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疫情期間學習型的焦慮?

一小不到


學習是永遠的,疫情期間抓緊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是很好的!學無止境,藝無止境。學習永遠在路上。


翰韻書堂


如何緩解疫情期間學習型的焦慮?

這個問題問得好!

我們為什麼會因為學習而焦慮?怎樣理解“學習”,這是問題的核心。

孫女兒在讀小學一年級。因為疫情不能到校開學上課,這在情理之中。在下冊書沒有到的時候,就根據上冊的書進行適當的複習,孩子能接受,普通家庭家長也沒有太大問題,能勝任:複習=學習,似乎沒啥焦慮。

然而,下冊新書一到,線上網課一放,就如同炸了鍋!網上訴苦聲一片,有的人直呼:把人逼瘋了!圍繞著孩子學習狀況不理想和助學難收效的焦慮直線上升。一方面影響了防疫期間的平靜生活;反過來,不和諧的生活幹擾了學習正常進行,激起更多的焦慮,似乎焦慮成了常態。

學習=作業的觀念,讓許多家長風風火火又無所適從。爺爺轉來轉去唸叨:作業做沒有?作業做完沒有?孫女正興致勃勃讀書,毫不理會,急得爺爺忘了灶上關火,燒焦了鍋。一年級的孫女問:“讀書不是學習嗎?”

學習是什麼?學習是豐富我們的知識、閱歷,促進我們的成長。學習,是育人!

複習也好,作業也好,都是我們學習的局部。學習的局部也很重要,學習的環節要落實。但是,如果我們丟掉了學習的總方向、總目標,就會手忙就腳亂,無所適從。

如果你認真聽完了網課,並且思考懂得教學的目的,就會發現,只要你忠實於教材,培養起孩子對閱讀、理解的熱愛,養成認真讀書、寫字、思考的習慣,作業真的是順水推舟。

樹立起學習是育人、是一起成長的觀念,

教育智慧無處不在,巧法妙計應運而生。學習真的很吸引人,成長不言敗!

看到孩子的每一個進步,你都會歡欣鼓舞地欣賞和鼓勵孩子,而不是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心生失落。

當孩子用小黑瓶、小盒子做一個小話筒的時候,有人因這“浪費”了時間而心急如焚。恰在這一天,數學作業就是認識幾何體幾何圖形。應付作業,與生活中去發現數學、應用數學,不知差了多大幾個層次!

孫女在讀《小青蛙》這課時,調皮地故意把“河水清清天氣晴……好讓禾苗不生病”,讀成“河水清清,不生病”、“好讓禾苗,天氣晴”,我就順勢利導,配搭句子,哪些配搭起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對的,對“清、晴、情、請”的偏旁表達的意義,孫女興趣盎然。我們學邊笑,印象深刻。

樹立幸福教育、一起成長的學習觀念,是讓自己的內心安寧,從根本上遠離焦慮。學習的事情,教育的事情是複雜的,有一道關,若不能過,焦慮煩躁常免不了,那就是交流。交流不暢,是焦慮叢生的重要表現。不僅是成人,孩子也會焦慮。現在是最容易產生焦慮的時候,全家人都關心孩子,一人說一句孩子,那都不得了!孩子受得了嗎?

在沒有完全統一教育觀念的時候,用一個小方法避免焦慮:分工,各負其責。生活自理,語文數學,鍛鍊身體,英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互相欣賞,焦慮全無。

要在自己這個小領地裡,和孩子一起成長,就要知道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尊重孩子,知己知彼,發揮自己的長處,因勢利導。

要讓孩子熱愛學習,自己就首先要熱學習;要培養孩子好的習慣,自己就要做好表率;要讓孩子善於學習,自己也要不斷地學習進步。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開口就說“不!”打也不是,罵也不是,焦慮也沒用。要知道,“七嫌八臭九狗屎”,孩子已到了逐步有自己獨立思考的階段。孩子的頂撞,看作是談判,既瞭解了孩子的思想,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有了引導的機會。我和孫女在一起背36計,一起做抖音,一起做呼啦圈,一起錄視頻。孫女自己總結:背誦課文一點不難。第一遍看著拼音把字讀準,第二遍讀通順,第三遍根據意思讀出語氣,第四遍讀著就想象得出情景了,第五遍就可以試著背了。我真的很享受和孩子一起學習的過程。家人驚呼:你們在一起學習怎麼這麼開心?

