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從信息傳播來看有哪些新的特點?

金臺觀察


這次疫情,在信息傳播上有了新的渠道,就是通過網絡為手機終端提供各種方式的傳播信息。有官網APP自媒體,小視頻,大V,等等。可以說一機在手,知曉天下。


過路人zb


這一次的新冠病毒疫情來得非常突然,同時社會影響巨大。我自己回想,真正讓我瞭解和重視這個疫情情況是在臘月二十七,接下來每天一個大變化,過了一兩天湖北的各個城市就封城了,疫情每天的數字變化也很大。過程之中還出現了很多分支焦點信息,比如湖北和武漢的領導又如何如何,紅十字會如何如何等等。對於稍微年長一點的朋友可以回想一下,十七年前的非典疫情,似乎影響力還沒有現在這麼大,但是大家也清楚,實際上非典病毒的感染能力,綜合比較比現在的新冠病毒是更大的。

為什麼當時對我們老百姓的影響沒有現在這麼大呢?這裡面有一個關鍵的變化,那就是移動互聯網和自媒體,準確來說就是當時還沒有微信,當時的消息傳播的速度沒有現在快。

以前的信息傳播方式是中心化,自上而下的模式,我們瞭解信息主要通過幾個權威媒體,比如中央電視臺,還有我們各個地方的報紙媒體。而我們現在呢?每個人每天不斷的刷屏朋友圈,信息傳播也是病毒式,交差傳播式的,某一個大新聞首先是在自己的朋友圈看到的,晚上才在中央電視臺看到,甚至中央臺的新聞內容是跟隨自媒體內容的風向。

所以, 通過這次疫情讓我們每個人更加清楚的看到了現在信息傳播方式的變化,從中心化到去中心化,每個人都變成了媒體。

那這對我們手頭的生意有什麼啟示呢?我們要更加清晰的認識到,我們需要運營好自媒體和朋友圈,這也是過去一年時間我跟大家說的最多的話題,開屬於自己門店的微信號,多加微信,建立微信矩陣,做好微信內容等等。接下來一年時間,我們慧亞公司將會有更多的落地方法提供給大家,請大家拭目以待。




做生活之美家


信息傳播是個人、組織和團體通過符號和媒介交流信息,向其他個人或團體傳遞信息、觀念、態度或情意,以期發生相應變化的活動。

此次疫情突襲,較之2003年非典,媒體環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隨之,信息傳播也是更為多樣,更為複雜,具體而言,呈現出以下新的特點:

1、信息發佈更為迅速

2003年的非典,是對我們整個國家的社會治理體系、衛生保健體系的一次大考,對於信息發佈及媒體應對亦是一個演練。此次疫情,就充分的吸取了2003年期間信息發佈的經驗與教訓,反應非常迅速,每天都有疫情的即時報道,出現輿情也能迅速及時的作出應對。

2、信息來源更為多元

2003年,我們對疫情的相關情況的瞭解更多來自官方媒體,來源相對有限。但是這一次疫情突發,隨著自媒體的崛起,受眾可以獲取的信息來源更多,信息範圍也更廣。

3、傳播手段更為多樣

技術的發展帶來了信息傳播的革命。自媒體時代,每一個人都可以是信息發佈者,可以通過直播、視頻、文字等多種形式通過多種網絡平臺來傳遞信息、表達思想。

4、信息甄別更為困難

疫情導致了信息傳播的爆發,各種信息眾說紛紜,給受眾接收信息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有用信息對受眾來說相當不易。

5、信息管控備受挑戰。

對於國家治理而言,信息傳播的管控是必要也是必須的,特別是應對突發事件的時候,準確的信息更能安撫人心,解決問題,但是在自媒體環境下,信息管控變得尤其困難,難以確定來源來源,難以控制影響。

這次疫情中,信息傳播的積極作用凸現,對於安撫社會情緒,動員社會力量居功甚偉,但是也出現了一些不容迴避的問題:

