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42個植樹節,植樹節有哪些歷史?

知識積累站


我國古代在清明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而植樹節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土地乾燥,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下面說說我國現代植樹節的來歷和發展。

1、我國植樹節在每年公曆的3月12日,是在1979年2月23日召開的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通過決議的,其目的是為了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後代。同時這一天也是孫中山逝世紀念日。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

2、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

3、民國1915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以每年7月21日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

4、1928年4月7日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嗣後舊曆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

5、民國1930年,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3月9日至15日一週間為“造林運動宣傳週”。

6、1956年,毛澤東發出了“綠化祖國”、“實現大地園林化”的號召。


鍋盔餅子


今天3月12日,是第42個植樹節,說一個與陝西有關的植樹節歷史!

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於1400多年前從陝西首創的。

韋孝寬(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京兆杜陵人,也就是今天西安市東南人。

據唐李延壽《北史》列傳第五十二記載,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2年),韋孝寬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陝西寶雞鳳翔)

自古以來,官道上每隔一華里便在路邊設置一個土臺,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現在的里程碑。

韋孝寬上任後,發現土臺的缺點很多,經風吹日曬,特別是雨水衝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經常進行維修,不但增加了國家的開支,也使百姓遭受勞役之苦,既費時費力又不方便。

韋孝寬經過調查瞭解之後,毅然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置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

這樣一來不僅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並且不需要修補。

韋孝寬的這一作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


東秋妮


世界上在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美國著名農學家莫爾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植樹節的建議。該州採納了莫爾頓建議,把4月的第3個星期三定為該州的植樹節。

而我們中國的植樹節要追溯到民國4年(1915年),參與制定《中華民國森林法》的著名林學家凌道揚,有感於國家林業不振,“重山復嶺,濯濯不毛”的林業現狀,便開始實踐他所提出的《森林救國論》,致力於森林科學的研究和宣傳普及工作。凌道揚連同韓安及裴義理(Joseph Bailie)等林學家,上書當時袁世凱的北洋政府,將美國“植樹節”的推行辦法向農商總長張謇提出,希望政府仿效,在中國推行植樹節。由於中國民間有在清明節植樹插柳的習俗,所以凌道揚等林學家倡議以清明節為中國植樹節。同年7月31日,北洋政府批准以清明節為“中國植樹節”。


1916年4月6日清明節,北洋政府在北京西山馬金頂舉行了中國第一個植樹節慶典,同時要求全國各級地方政府部門都要在植樹節期間廣泛植樹造林。這項活動每年照例舉行,持續多年,但以後漸漸流於形式。

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之後,民國18年(1929年)國民政府農礦部呈請行政院,鑑於國父孫中山生前積極倡導國家造林運動以改善民生,因此,明訂每年3月12日(即孫中山逝世當天)為植樹節(國民政府和中華民國政府稱該日為“國父逝世紀念日”),並在行政院院會中通過《植樹節舉行造林運動辦法》,通令全國實施。、

而到了1979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植樹節,一直至今


諸神的黃昏研究會


植樹節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並組織動員群眾積極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共稱為國際植樹節。提倡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中國的植樹節由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於1915年倡議設立,最初將時間確定在每年清明節。1928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將植樹節改為3月12日。新中國成立後的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


浪子彥小小超


植樹節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並組織動員群眾積極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共稱為國際植樹節。提倡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和對環保的重要性。 中國的植樹節由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於1915年倡議設立,最初將時間確定在每年清明節。1928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將植樹節改為3月12日。新中國成立後的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