我是重慶南開中學的數學教師、班主任,長期進行教育教學實踐研究。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怎樣激發學生的自我教育?退休後用11年的心血出版了90萬字《心泉》。其中,有個“小老師”的故事,就是我兒子小學一年級的故事。當他問我:“電燈泡是誰發明的?”我隨口而答:“愛迪生”。他哇的一聲哭起來一一兒子上課專心聽講,回來講給我們聽的時候,我們都很專注。他就是我們的小老師。他的學習根本不用操心。而我,從小也是小老師。現在,我希望我的孫女也成為小老師。當孩子成為主動學習的小老師的時候,還會有怎垟約學習型的焦慮呢?

讓孩子成為自主、高效的終身學習者,這是我內心的夢想,也是從根本上解決焦慮的方向。對吧?

時代不同了,我的這個目標能實現嗎?我認為現在的條件更能夠實現這樣的目標,你說呢?

我現在正為此努力。你有什麼好的辦法?請一定不吝賜教!











心泉淙淙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一個人之所以感覺到焦慮,大部分原因是我們的心理作用引起的。如果你總感覺自己的學習目標沒有達到,就會產生對應的設想情緒,日積月累,就會形成強迫型的心理壓力。

如果你能在開始學習的行動之前,給自己設置一個小小的獎勵目標,幻想一下美好的事情,引起內心對現在狀況的不滿足而行動,有利於降低自己對現狀的心理要求並開始主動學習,這樣是有助於舒緩緊張的情緒,調節心理壓力的。除此之外,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運動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健康。當一個人的運動量超過某一階段,體內會產生一種讓人身心愉悅的物質。這個過程也被稱為腓肽效應。它可以刺激人的大腦神經,把機體存在的壓力和不滿通通帶走。比如慢跑,划船,爬山,騎自行車,舒緩的舞蹈瑜伽等。

轉移注意力,緩解壓力情緒。研究表明長期使大腦處於一種過度焦慮的狀態,時間一長容易引起大腦疲憊,從而愈加厭煩自己所需要做的事情。這個時候需要我們把握好時機,適當轉移注意力,將內心壓力發洩出來。這個時候需要你合理有效的安排學習時間,學習間歇間培養自己的興趣與愛好,比如聽聽音樂,散散步,看看電影等都可以調節人的神經活動,使原本焦慮的情緒放鬆下來。

適當傾訴,減輕壓力。

問題不可避免,要敢於直面自己的不足,傾訴對象可以是為自己嚴守秘密的親密好友,也可以是陌生人。傾訴的本質是你說對方聽,很多事情在你宣洩出口的時候,內心所承受的壓力就會慢慢消散。當然也有可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果對方認真聽你傾訴之後,能夠開解與安慰到你,那你也可以順著開解者的的思維思考問題,這樣也能夠有效達到緩解情緒的效果。

文中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最後,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一起加油!


瑩架架786


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很多行業都已經復工,但是因為特殊的原因,同學們只能在家“停課不停學”地進行在線學習,如何保證這種學習形式的效果,是很多學生和家長比較焦慮的問題。

在線學習的性質,使得同學和老師之間不能面對面地互動,再加上有些學生的自主性不強,很難保證良好的學習效果。但是在線學習對於某些基礎不好而學習積極性卻特別高的同學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空餘出大量自主學習時間的基礎上,很好地學習規劃也許能夠迅速地進行自我提高。