1、關於謠言的界定

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並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疫情中,謠言成為了關鍵詞。李文亮的吹哨最初被認定為謠言,微信中的震驚體也是各種謠言。疫情過後,需要我們對謠言重新定義,讓預警起到作用,讓真正的謠言無所循行。

2、關於正能量的界定

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是社會生活中積極向上的行為。在疫情期間,正能量是我們所需要的。可是什麼是正能量?只有好人好事,歌功頌德嗎?不僅僅如此,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正能量,關注弱勢群體是正能量,記錄社會是正能量……正能量不應該那麼狹隘,我們也許要以更寬容、更深謀遠慮的心態來對待正能量。

3、有效信息的界定

有效信息是具有一定量和一定質的信息,即能夠排除認識上的不確定性,又能排除使用上的不確定性的信息。但是我們目前對有效信息的認識相對淺顯,即使是傳統媒體,也經常發放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比如雙黃連,比如美國囤槍。

疫情之下,信息傳播發揮了積極作用。疫情之後,信息傳播需要總結反省,進一步地改進:

1、媒體要跑贏謠言

謠言容易使人們互相猜疑,人心惶惶,造成內耗,瓦解戰鬥力。這就對媒體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跑贏”謠言,即在謠言之前快速準確發佈,還可以設置闢謠平臺等等,發揮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及使命感,幫助受眾甄別有效信息。比如新華社客戶端推出“求證”互動平臺,就是在架起了網民和權威機構間的橋樑。

2、自媒體要進行監管規制

自媒體在此次疫情中甚為活躍,其優點自不諱言,但是缺點也暴露無遺:准入門檻過低、社會責任感缺失、流量導向問題、信息質量良莠不齊等等,自媒體既然是媒體,必須要納入管制之下,需要針對自媒體制定既不會束縛其發展,又能規範其發展的規章制度,讓自媒體能有序健康運行,而不是如今的野蠻生長。

綜上,這次疫情中,信息傳播交上了優秀的答卷,但是對於其中的錯題,則是我們今後工作的重點!


有職業操守的小太陽


這次疫情,從信息傳播來看,有以下特點:

1、新媒體成為疫情傳播的主角,比如:今日頭條,抖音等綜合資訊類平臺和視頻類平臺。

2、信息傳播即時有效,做到即時更新。

3、用戶參與度提升,大家可以通過在線點贊,關注,評論,轉發及時互動,瞭解最新疫情信息。

4、手機端作用凸顯,真正到了一部手機瞭解天下時事。

5、信息傳播方式多樣化,信息來源渠道多樣化,人人參與記錄,新媒體的出現,讓信息傳播有了多種渠道,多種方式,除了官方媒體發聲之外,各行各業的,社會各個層面都有發聲,讓大家更加立體的瞭解疫情,同時關注民生。

6、自媒體發聲的力量得到關注和重視,大家更加側重於充手機自媒體端獲取信息。

疫情過後,自媒體將迎來新的閱讀高峰,會有越來越多的媒體加入自媒體,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做自媒體。


金鵬展翅高飛萬里


這次疫情讓中國🇨🇳國民學習到沒有硝煙的戰爭也是需要全中國14億人共同努力猜得到世界人認可的效益。首先自從1949年以來這次應該算是全中國最大的戰爭。目前國外爆發開始蔓延。我分析一下。第一這次疫情誰都在家也算得上是逼著大家大家在家看電視看手機都學習到網絡的一些知識,這樣一來基本都普及到很多知識,雖然表面看不到什麼效果實際大家都有很多收益。第二疫情期間大家也看到一些一線戰士,警察。環衛工人。快遞員。志願者,黨員。自覺帶頭不顧風險在前線贏得全人類人的認可,我們也可以通過網絡都能看到很多感人的畫面。這就是網絡傳播正能量的好處。第三為什麼中國🇨🇳人都戴口罩😷而外國人要人權不戴口罩的原因而爆發也有直接關係,我們都看電視手機網絡正能量傳播都學會自覺戴口罩,這也是網絡傳播都好處。第四學生在網絡上教學也是新的啟程未來網絡互聯網等等在世界不可缺的知識點。第五這次疫情為什麼大多數老人也自覺在家不出門這些和自己家人講解以及陪家人看電影看手機都學習到不給國家添亂情況下也是幫國家幫自己。這些都是傳播途徑的好處………


