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记忆(八)

衣遮春秋

生产队记忆(八)

春天到了,随着杨絮飘飞到整个杨叶拍掌映日,孩子们到了到了棉衣的时候。那时由于更换的衣服不是很多,过冬的棉衣也会穿很长时间,不是轻易脱下来的。加上大人们老说春捂秋冻的道理,棉衣就更不容易脱下的。由于家母还属老式妇女的一员,家母一生只穿大襟的衣服,也会做,从没穿过现代的对襟衣服;还好,家母对于对襟的棉袄还是会做的,但对于对襟的褂子是不会的。等到了脱棉衣、棉裤的时节,还会先更换成薄棉裤,仰仗母亲操持,每个冬天给我都准备有薄厚两条棉裤,一冬下来没有挨过冻。也见过家里母亲针线活实在拿不手的,一身棉衣裤几年都不拆洗一回,冬天真是受罪。

再行气温升高就直接换成单衣了。那时家里孩子多,还不能全购置秋衣秋裤,就是姐姐们的,还是穿得很省,就是希望多穿两年。那时流行的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真是那样!

生产队记忆(八)

对于我们脱下的棉衣,母亲会抓紧时间进行拆洗,把棉袄的表里和棉花挑开,表里洗过,去掉了一冬的汗渍;棉花弹过,去掉半年的灰尘,增添后再重新做回去。这个过程中,棉袄、棉裤的表尽力用一色布,有破口子的就换掉了;里子可就将就多了,补、接、各色混搭都可以凑上,里边也看不到。躺在炕上见母亲做棉衣服两个工艺是絮好的棉花倒装,这个工艺一看的是棉花絮的均匀,二看的是絮面大小里表衣筒的配合。第二个工艺是引线,就是用针线把表、里和棉花连到一块,这个工艺看的是针脚,毌亲对这个技术没的说。她一边做我一边汇报成绩,母子哼哈,时光难留!也知道了‘引’字不只和弓箭有关系,大概这种工艺中拉线和拉弦有相同意象。棉衣服做好后,又焕然一新了,母亲也满有成绩地给我说,放进柜里就又可过一个冬天了!

脱掉棉衣的确是件庆幸的事,每个人都跟解了放似的,终于可以说和棉衣里的几个虱子说再见了!记得冬天长虱子最多的一年,大腿刺痒的抓了很多指痕,有一次春天上学时,小同学还从我头发里发现一只虱子,尴尬地想哭!私下里也想,大家笑话我,而又有几个人没虱子呢?谁家睌上不捉虱子呢?

那时很羡慕那些年轻父母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了缝纫机,会加工些带里子的夹袄在秋初或春末过渡。我没有这些,家母就让我把几个冬天的褂子多套几件穿,那时的孩子们穿衣,脖子上的领子很多,还颜色、大小不一致,也不会挑剔,大人们也一样这么穿。等把单衣褂子、裤子拿出来时,不是短了,就是破了,母亲都会提前给补好,穿带补丁的衣服也不觉难看(岁数小),母亲的针线活还可以,都补得整齐干净。上衣褂子穿多了,平时未免会掉个别扣子,穿身上了母亲又怕脱下来着凉,就让我嘴上叼着块饼开始缀,后来母亲才说穿着衣服这样缀扣子,是防止挑起的针划到眼睛,当时就太感激母亲了!

从记事起就穿几件瓦蓝的小褂子,挂破了补上再穿,有一年短了母亲就给加长了一圈。母亲加工得整齐得体,还得到很多婶子们的夸赞,还挺美的。母亲知道了这些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说,我们不和人家比吃穿,念书时学到文化是主要的。还有母亲总是对有文化亲戚们,给我们赞美,还羡慕语气和表情成了我爱好学习有力的鞭策,深入骨髓。

即使那样,幼小的心理也有不坚持不住的时候。那年8岁夏季,小伙伴们流行挎蓝小红背心和脚尖开口的凉鞋。而母亲在集市上让姐姐们给我买回的是圆领带小花的背心和不开口的凉鞋,央求着说:穿上吧,我看挺好的。

我阴着脸说:那个背心圆口的,带花,是小闺女穿的!

母亲转移话题说:那双凉鞋也是新的。

我有点哭声说:脚尖无口,鞋里进了沙子老硌脚!

母亲有话题了:脚尖开口是女式的,鞋怎么要女式的?背心就不要了!命令你穿上!