如何得到更好的學校效果?這需要學生、家長、老師三方的共同努力。作為學習過程的主導者,學生的自我管理在這種學習中便顯得極為重要,制定科學的學習規劃,並緊跟老師的教學節奏是基礎要求。家長方面,可能受制於本身工作的限制,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師教學,但也應對孩子有一定的學習監督和限制,不能任由孩子放縱自己。老師則要比課堂教學時面對的挑戰更大,不僅僅是知識的講授,還要在如何更好地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多下功夫,這需要課外大量的時間準備。


預言山映


疫情期間很多人會選擇用學習充實自己的突如其來的假期,如學學以前想學沒時間學的內容,但學習卻並沒能給自己緩解焦慮,帶來愉悅和成就感,反而在原有的焦慮上額外增加了新的焦慮 —— 學習型焦慮。

我也希望通過回答這個問題來談談我的看法,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為什麼會焦慮:

人的狀態就是就像在玩蹺蹺板。隨著時間的推進會進入一個相對舒服平衡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舒適圈。在這個狀態時人的能量狀態充足,即使當蹺蹺板的兩端有些許變化,只要不產生壓倒性的變化,我們都能遊刃有餘的解決,不會產生焦慮。

↑ 平衡狀態

當下的疫情就是第一種產生焦慮的狀況:即外力打破原有平衡而產生的焦慮,為被動焦慮模式。

↑ 外力產生焦慮

疫情讓很多停下奔忙的腳步,很多職場人忽然發現之前自己的所學習的所擅長的知識技能不足以應對當下的局面。如一個職場中的溝通高手發現無法自如的應對長時間相處的兩性關係親子關係。如線下培訓師無法應對只能線上授課的尷尬。

這種情況其實在於,疫情並沒有讓我們對自己對職業的期望下降,但對自我能力的認知卻發生的改變,所以在外力作用之下人極容易產生變化焦慮。

外力變化產生的焦慮除了現在的疫情,其實還有很多,如角色變化產生的婚前焦慮,面臨新環境新工作新任務的職場焦慮。

而這類變化存在不可控,突發等緊急特性,所以面對時:

  1. 首先承認焦慮是一種變化後的的正常情緒狀態,減少認知上的情緒內耗。
  2. 我們能通過精準學習有效縮短焦慮期。

※ 精準學習指的是:僅為解決當下問題和變化而精準設計學習內容,並實踐運用。精準學習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學習內容要精準,宜精不宜廣。第二,一定要實踐運用,不然學而不用會因為學習堆積而產生學習焦慮。

如原職場菁英為改善兩性關係精準學習非暴力溝通或性格分析,並在家庭中嘗試運用改變。

如作為擅長線下培訓的我精準學習頭條文章的標題結構等等實踐開啟自己網絡化的第一步。當然我們可以通過不斷的解決問題而形成自己新的成長體系,如果綜合所學在後期逐步形成自己的網絡IP的獨特方法。

其實,外力打破也是可以被未來化的,即我們人為去假設預估未來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並提前販賣焦慮,本意希望通過被動應對轉化為主動應對的模式,幫助產生主動學習的動力。

但被動變主動的模式轉變對個人在知識轉化能力上要求頗高,而一旦這種能力不匹配,學習過剩也就成為了產生學習焦慮的一大來源。


第二種產生焦慮的狀況為內力打破原有平衡而產生的焦慮,為主動焦慮模式。

主動焦慮模式是指用能力主動打破原有平衡並積極構建新平衡的方式。是始終讓自己的能力大於期望的的一種模式,是相對良性的,但同時也是有前提的。

主動焦慮模式的主角們一般就是上面文字提到的具備超強知識轉化能力的學習者。這樣的學習者往往有極強的目標感,擅於定點儲備學習和織網式學習。而焦慮是他們快速改變的動力,正因為如此,有部分夥伴會刻意的讓自己處於焦慮狀態。