SCH快樂的小石頭


1.群眾作為自媒體屬性增強,不再是無意義的自我信息發佈。

2.信息傳播在疫情中的監督屬性得到突顯,好多疫情中的問題和不當都得益於信息曝光擴散後,得到解決。

3.信息傳播的公正性、透明性、權威性得到增強,不實、誤傳、造謠被人們抵制,人們更理性地面對海量的碎片化信息衝擊。

4.官媒聲音更及時、準確,表達方式上也更深入民心,三貼近落實到位。


中新視聽


在這樣的疫情中,心理援助工作尤為重要,它要針對社會心態的重建做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不少人群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關於如何幫助疫區人民治療心理創傷,如何應對疫情後可能發生的心理障礙甚至心理疾病的暴發,《中國慈善家》近日專訪了中科院心理所非典心理諮詢熱線負責人高文斌,以及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全國理事會名譽理事長、浙江省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浙江省心理危機干預專家組組長趙國秋。

高文斌曾是2003年北京小湯山“SARS患者與醫護人員的心理干預”項目的負責人;趙國秋則曾受衛健委、公安部等指派帶隊赴5.12汶川地震災區、4.28膠濟鐵路事故及7.23溫州動車事故現場實施心理危機干預。

用心理援助重建社會心態

中國慈善家:這次疫情對大家造成的心理創傷和其它災害有何不同?

高文斌:在過去很多涉及公共安全的社會重大事件中,都會需要心理援助,不過之前無論是在汶川地震還是玉樹地震中,影響面都沒有這次疫情這麼廣。不同事件中,影響人的情緒的因素和情緒釋放的對象是不一樣的。對於純自然災害,大家可能會對救助是否及時有效懷有期望,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反應,但是對於造成災難的原因,大家都會認為是純自然的原因,是不可抗拒的。而對於這次新冠疫情,大家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人導致的。既然是人的原因,公眾就會想應該是誰來承擔責任,這就會影響到個人的情緒和整個社會的心態。

在這樣的疫情中,心理援助工作尤為重要,它要針對社會心態的重建做工作。

中國慈善家:這次疫情導致的心理創傷有什麼特點?

趙國秋:1月23日至今,武漢封城近兩月,長時間的封閉會產生情緒障礙和行為障礙。情緒障礙裡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焦慮、抑鬱,以及強迫症的加劇。

此外,睡眠障礙的問題也非常嚴重,有睡眠障礙的人的比例比原來提高很多。武漢一線醫護人員中,有睡眠障礙的比例超過1/4。這次疫情中,有3000多名醫護人員被感染,其中近30名醫護人員殉職。他們被稱為“白衣戰士”,但他們也是普通人,也會產生恐懼和各種心理不適。

中國慈善家:哪些人需要心理援助?

高文斌:心理援助主要涉及兩類人群,一類是有亡故的直系親屬的家庭,另外一類是在疫情中身體受到傷害或影響比較大的人,他們需要長時間的心理援助和心理重建。對他們的心理援助工作要持續一段時間甚至一年。

趙國秋:我們尤其要重視一線醫護人員,比如在ICU工作的醫護人員,以及3000多名死亡病例的家屬。如果現在對他們沒做好哀傷干預,待疫情過後,當大家都回歸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以後,他們會遭遇一種心理疾病的挑戰,即PTSD,中文名叫創傷後應急障礙。

這裡有兩個案例,一是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美軍自殺人數上升兩倍多,平均每10萬服役的士兵中,就有30人自殺。殘酷的戰爭使一些士兵無法擺脫陰影,這種創傷不會隨著他們服役結束而終止。

另一個案例,是2008年汶川地震以後,一年內自殺率增高1-2倍。北川縣的宣傳部副部長在晚上12點多寫完最後一篇博客,就在自己的家中上吊自殺。青川縣的一位農辦主任,也是一年以後自殺了。

