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流浪狗

中国式流浪狗

一、

从盐城到南京,再从南京到上海,也去过很多地方,我偶然发现两个残酷真相:第一,流浪狗比家养狗更多;第二,城市的流浪狗比农村更多。

无论城市农村,流浪狗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看似无拘无束,但也无依无靠,往往灰头土脸,风餐露宿。至于为何流浪,谁又有那功夫理会?

我现在的公司位于上海一处创业园区,就有五六只流浪狗,它们寻一处偏僻小路上或趴或躺,有人路过,目露恐慌,先叫两声,然后退两步,然后再叫几声,又再退得更远,流露出源自骨子里的畏惧与隔阂。

对疫情时期来往人员尽职苛察的保安和物业,看到这些流浪狗却视若无睹,没人管它们,也没人赶它们走,更无人在意刮风下雨、天寒地冻它们怎么办,它们听天由命般活着。

前几天,中午饭后我散步,绕到园区背处,看到一只白狗在那懒洋洋地躺着,我悄悄走过去,忍不住想摸摸它。它察觉到,防范地站起,我慢慢蹲下,向它示好,过了一会儿,它不再抵触,我轻轻抚摸着它的头和毛发,自然而柔顺,它眯着小眼,一脸享受的表情,和家养狗并无不同。

后来,第二次碰见它,我特地花两块五的大洋给它买了个香菇鸡肉包,本以为“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没想到它只是闻了下,便再也不碰,让我倒有些尴尬。不过,它跟我关系依旧很亲近,又跟我走了一段路。

狗活着,不论高低贵贱,其实也有个性。不卑不亢,柔而不媚,刚而不屈,以一种流浪的方式倔强地活着,我总觉着该为它们写点什么。

中国式流浪狗

二、

经历中华长达五千年的山河变迁,狗这个弱小而低微的物种熬过丛林法则的洗礼,在中国土地上传承,已经非常不易,而且还有这么一大批中国式流浪狗,宁肯流浪,也要活着,更为难得。

流浪狗很多,流浪猫极少,因为猫很温顺,懂低头,会媚叫,所以有主人愿意收留,赏口饭吃。而狗则不同,性情刚烈,忠心不二,该咬人时铁齿铜牙,难免为人所不喜。

再者,流浪狗总是要受尽白眼歧视的:不如宠物狗好看可爱,不如家养狗名狗有主,不如土豪狗有权有势,不如贵族犬血统纯正。

中国式流浪狗缺少关注和关爱,所以它们的眼神中总是流露出一种让人心疼的孤独,但它们并没有卖惨博取同情,而是独自找寻一处偏僻安静的地方,晒着它们的阳光,舔舐着内心的创伤。

100年前鲁迅先生呼吁,一定要「痛打落水狗」,这在当时本没错。但我觉得到了100年后的今天,时代迅速发展,社会已经变革,思想也应随之进步,请不要一棍子打死所有落水狗。

  • 如果它是因为救人而落水呢?
  • 如果它是不愿干坏事而落水呢?
  • 如果它只是单纯地想跳下河去洗个澡呢?

制度、规则和理念皆是死的,而人和狗才是活的,不要让认知的片面永远限制住我们的爱和行动。

希望是依托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愿中国人的聚光灯能照亮更多黑暗,而不仅是呐喊。

愿中国式流浪狗都能摆脱彷徨,只是向着远方前进。

中国式流浪狗

欢迎将此文分享给你最好的3位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