※ 定點儲備學習:是一種人生目標明確的學習方式。

學習者明確清楚自己的學習內容定點解決哪個階段的人生或職業目標。如果30歲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類人需具備哪些能力。如50歲我要過什麼樣的生活,要實現這個人生目標,我將提前做哪些準備,這些準備我我具備和不具備的分別是什麼?我能如何解決。

※ 織網式學習:是指能力知識體系系統化、結構化的的一種學習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習越來越簡單,定點學習只能明確學習的內容方式,而在大量的,碎片化的學習資訊時代織網式學習變得尤為重要。沒有這個能力打底,我們將大量的信息吞沒,學習焦慮也就無法避免。


邏輯與PPT思維


首先請問您的學習是指工作方面還是讀書方面呢?

如果是學習方面,您大可不必焦慮,畢竟全國的學生都跟你一樣,都在同一個水平,沒有人提前開學,你剛好可以利用空餘時間對之前學過的知識做個整體的回顧,並且在家不受學校老師的管制,可以利用互聯網多學習學習其他知識,可能在你學習的同時別的同學正在玩遊戲,想想你也不會焦慮了。

如果是工作方面,我想你此時肯定是暗自道喜吧?怎麼可能會出現學習焦慮症?平時工作忙都來不及學習,現在好不容易有時間給你大把的學習機會。你就偷著樂吧!



美友傳媒


產生焦慮,還是對自己未來有一定期待,其實從另一個方面講,這是好事,無憂無慮才可怕。

首先,不要擔心學習會落後。這段時間,基本都是靠學生自己主動去學習,真正有主動性的,除了高三畢業班,其他年級,這的是不多,大多數是迫於父母和學校的壓力去學習。對於這種線上授課,其實效果很一般

在家這段時間,不要著急,不妨從整理錯題開始,然後再去學習新知識,每天讓自己做10-20道題,不讓自己懶惰,慢慢適應了之後,再開始學習其他一些拓展的知識。學習,不光在課本,更多的是在生活,在其他書中學習。


新航程2020


學會積極主動的調節情緒,一方面家長應該觀察孩子的情緒反應和行為表現,理解並接受孩子出現的這些狀態,焦慮煩躁的情緒。家長擔心網絡授課孩子能否集中注意力,學習會不會大打折扣?在家複習備考是否會懈怠,是不是能夠考出好成績等等的擔心都是正常的。不會因為這些負面情緒而去自責或責怪孩子,另一方面,在孩子表現煩躁不安時,家長要尊重關注並接納孩子的這些表現。給予關愛溫暖的支持,陪伴和支持是孩子最好的關懷,緩解孩子的學習焦慮是最好的辦法。


小大姐的日常


因為疫情而暫不能到學校學習,每個孩子居家學習。此時,產生焦慮情緒是不可避免的。我想分析或者猜測一下產生焦慮的原因。一、生活作息不規律,正常的生活習慣不存在了。二、父母親過多地關注孩子的學習,對學習效果期望值高於孩子現有的基礎。三、學習、生活、鍛鍊等關係處理得不好。四、孩子學習過程中得到的表揚少指責多,指導少埋怨多。如果您能先回答一下上述的問題,或許您會找到緩解焦慮的辦法。試試好嗎😊


用戶3350913333080988


疫情期間,全國各地的學子們都進行了停課,在家隔離學習。孩子們與家長對於在家學習與網上學習都非常關注,也有一些問題困擾著家長與孩子們,帶給我們很多焦慮。在農村還沒有家家都安裝寬帶,不能及時在網上聽課。新學期的書本剛開始還沒有,不能跟隨課本學習。在家裡隔離學習,作息時間也不太準時。如何緩解這些情況,首先是家長與孩子們積極配合,多輔導多陪伴,儘可能的解決孩子們疫情期間學習的難解問題。其次就是有條件的由孩子們在組建一個問題探討群,當老師不能及時輔導時,孩子們可以相互學習相互探討,取長補短。最後就是多下載一個在線學習app,這樣就可以在多個網上學習終端進行學習,進行查缺補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