創傷後應激障礙,一般出現在整個突發事件過去以後3至6個月。當事人腦海裡開始出現血淋淋的場面,以及呼喚救命的聲音,等等,這會把他的情緒拉下去,讓他感到痛不欲生,到最後實在受不了就可能自殺。

現在我的專家門診裡已經可以看到這個傾向。原來有強迫、抑鬱、焦慮、失眠症狀的人,經歷疫情以後症狀有明顯的加重,人數增加了,程度也嚴重起來。這個問題應該得到關注並出臺相應預案。”

讓基層幹部掌握心理知識

中國慈善家:如何推動心理援助工作?

高文斌:要充分動員基層幹部,掌握一些心理干預知識。比如,社區實施管控之後,在很多封閉管理的小區中,居委會工作人員和街道幹部既是管理人員,同時也是服務人員,應該也是第一線的心理援助者。

心理援助工作的成敗不在於我們培養了多少心理醫生。心理服務體系的核心,是要不同的機關單位、基層管理幹部、人事部門掌握一部分心理援助工作的技巧和知識,並在平時的工作中做好對接,分級援助。說白了,就是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但是目的只有一個,即讓社會盡快恢復重建。

中國慈善家:對於這次疫情,心理援助的重點是什麼?

高文斌:需要注意人際之間的信任。從我們調查情況來看,目前很多單位已經開始復工,人際的信任、人際的距離等很多社會心理的因素需要去疏導。

現在大家不自覺地保持物理距離,無疑會加大人際的心理距離,如何才能恢復到中國人習慣的人際距離,這是工作的重點。我們這個社會需要重建信任關係。

中國慈善家:復工復產對大家心理健康有幫助嗎?

高文斌:復工復產後,各單位要接過疫情防控的棒,這既減輕基層工作者的壓力,也有助於恢復社會秩序。

中國慈善家:未來需要警惕哪些因素?

高文斌:幾萬名支援醫護人員要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又要面對新的一些病人,這些病人的心理健康也是一個問題,如得不到及時疏導,未來一段時間,醫患矛盾可能會增多。

要做一箇中長期的社會復原工作的準備。也就是說,難點和重點都是整個社會心態的恢復的問題。

趙國秋:復工復學以後,要對員工和學生提供強有力的心理支持。人們待在自己家裡,儘管是被隔離不能到處跑,但在家裡面吃飯、睡覺都是自由的,家裡也不用戴口罩。但回到單位或學校以後,單位實行嚴管嚴控,會導致恐慌情緒急劇上升。

在這種情況下心理調整的措施要跟上,學生的注意力要重新集中,工人要有新的行為規範,這些都要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初晴視頻觀看


#在抖音,記錄美好生活#萬愛千恩感謝大家的支持。@李好! @老張 @紅果 @開心果🍒🍒🎤🎤 @退休的解老師 @任建國 https://v.douyin.com/nTtQQJ/ 複製此鏈接,打開【抖音短視頻】,直接觀看視頻!


小帥哥Just


此次疫情是在一個全新的信息傳播環境下產生,社會的主要信息發佈和接收渠道,已從電視時代發展到了智能手機時代。大量的網友自發布行為,與官方的信息公開和發佈在“賽跑”,並客觀上形成了一種互相驗證的效果。

這樣一種高度不確定性和碎片化的信息發佈和傳播場景,雖然符合“人人都有攝像頭”的信息“自發布”時代的特徵,但在全社會合力抗疫的語境下,卻顯示出一種“熱鬧有餘而專業不足”、“民眾自發布信息居多,而權威發佈信息相對滯後”的狀況,之於疫情應對該有的專業性、嚴肅性,有著不小落差。


CosTend


第一,話語權很重要;第二,謠言止於智者,公開透明很重要;第三,社區宣傳很重要,大白話更是大實話;第四,國家層面新聞發言很重要,外宣工作只能加強不能放鬆;第五,發動人民群積極性很重要,離開廣大人民群眾很難打贏這場戰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