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助力全區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伊始,全國爆發大規模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內蒙古自治區的形式同樣不容樂觀。面對重大疫情,自治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響應號召,發起募捐

值此危難時刻,內蒙古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響應自治區號召,緊急啟動應急機制,發起“共抗疫情.蒙慈馳援”募捐項目,助力全區防疫工作,打贏疫情阻擊戰。項目由內蒙古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發起,聯合呼和浩特市志願者聯合會、呼和浩特天使公益協會、內蒙古愛心之家公益協會、內蒙古福升公益聯合會、白衣公益團隊共同執行。

項目於1月27日經自治區民政廳批准、民政部備案,在騰訊公益平臺發起募捐,募捐目標為1000000元。募捐善款主要用於採購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用防護用品、消毒用品等防護物資,這些物資將全部捐贈給疫情防控的一線單位。

項目發起後,為縮短募集善款的週期,內蒙古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通過發動社會各界公益力量,僅僅一天時間,募捐的善款就超出了預期目標!截止1月28日,項目共籌集善款1001224.72元,圓滿達成了預定目標。

不畏艱險,確保一線

1月29日,“共抗疫情.蒙慈馳援”項目正式開始實施。從項目實施之初,基金會就根據自治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整體部署,緊緊把握疫情防控發展形勢,分階段、有重點的開展項目捐贈工作,確保捐贈物資在第一時間送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最需要的單位和人員手中。

在項目實施的第一階段,內蒙古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與呼和浩特天使公益協會、內蒙古愛心之家公益協會、白衣公益團隊的志願者們,經過10余天連續奮戰,率先將一次性鞋套、一次性乳膠手套、一次性防護服等物資捐贈給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內蒙古國際蒙醫院、內蒙古婦幼保健醫院、呼市蒙中醫院、呼市第一醫院、呼市第二醫院、呼市第三醫院等疫情防控最前沿的各大醫院,極大的緩解了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廣大醫護人員的防護需求。

擴大範圍,責任擔當

隨著自治區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加強,項目的物資捐贈範圍也進一步擴大到了呼和浩特市市區和各旗縣區的社區、公安、交警、城管等疫情防控單位,全力保障一線防控人員的防護安全。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最美逆行者除了遠赴武漢支援的醫療隊伍,還有一直堅守在抗擊疫情一線工作基層崗位上的守護者,他們奮戰在公路卡口、片區網格、社區一線、小區門口,用衝鋒在前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責任與擔當,彰顯著不一樣的英雄本色。

在項目實施的第二階段,內蒙古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與呼和浩特天使公益協會、內蒙古愛心之家公益協會、內蒙古福升公益聯合會、白衣公益團隊的志願者們,經過兩週的辛勤工作,將12噸的84消毒原液妥善發放到呼和浩特市保全莊社區、小臺社區、望興園社區和土左旗、托克托縣、武川縣、和林格爾縣、卓資縣等旗縣區的公安、鐵路等單位;將3萬多塊硫磺皂捐贈到內蒙古自治區疾控中心、呼和浩特市四區及各旗縣堅守在疫情抗擊一線的公安、交警、城管、社區防疫工作者手中,全力支援疫情防控。

復工復學,精準助力

根據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企業復工復產的要求,基金會分析鐵路方面可能會出現客運高峰,因此將鐵路部門作為第三階段的物資捐贈重點單位。基金會積極調配橡膠手套、防護鞋套、護目鏡、防護服、硫磺皂、免洗消毒洗手凝露、消毒溼巾等防疫物資,分別捐贈到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恆諾呼和分段、呼和浩特鐵路公安局呼和浩特公安處和呼和浩特鐵路局包頭客運段,為鐵路一線員工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隨著學校復學在即,疫情防控、校園消殺進入關鍵時期。在第四階段的物資捐贈工作中,基金會走進呼和浩特市教育系統,為賽罕區、玉泉區、回民區、土左旗、托克托縣的120餘所學校、2750多個班級捐贈了消毒液、消毒片、免洗消毒洗手凝露等消殺物資,助力學校做好疫情防控,確保校園安全。

愛心無限,溫暖社會

在捐贈防護物資的同時,基金會還將10萬元善款捐贈給錫林郭勒盟多倫縣人民醫院。多倫縣作為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部分賽事舉辦場地之一,當時新型冠狀肺炎確診病例已有3人,疑似病例2人。考慮到多倫縣疫情防控的緊迫性和防控力度不及大城市的情況,基金會及時請示自治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批覆同意,將善款一次性撥付到位,用於當地醫院採購抗擊疫情急需的防護物資。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基金會調動參與項目執行的愛心志願者約1000人次,志願服務時長累計4000多小時;調動愛心運輸車輛20餘臺次,完成了向呼和浩特市區及周邊旗縣400多個一線基層防控點運送防控物資的艱鉅任務。

項目累計捐贈醫用橡膠手套52300雙,防護鞋套1.3萬雙,一次性鞋套4萬雙,一次性帽子2萬個,消毒液8360瓶,消毒溼巾1056包,硫磺皂31152塊,84消毒液原液12噸(可兌960噸消毒液),免洗消毒洗手凝露1萬瓶,隔離服1300套,護目鏡3449副,消毒片160桶,電動噴霧器200個。

示範引領,最美逆行

伴隨著防護物資從倉庫到醫院、到社區、到公安、到鐵路、到學校,湧現出一批批示範引領的公益典範。他們的行為處處體現了基金會防疫攻堅、眾志成城的堅定信念,體現著志願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無私精神。

在防護物資捐贈過程中,內蒙古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秘書長付海娟、呼和浩特天使公益協會會長羅琦、內蒙古愛心之家公益協會會長劉誠義、內蒙古福升公益聯合會負責人史國青、白衣公益團隊負責人許丹,無私無畏,始終奮戰在捐贈工作一線。他們從資金的籌集,到物資的協調採購、調配、發放,反覆商討論證;他們白天運送物資,晚上總結工作,解決問題,常常要到凌晨一兩點鐘才能休息,第二天還要照常投入到工作中;他們不顧個人安危,不辭勞苦,彰顯了志願者的責任、擔當與奉獻。

因到貨物資多、接貨地點分散,出現車輛和人員不足時,越野車E族車隊隊長石頭和內蒙古中朵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王曉波、任豔彬得知情況後,不顧疫情危險第一時間投入到了運送物資的行列。

因各地都採取了疫情管控措施,限制人員車輛流動,因此運送84消毒液的車輛無法到達物資儲藏倉庫,志願者們就在忍受著消毒液產生的刺激性氣味同時,不辭辛苦地從一公里以外的倉庫用三輪車一車一車的將12噸消毒液拉到物資運送車上。

一樁樁、一件件,感人至深……疫情發生以來,志願者們積極投身防疫一線,譜寫了一曲曲防控疫情的讚歌。志願者們化身為一個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動聽音符,將“紅馬甲”變成了自治區北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時光荏苒,初心永在。在這個註定不平凡的2020年,內蒙古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將一如既往,架起愛心企業與受助人之間這座連心橋,讓身處困境的人感受到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喚起更多社會公眾關注公益、參與公益,觸摸人間真善美,以實際行動踐行自身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