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中,不戒和尚的师傅为何说他有慧根,不让他还俗?

恒大忠粉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笑傲江湖》中的不戒和尚,乃是一位奇人。此人本是一个杀猪的屠户,因为爱上了一位美貌的尼姑,所以出家做了和尚:

不戒继续道:“那时候我是个杀猪屠夫,爱上了她妈妈,她妈妈睬也不睬我,我无计可施,只好去做和尚。当时我心里想,尼姑和尚是一家人,尼姑不爱屠夫,多半会爱和尚。”(《笑傲江湖》三联版第十二章)

不戒的这个想法简直是脑洞大开,令人喷饭。

不戒做了和尚之后,才发现和尚不能娶妻生子,大为后悔,想要还俗。不料他师父说他有慧根,是真正的佛门弟子,不许他还俗。

为何不戒和尚的师父不许他还俗,还说他有慧根呢?这要从不戒和尚的法号——“不戒”说起,这个法号别有深意。

大家都知道,佛教中有很多戒律。最基本的是五戒: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只要是皈依佛教,都要守这五戒。皈依佛教后,如果还想出家做僧人,就要守更多的戒律,和尚受的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戒,尼姑受的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戒,可谓种类繁多。

然而不戒的师父却给他起了“不戒”这个法号。不戒和尚确实也对得起这个法号,清规戒律一概不守,喝酒吃荤、杀人偷钱,什么事都干。他还终于追到了那美貌尼姑,生下了仪琳。

为何不戒不守戒律,还被师父认为是有慧根之人呢?因为守不守戒律,那是外在的形式,真正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良、正义的心。因为佛教的核心原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佛教说“四大皆空”、“诸法无我”,戒律也是空的。如果执着于戒律,而忘了佛教最根本的精神,那是舍本逐末,没有慧根。

如果严守戒律,却不做好事,贪婪恶毒,这样的和尚绝不是真正的和尚,只是魔子魔孙。相反,就算不守戒律,但是却普度众生,与人为善,这样的和尚也算是有慧根的好和尚,而不戒就是这样的和尚。

比如,淫贼田伯光到处祸害良家妇女,正派人士却都袖手旁观,不肯出面。华山派掌门岳不群号称君子剑,也不愿出手对付这淫贼,直到田伯光在长安城中犯了案,岳不群认为他是挑衅自己,才出马追捕此人。

而不戒和尚却直接打听到田伯光在何处犯案,手到擒来将其抓住。后来不戒和尚还给田伯光做了手术,让他以后都没办法行男女之事,没办法祸害女性了。

其实只要弄清楚不戒和尚这个人物形象的原型,就知道为何他师父说他有慧根了。不戒和尚的原型是传统文学中一位有名的大英雄——花和尚鲁智深。

不戒和尚与鲁智深有诸多相似之处:

两人都不守戒律,喝酒吃肉、杀人放火啥都干,只是鲁智深不近女色,不戒和尚却娶了老婆。

两个人都性格粗鲁,却又武功高强。

不戒和尚曾躲在富家小姐的闺房之中等待田伯光到来,田伯光摸黑进入房间,伸手往床上一摸,摸到一个光头,被不戒和尚擒住。鲁智深曾躲在刘小姐闺房之中等待周通到来,周通摸黑进入房间,伸手一摸,摸到鲁智深的肚皮,被鲁智深擒住,胖揍一顿。

不戒和尚这个形象,简直是照着鲁智深来写的,所以央视拍《笑傲江湖》之时,找了曾饰演鲁智深的臧金生来饰演不戒和尚。

鲁智深虽然不守清规戒律,但是一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一副菩萨心肠。所以五台山文殊院的长老说他日后必成正果:

长老对众僧说道:“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记吾言,勿得推阻。”(《水浒传》第四回)

鲁智深后来在杭州六和寺中坐化,果然修成正果。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梦露居士


羽菱君一直认为金庸武侠中,当属《笑傲江湖》中的奇人最多,各种各样身怀绝技的人层出不穷,花和尚鲁智深样式的不戒和尚,就是其中很出彩的一个。说不戒,就不得不说他的出家往事。而说他出家的往事,就不得不提,一个酒肉和尚,竟会被他的师傅说有慧根。不戒真的有慧根吗,或许有,但在羽菱君个人看来,他的师傅这么说却是大另有用意的。



