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真的如書中所講的一般強大嗎?為什麼晚年卻自甘墮落?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甚至在國外也獲得了大量的粉絲。說到三國演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魏、蜀、吳的領袖。其中,吳國皇帝孫權年齡最小,名氣不如前兩位。然而,孫權在人生的輝煌方面並不遜色。

熟悉三國曆史的人都知道,孫權起初並不是孫氏家族的第一個繼承人。哥哥孫策從父親孫健手中接過家族企業後,一路努力,很快就發展了家族企業。然而,天妒英才,孫策最得意的時候被刺客殺死。正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孫權從哥哥手中接過了這項重要任務。

孫權真的如書中所講的一般強大嗎?為什麼晚年卻自甘墮落?

孫權沒有辜負哥哥的期望。在他手中,江東基地產業一步步壯大。當時曹操在北方勢力強大,劉備在威脅下被迫向孫權求助。孫權也很清楚"唇死齒冷"的道理。得到吳將軍周瑜的肯定答覆後,他同意了劉備的意見。後來,他一路打垮曹軍,後來孫權利用曹操的復辟,鞏固政府,開發領土。後來,他果斷抓住機會,一舉拿下荊州,這不僅極大地發展了自己的實力,也淘汰了飽受磨難的關羽。後來,劉備出兵與孫武作戰,孫權出兵與沒有經驗的陸遜作戰。然而,陸遜並沒有辜負孫權的期望,在夷陵打敗了蜀軍,從而將孫吳的權力推到了頂峰。

縱觀孫權的前半生,可以說他精神飽滿。連曹操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這主要是由於孫權的三大優勢。

其一,孫權謙恭有禮

當時,孫權突破荊州後,許多士兵回到孫權身邊,但仍有少數士兵不肯投降。其中,有一位名叫潘軍的老將軍,他沒有被孫權的懇求所打動,整天拒絕見面。之後,孫權親自去探望,潘軍仍然淚流滿面,躺不起床。孫權用許多倒下的聖人安慰他,並用毛巾擦了擦臉。潘軍跪下感謝他。孫權的行事風格,將江東的人才收歸麾下,得到了許多人的信任,並且效忠於孫權,永不背叛。

孫權真的如書中所講的一般強大嗎?為什麼晚年卻自甘墮落?

其二,孫權不僅善於招攬人才,用人方面也有許多獨到之處

潘軍加入吳國時40多歲。此外,他不是孫吳的長輩,也不是江淮的學者。他只是另一個國家的將軍,但僅僅十年,他就成了吳國九個王子中的第一個。其中,雖然有潘軍正直和能力的因素,但如果孫權不加以利用,他的能力只會毫無用處。

其三,孫權一向節儉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故宮裡住了18年,其間他勤儉節約。後來,他們都被官吏訓誡,官吏都被吳國形象的威嚴所說服。最早,孫權忍不住勸說,只好同意翻修。饒是這樣的,孫權還強烈主張使用舊宮移走的舊材料,並拒絕浪費其中任何一種。

孫權真的如書中所講的一般強大嗎?為什麼晚年卻自甘墮落?

可以說,孫權早期的形象近乎完美。雖然發誓要殺關羽是一個汙點,但這對吳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就。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接近完美的人,為什麼他在晚年會有一個糟糕的結局呢?

孫權自身的轉變是整個吳國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孫權早年功績斐然,晚年卻安於現狀,不願進步。他對擴張領土失去了興趣,甚至連民生也開始懈怠。他早期的戰爭功績逐漸使孫權迷失了自我,使他變得有點自滿。

在大臣們的宴會上,孫權的酒使他的部下向大臣們灑酒,說了許多粗話。張昭對此憂心忡忡,以"酒池肉林"的典故訓誡周王。表面上,孫權欣然接受,但他對張昭極為不滿。很快他找了個藉口把張昭擠出法庭。可見,孫權此時有點任性。

孫權真的如書中所講的一般強大嗎?為什麼晚年卻自甘墮落?

這時,孫權也許不是一個好君主,但他仍然是一個好父親。孫東是他最寵愛的兒子。當時吳國雖然發展了,但其他兩家的影響也不容小覷。為了穩定江東基地產業,孫權幾次向曹柳鞠躬,換取發展時間。然而,當曹丕想讓孫登在洛陽做人質,以挾持孫權時,孫權卻一反常態,表示並不想妥協,將自己的本性暴露了出來,並且態度強硬,向曹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分毫不想退讓。

而且孫權還為孫登身邊安排了許多能人干將,例如丞相的孫子顧譚,張昭的兒子張休,還有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戈等人。這些人能力都很強大,而且背後也有家庭支撐。這樣看來孫權是把孫登當作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希望以後能夠繼承江東基業,並且在他手裡發揚光大,當然了,孫登本人能夠被孫權如此看重,也是因為自身足夠優秀。

孫權真的如書中所講的一般強大嗎?為什麼晚年卻自甘墮落?

作為孫權的兒子,孫登繼承了父親的節儉作風,不肯浪費任何東西。每次打獵,他總是繞著很遠的路避開農田,生怕手下踐踏莊稼,他對周圍的人也有很強的尊重感。

即使下屬犯了錯誤,孫登也不忍心懲罰他們。他認為作為他們的主人,他應該承擔責任。有一次,在打獵過程中,孫登差點被子彈打傷。一名士兵手裡正好拿著彈弓,孫登的侍衛都以為是這名士兵差點兒打打了孫登,但是孫登卻給了這名士兵解釋的機會,最後也證明了自己的清白,可見孫登是一個明辨是非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孫登憑藉其人格魅力征服了許多人,贏得了他們的忠誠。

不僅如此,孫登的孝道也得到了讚揚。孫登出生的家世並不富裕,在很小的時候他是被徐夫人撫養長大的,後來徐夫人被流放,孫登還經常去探望他。而且,孫登還知道父親不喜歡徐太太,他在孫權面前多次提到徐太太。

孫權真的如書中所講的一般強大嗎?為什麼晚年卻自甘墮落?

此外,孫登還十分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即使他病得很重,他仍然沒有忘記國家大事。因為孫權一度利用奸臣,朝廷一片混亂。甚至在孫登去世之前,他還告訴父親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因為擔心國家大事,33歲的孫登就英年早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