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防治小牛病原的侵袭传播,学习下

牛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食材。通过对犊牛常见疾病与预防保健措施的了解,可提高犊牛的成活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牛场损失。通过对犊牛身体健康状况的及时掌握,可切断疾病的蔓延途径,同时提高犊牛健康检查意识,可实现对犊牛疾病表现症状的掌握。

通过对犊牛进行定期检查,可及早发现疾病,便于对症下药,防止因疾病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做好犊牛的预防保健工作刻不容缓。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防治小牛病原的侵袭传播,学习下

1 禁止近亲繁殖,倡导远缘杂交

近亲繁殖会导致品种退化与娩出畸形胎儿,会极大地降低后代的抗病力且患有遗传性疾病的可能性较大,应严令禁止。因此,各大奶牛养殖场、户与育种单位应对母牛与公牛建立相应的繁殖档案,认真记录配种、分娩和后裔特症等,认真按照档案记载做好远缘交配工作。在人工授精时,采用良种精液与性控精液,实现品种改良,提高犊牛存活率。为有效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防止品种退化,应坚决杜绝本交配种。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防治小牛病原的侵袭传播,学习下

2 奶牛饲养管理的改善

母牛的体质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犊牛体质,为有效预防犊牛疾病,做好母牛疾病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对于怀孕母牛而言,尤其是怀孕后期和正在哺乳期的,需尽可能地保证饲料配合标准并适当的补充各种能量,如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防止喂养霉变变质饲料或单一营养价值不全的饲料。在饲养过程中,不要突然更换饲料,以防产生应激反应。母牛怀孕后期,需适当地进行运动,增强自身抵抗力,从而更好地分娩。在分娩之前的1.5~2个月内,提供干乳防止母牛衰弱过度。产前21天为有效维持血钙浓度,饲喂阴阳离子平衡的日粮可有效预防乳房水肿过度的情况。保持牛舍的干燥、清洁,粪尿及时清理,时常更换垫草。在母牛即将分娩时,将其移入温暖、清洁、干燥的产房,并做好全面消毒工作。在成功分娩出犊牛之后,立即使用干净的毛巾擦干犊牛身上的黏液或让母牛舔舐干净,然后将脐带剪断并认真做好消毒工作,从而有效地预防感染。

另外,为避免新生犊牛感冒,制定母牛配种计划时,应尽量避免让母牛在寒冷的季节产犊。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防治小牛病原的侵袭传播,学习下

3 强化做好幼犊的临床护理工作

3.1 尽早喂初乳

对于犊牛来说,新生期为出生后5~7d,即保育期。出生以后,犊牛的各项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无法有效地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自身适应力较弱,细菌极易穿过消化道黏膜,再加上皮肤机能保护力不足、神经系统不能有效的反应,因此初生犊牛受到各种病菌侵袭的可能性较大,从而极易诱发各种疾病,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死亡。

犊牛在出生1.5h之内应该尽快喂养初乳,使犊牛通过消化道充分获取母体的免疫球蛋白,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能完整的通过一种胞浆膜高度内陷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而进入循环系统,能够为初生犊牛提供免疫球蛋白保护伞。所以尽快让初生犊牛吃到母乳,可获得一定量的母源抗体。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全价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比全乳的营养价值更高,且初乳到达犊牛肠胃后对于乳酸菌属细胞的生长发育更加有利,由此所形成的微酸性环境可切断腐败菌类的繁殖环境,进一步防止蛋白质的腐败与分解。为有效预防犊牛疾病,尤其是胃肠道疾病、传染病,需要对初生犊牛喂养初乳,反之,初乳品质不佳、不足及喂养过迟都会导致幼犊产生疾病。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防治小牛病原的侵袭传播,学习下

3.2 早期断奶

目前,犊牛早期断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早期断奶有助于节约牛奶、降低培育成本、节省人力与设备,而尽早补饲料有助于犊牛消化道发育。通常情况下,需30kg初乳、270kg常乳,从出生1周后就需要补料,从每天的100g增加到2kg便可以断奶。

3.3 合理补饲

随着犊牛的不断长大,乳汁已经不能满足犊牛的生长所需,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合理的补充饲料。通常情况下,关于精料与干草的饲喂可从第2周龄末开始,青料或青贮料可从第2月龄末饲喂。在日粮中必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适量的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禁止饲喂腐败变质的饲料。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防治小牛病原的侵袭传播,学习下

3.4 适当运动

通过适当的开展室外运动,有助于犊牛体质的增强与抗病能力的提高,便于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发育,通过增加日照量,可有效地预防佝偻病。为此,无论是夏天或冬天,除气温较低或雨雪天气之外,犊牛都应该适当地进行室外运动或放牧。在室外运动时,犊牛需要戴上使用铁丝编制的兜嘴,避免犊牛食用鞋垫、塑料袋、废旧绳头、破布等,预防阻塞食道、胃。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防治小牛病原的侵袭传播,学习下

3.5 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从初乳中犊牛可获得一定的母源免疫球蛋白,这是一种天然被动免疫力,但会影响到疫苗的接种,因此,可在母源抗体消失或接近消失时进行免疫接种,1~2周龄比较适合。针对存在某些传染病的牛场,最好对犊牛先注射相应血清确保犊牛获得被动免疫力,然后在2~3周以后再接种疫苗。在新生犊牛出现疾病相关症状后,需单独隔离饲养一段时间,做好卫生消毒工作,然后立即向当地动物部门上报,安排专业兽医准确的诊断病情,在充分掌握致病原后,及时开展对症治疗。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防治小牛病原的侵袭传播,学习下

4 结语

畜牧行业高度重视犊牛疾病的预防与保健,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许多问题都已经得到妥善解决,在今后的养殖工作中仍然需要深入的研究犊牛疾病,制定健全的防治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畜牧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