不戒和尚的师傅,或许是在不戒追求爱人,不断付出的过程中,看出了他有慧根。

和尚竟然有老婆,老婆竟然是尼姑,生了个女儿竟又让她拜入佛门,这样的奇人奇事,当真让人捉摸不了。其实不戒本不是和尚,他是个屠夫,因为爱上了一个美貌的尼姑,也就是后来仪琳的母亲,为了娶她,竟跑去当和尚。娶到老婆之后,他想还俗,但他的师傅却不让,还说他有慧根,因此他只能继续当和尚 ,不过他的师傅却允许他佛门的清规戒律皆可不戒,这也是他法号“不戒”的由来。只是之后由于不戒多看几眼别的女人,引致仪琳的母亲大发醋意,离家出走,不戒为了找她,只能将女儿寄养在白云庵,仪琳便也成了尼姑。

令狐冲大奇,心道:“你是个小尼姑,怎地叫这大和尚做爹?和尚有女儿,已骇人听闻,女儿是个小尼姑,更奇上加奇了。”新修版《笑傲江湖•第十二章》


由此,不戒也缔造了一家三口,皆是出家人的奇人奇事。那么他的师傅为何会说不戒是有慧根的人呢?

不戒或许真有慧根。首先表现在他有大无畏精神,为了爱人,他竟然情愿梯度当和尚。而之所以有当和尚的这个想法,则是因为仪琳的母亲不理睬他,不戒无计可施,想着尼姑和尚是一家人,尼姑不爱屠夫,多半会爱和尚,于是就出家剃度当了和尚。不戒的想法和逻辑可谓非同一般,虽然之后他发现当了和尚之后,不能与女人相好,连尼姑也不行,还想还俗,但此举却体现了他“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精神。为了爱,愿意放弃自己原来的一切出家,这等同于是为了爱,敢勇闯地狱。

其次不戒的师傅,可能是看到了他的恒心和坚定的信念。为了娶到心爱的人,不言不弃,屡遭仪琳母亲的刁难,从不气馁。认准一个目标之后,便一路走到底,任何的艰难险阻,都不能让他半途而废,这种恒心,这种坚定的信念,极为难得。后来老婆离家出走,他为了找老婆,也是印证了他是有恒心、信念坚定的人。十几年的寻找,天南地北,孤身一人,历经风雨,心中的牵挂就是妻女,所求的就是一家团圆。


有了这两样优点,就已经拥有了许多修行之人所不能具备的特质,便是有可能修成正果的人,或许这就是不戒的师傅所说的慧根,是真正的佛门子弟。不过,羽菱君认为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不戒的师傅说他有慧根,更重要的应当是看中了不戒过人的武学天赋,认为不戒是能继承他的武功和衣钵,替他坐镇山门的理想传人。

武学天赋过人的不戒,在他师傅眼里,是自己理想的衣钵传人,说有他慧根,实出自私心。

以不戒的武功来看,他的师傅必定也是身手不凡的一位高人。在武侠的世界里,不戒的师傅虽然是个方外之人,但根本上却还是个武林中人。武林中人对收徒之事瞧得极重,像不戒师傅这样的出家人,本就没有子女,一身的本事全靠所收下的弟子去传宗接代,延续师门的香火,衣钵的授受就更是头等的大事。这一点我们从《神雕侠侣》中的金轮国师就能看出一些的影子。


金轮生平收过三个弟子,有才德的大弟子英年早逝,二弟子达尔巴天资不足,三弟子虽有资质,却天性薄凉,三个弟子竟无一人能够继承他的衣钵。后来随着他年事已高,自思空具一身神技,却苦无传人,百年之后,这绝世武功就此湮没无闻,每当念及,就常致郁郁。这也是金轮后来看到天赋异禀的郭襄,便是敌人之女,也一心想收她为徒的原因。不戒的师傅对他,也当是如此。

