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陳奕迅:被多次翻唱,唱哭許多歌手,但不及原版有味道

這首歌來自陳奕迅在2018年發行的同名專輯《我們》中的主打歌,後來被作為電影

《後來的我們》主題曲使用,說到陳奕迅這個華語樂壇的巨星,相信沒有人沒聽過他的歌,他創作的許多歌曲,包括《十年》、《K歌之王》、《浮誇》《你的揹包》等等,都是經久不衰的經典作品。

《我們》&陳奕迅:被多次翻唱,唱哭許多歌手,但不及原版有味道

近年來,網絡上許多的翻唱作品層出不窮,很多歌以另一種形式進入大眾的視野,其中不乏許多超越原唱的歌,但陳奕迅的作品被很多人認為是難以超越的,不僅因為難唱,還因為他對於歌曲情感把握的細膩程度是鮮有人企及的。

《我們》&陳奕迅:被多次翻唱,唱哭許多歌手,但不及原版有味道

包括林俊杰、吳青峰,蕭敬騰等,《我們》這首歌曾被眾多歌手翻唱,在今年《歌手·當打之年》的舞臺上,華晨宇深情演繹了這首歌,和林俊杰在第三季《夢想的聲音》中一樣,華晨宇又再次用這首歌唱哭了自己,唱出了自己獨特的味道。

《我們》&陳奕迅:被多次翻唱,唱哭許多歌手,但不及原版有味道

對於這首歌,就連喜歡改編的華晨宇也沒有對這首歌做任何改動,沿用這首歌原有的曲調,甚至減緩了演唱節奏,並精心設計只用一個固定的鏡頭拍下整個演唱過程,他表示不敢觸碰這首歌,一生只敢唱這一次,全程溼潤著眼眶唱完,引眾多粉絲心疼不已,唱到最後,全場彷彿都被這種沉重的傷痛感凝固了,可以說,這首歌的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

《我們》&陳奕迅:被多次翻唱,唱哭許多歌手,但不及原版有味道

歌詞一開始的“別說了,你懂得,就夠了”,將整首歌的基調帶入一種訴說的狀態,而原版中陳奕迅的“低音區”又與這首歌的味道融合得恰到好處,將整首歌嵌入滿滿的“敘事感”,雖然其他歌手的版本都各有特色,但終究不及他的原版動人,當然,僅代表個人喜好和感受。

《我們》&陳奕迅:被多次翻唱,唱哭許多歌手,但不及原版有味道

簡單純粹的鋼琴伴奏使這首歌擁有深入人心的魅力,極大地突顯了歌者的聲線,也較容易讓人帶入真情實感,沒有複雜的改編和演唱技巧,彷彿就是在對那些遺憾,那些回不去的過去,那個愛而不得的人訴說自己的心事。

《我們》&陳奕迅:被多次翻唱,唱哭許多歌手,但不及原版有味道

還能做什麼呢
我連傷感都是 奢侈的
我一想念 你就那麼近
但終究你都不能
陪我到 回不去的遠方

人在感情面前可以是主動的,但也總是參雜著數不盡的無奈,分開有時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但終究為兩個人增添了最大的遺憾,那種不想面對,不願承認的現實,應該就是真正心碎的感覺。

歲月總會給出最好的答案,再怎麼轟轟烈烈的故事最後都會歸於平靜。

我們遲早會知道,那些當初害怕告別不願散場的人,終究還是要學會和生活握手言和,揮著手和那個人說再見,和過去說再見,習慣漸漸淡忘那個人的一切。

感謝你曾來過,那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