針灸”,一連請了好幾位名醫都無法醫治,而暴君王衍就當場將這些“無能”的名醫殺了。


他半路出家的少林和尚,最早用煙燻療法,成就自己的傳奇


最初為母親請醫調治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想去試試,自從殺了幾位名醫後,國內的許多名醫就都不敢去了,有的醫生“明哲保身”不敢露頭了,有的乾脆直接躲避到深山老林之中隱居起來,這可害苦了當地的百姓。而王衍更加變本加厲,開始徵醫,若徵召哪個醫生不進京為其母治病,就誅殺其全家。

在成都西南九龍的地方,有個醫生翟鳳鳴,醫術高明且宅心仁厚,不論何種病症在他的手中幾乎都能藥到病除,人稱“活華佗”。可是樹大招風,皇帝把這個人們愛戴的老醫生徵到了,要他去宮中為王衍母親治病。


他半路出家的少林和尚,最早用煙燻療法,成就自己的傳奇


給皇帝他娘治病,明著是去醫治,實則是去送死,這樣被徵到的人家,誰人不害怕呢?何況翟鳳鳴年邁體弱,徵籤還沒送到家,他就嚇昏不省人事了。

第一次徵籤送到,要人,回答:“醫生病了”。

第二次徵籤送到,要抬人進京,家裡人乾脆說:“醫生死了”。當地百姓也愛戴這位“活華佗”,有的感恩他救死扶傷,有的人佩服他藝術精湛,也幫著瞞報說“醫生死了”。

沒想到第三次徵籤又送到了,王衍要這醫生的人頭回京覆命,這下,“神醫”翟鳳鳴進退兩難了,難不成真的要去赴死?


他半路出家的少林和尚,最早用煙燻療法,成就自己的傳奇


就在差官下詔的這天晚上,村中來了一位和尚,年齡和翟鳳鳴相仿,六十來歲,身穿一身灰色的圓領僧衣,一口河南口音,說自己是少林寺出家的和尚,法名湛智,但是有很多人對此心存疑惑。

他本是少林寺半路出家的和尚,湛智小時候就常常害病,不知求過多少名醫吃過多少藥材,都沒有用,直到二十多歲,湛智的身體還弱的像個少女,身單力薄一點也不能幹農活,最終才抱著這半條命遁入空門。


他半路出家的少林和尚,最早用煙燻療法,成就自己的傳奇


師父見他如此孱弱,除了讓他學習一點拳術外,主要讓他學醫,因為他本身也經歷了各樣的“大病小災”,人們常說“人害三年病,學會半個醫”,他自己也對醫理十分熱忱。湛智到了三十多歲的時候,醫術就相當高明瞭,名震中嶽,朝廷曾多次委派他去太醫院都被他謝絕。


他半路出家的少林和尚,最早用煙燻療法,成就自己的傳奇


雖說在佛門,湛智卻一心想要踏遍紅塵地,遍訪名醫,結交醫術高師。卻因為少林寺醫務繁忙,在五十歲之後,才真正走出佛門,雲遊四方。當他踏入蜀地的時候,便聽說了“活華佗”翟鳳鳴的傳奇,專程來到這個小鎮,發現門門戶戶上貼著白紙,尋問因由才知道是“徵醫”所造成的這般淒涼。


他半路出家的少林和尚,最早用煙燻療法,成就自己的傳奇


湛智聽完之後,心中思索了一下:百姓這樣愛戴的名醫卻要被暴君殘殺,難道不是一件惡業嗎?最後他決定替神醫赴死,為當地百姓留下“活華佗”。於是他將自己的想法給當地管事的里長說明之後,不但翟鳳鳴的家人感激涕零,好多村落的百姓也都向湛智致謝恭恩。


他半路出家的少林和尚,最早用煙燻療法,成就自己的傳奇


於是在第二天清晨,天微亮之後,里長想差官說明:翟鳳鳴死而復生,疾病大愈,可以給國母治病。和尚湛智換上了翟鳳鳴的衣服扮成大夫模樣,隨著差官進京了。


他半路出家的少林和尚,最早用煙燻療法,成就自己的傳奇


來到皇宮字後,湛智隔著羅帷帳給國母號脈,問罷病因。王衍問他怎麼個治法,湛智說道:“國母既不能服藥,也不願針灸,那要治好國母的傷寒病,那須聽我安排,找尋一個三三乘九的一個的房間,四面牆塗得嚴嚴實實,門窗上也掛著棉簾,每個小隔間上設置炭火三座,一同三九二十七座,而且每座炭火上架設一口大砂鍋,照他的處方沒扣砂鍋內裝一副藥,火燒的大旺,水越加越多,把病人抬到中間的屋子,身披羅紗而坐,一次靜坐三天三夜,中間歇息一天,照這樣的療法持續了九次,病就痊癒。”


他半路出家的少林和尚,最早用煙燻療法,成就自己的傳奇


王衍從未聽過這樣的療法,也就摸不著頭腦的按著做了,還沒到九天他母親的病就痊癒了,頓時驚動朝野,喜訊一放出,滿朝的文武都來拜賀,朝廷傳下旨意,一面讓翟鳳鳴繼續周遊全國,一面派人給九龍那裡翟鳳鳴家門上掛御匾,匾上書寫四個大金字“神醫鳳鳴”。


他半路出家的少林和尚,最早用煙燻療法,成就自己的傳奇


但是之後九龍那些地方的百姓最清楚事情的原委,大家在村中蓋了一座寺房,房門上掛了一塊木匾,上書四個大字:神醫湛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