这时见郭襄资质之佳,生平罕见,虽是敌人之女,但她年纪尚幼,何难改变,心想只要传以绝技,再加佛法熏陶,时日一久,她自会渐渐淡忘昔日之事。《神雕侠侣•第三十八回》


这位师傅很大可能就是自己原来的门下,并无天赋出众的弟子,去继承他的衣钵,一身的武功苦无传人。这点我们从不戒的武功也可看出一二。不戒武功的优势在于他的内功,他给令狐冲治内伤,以他对任脉诸穴位的了解,足可看出他对内功之术的修习之深,且已修为有成,他的内力也是极为精纯。内功的修练是最看天赋的,因为许多内功的高深秘奥只能靠领会,却不靠言传,搬运周天这些,单靠眼看是学不来的。更何况内功之学,牵涉到太多的穴位理论,一般的人就是认穴位,行脉络,都难通,又怎么进一步修内功呢?当年的达尔巴,就是因为天资不佳而得不到金轮的真传。

不戒道:“任脉之中,并没什么桃谷。你华山派内功不精,不明其理。人身诸穴中虽有合谷穴,但那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在拇指与食指的交界处,跟任脉全无干系。好,我给你治任脉之伤。”令狐冲道:“不,不,那桃谷六……”不戒道:“什么桃谷六、桃谷七?全身诸穴,只有手三里、足三里、阴陵泉、丝空竹,哪里有桃谷六、桃谷七了?你不可胡言乱语。”随手点了他的哑穴,说道:“我以精纯内功,通你任脉的承浆、天突、膻中、鸠尾、巨阙、中脘、气海、石门、关元、中极诸穴,包你力到伤愈,休息七八日,立时变成个鲜龙活跳的小伙子。”新修版《笑傲江湖•第十二章》


门下无理想的传人,在这位师傅年事已高之时,终于被他看到了天资过人的不戒,他就自然不会轻易地放过他了。然而有意将不戒培养成自己的衣钵传人,却知不戒出家是为了爱人,终不会长留佛门。为了留住不戒,因此借口于他有慧根,说他是真正的佛门弟子,并允许他不守清规戒律,还对不戒诸多的照顾,这个师傅真可谓用心良苦。而且,他应当是想不戒在学成他的武功之后,接他的山门住持之位,不然他收不戒为俗家弟子也是一样的,根本不用他做和尚。

看到师傅这般对他,不戒本是个极重情义之人,又为人慷慨,怕自己若再坚持还俗,会辜负了老人家的一番心意。而且老婆已娶,又不用受戒,喝酒吃肉样样可行,还不还俗已经无关紧要,便继续留在师门当和尚,跟他师傅习武了。


事实证明,他师傅看人的目光如炬,不戒确实有过人的武学天赋。有资质,再经老师傅这样的名师亲授指点,这个半路出家,半路学武的不戒和尚,果真学到了这个老师傅的一身绝学,慢慢在当世武林之中,就变成了一个不能小瞧的高手。不过,老师傅的武功有了传人,但他希望不戒替他坐镇山门的愿望只怕要落空了。因为在令狐冲接任恒山派掌门之后,他见令狐冲一个男子汉统领出家俗家一大群女子,未免让人见笑,也于恒山清誉有碍,就索性带着田伯光也一同加入了恒山派。但不得不说,不戒此举,别出心裁,堪称妙招。

所以说,不戒的师傅说他有慧根,或许真的有,但更重要的却是为了自己的衣钵传人。羽菱君认为,不戒有没慧根他师傅说了算,但他的慧眼却是直接可见的,因为不戒是跟方证、冲虚和定闲师太一样,看穿岳不群伪善的人。他看到岳不群与宁中则相敬如宾,就断定他们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夫妻,可谓一语双关。这花和尚样式的不戒和尚,真是奇的了不得。


羽菱君


如果不戒和尚的师傅,不是猴子请来的逗13,那只能有一个解释:老和尚想用和尚的身份,对不戒有所约束。

表面看来,不戒和尚百无禁忌,吃肉、喝酒、打架,还生了个女儿。但是如果真的百无禁忌,师父不让他还俗,他就会这么听话不还俗?

书中没有交代不戒和尚的武功从何处学来。但他在仪琳出生三个月,不戒和尚与一位骑马背剑的少妇动手,赤手空拳还抱着孩子,八剑后将少妇踢倒。看来不戒和尚武功不低,不会是短期练成。

而不戒和尚出家,就是为了迷恋一个小尼姑。所以他出家的时间不长。那么,不许他还俗的师父(应该是和尚),就不会是教他武功的师父了。

这个和尚师父,不是教不戒和尚武功的师父,应该不存在深厚的感情、或是武力的威慑。但就是这样一个老和尚,对不戒说一句“你有慧根,不许还俗”,就能对他具有相当的约束力,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