我嘟嘟地说:今年小伙伴们都是开口的,这个不适行了……

生产队记忆(八)

那个夏天,我穿背心的机会少,经常穿着小裤头光着膀子,赤着脚,慢慢地体味着家里姐妹多的无奈。那年姐姐们老讨论刚上市的一种叫‘的确良’的布,表面比细土布还平整,细发,比原来的细格布还轻薄,最是颜色只是单色,有姐姐们要的粉的等,小伙子的只有一种淡蓝的。姐姐们幸福着夏天有了这种布的凉爽,这样的夏天开始有了不一样。小街中间二奶奶家的两个姑姑,到了待嫁的年龄,衣服领口裁得有点大,透出秀美的皮肤,二奶奶老是恬怪她们。

生产队记忆(八)

姐姐们下工回来的中午,夏天很热很漫长的一段时光,可也还是很忙的。母亲早已把较平整的小方桌、木板之类擦洗干净了,也早把裱糊用的面糊打好了,把日常洗干净,捶平整的破布,小到两指宽的布条都平整地端出来了,这就开始打袼褙了。把一小锅的面糊用完,也就把院里能晾晒的地方都布满了,袼褙得打3、4个中午,其间空档中,母亲看着姐姐们忙活,早已把准备好的麻皮拿出来,伸开腿在腿上搓绳子了。一切都在为纳鞋底准备!家里孩子们多,每个人3双鞋,我们家就得24双,48只鞋底就是母亲一夏天中午紧紧的活了!鞋底在袼褙铰成样子,还要填上碎布,包上蒙布,纳好才是一只完工的底子,光纳底子一针针的真是功夫。那时的布鞋没有捂脚、烧脚的说法,实在是处理废布,环保天然的良方妙策!一双布鞋有着先人高超的生存之道!几千年来中国的母亲们都是这么养育着这个民族!

生产队记忆(八)

夏天中午,太阳很大,小街里的几棵老槐树也有的干了尖,树上知了不知疲倦地疯叫着,树下,南墙边的青石上都是婶子、大娘们纳底子忙活的地方。有的纳好了,顺手就在光滑的捶布石上捶平整了。同样姐姐的活伴们也一块说说笑笑地忙活,母亲抽空还烧开水,加上颜料,把买回的细土布煮染成深蓝色,晾干捶平后,给我做了条裤子,这种布我们叫‘毛蓝布’。阴天下雨的,直到中秋,毛蓝裤就把我打发了。哥哥第一年买了黄军鞋,第二年母亲又让他第一次买了蓝球鞋,他有红背心和兰白道背心。私下里还把哥哥晾好的球鞋伸进小脚试试,这鞋里边又光又轻,羡慕地真想长大。

那种细的毛蓝布,说是细了,还是不甚光滑,大人们夏天也都穿这个。上身上细白布小褂,下边都是毛蓝裤。白布小褂上的小圆领,蒜拌扣是小褂的标配。作为老式农民的父亲,他的毛蓝裤还是过去的大裤腿、大腰裤的裁法,穿上时还要折腰勒大布腰带。到哥哥们穿衣服,就是瓦蓝布,褂子锁扣眼,裤子前开气的现代裁法了;即使现代裁剪,但裤腰、裤裆还是很肥大,为的是方便劳作。当时老想,就这点改进,中国古人没改进,古代的宽衣大袍该多浪费呢?到我的毛蓝裤母亲做了改进是,腰上穿了松紧带,不用勒裤腰带了。这种土布和裁剪方法哥哥、姐姐不穿了,我还没挑剔的资格,我看来还因为有了改进,夏天不用腰带也挺美的!

生产队记忆(八)

对于老式衣服的裁法,母亲很应手,对于哥哥、姐姐们穿的现代裁法,母亲总要让人帮忙,再给别人帮助。社员们就是在相互支撑中生活着,也慢慢感受着生活的改变。随着上学,听评书,看小人书多了看到清朝之前中国的衣服很复杂,父亲的那种大裤腿、大裤腰的其实是古时罩袍里的延续。评书里说得古代的衣服很漂亮,有冠,有袍,有靴,可到了那个清朝变得不伦不类了,还把个袖子做成马蹄状,明显地就是把人轰成了牲口。甚者,清朝签了那么多卖国的条约,对清朝那身死人一样的衣服恶心透顶了!

那时孩子们从大哥哥们那里听到的是上甘岺的战斗激烈,几个小伙伴也排成行,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到生产队的土堆上、草垛上去排演战斗。家西边怀仁叔的堂叔是抗日和解放战争的英雄,已经是军转干部了回乡探亲,听姐姐说老头官很大,车接车送,还穿着几个兜的呢子中山装,上边兜里还插着钢笔。第一次知道了衣服和身份对应起来。于是哥哥上中学有了黄军用书包,有了黄军帽,有了黄绿的军装褂子,军装真提气。后来,哥哥有了青蓝的裤子,还听说料子叫‘的卡’,从小对机器纺织的布,名字总是带个‘的’字,很奇怪。

矿工三叔经常骑着半旧的自行车去地区矿上下班,下班后时不时会把矿上那身工作服穿回来,很神气。刚开始人身不觉得那种布料怎么样,新的时看着有点铁硬的粗布的样子,倒是旧了时,蓝色显出白线的感觉舒服多了。人们当时把这种布叫做‘劳动布’,是工人们的象征。后来这种布料也在集市上流行起来,穿的人还挺多。过年时,我的新衣服就是这样的劳动布小褂子,还收口,收袖口,那一年也是我神气的一个春节。

生产队记忆(八)

随着收秋的开始,也是费衣服的时节,手抱肩扛的对衣服磨损很大,有时还要防备被荊棘挂破、划破,所以社员们会很注意,也体现了劳作的能力。这时人们也会有不太小心的部分,就是会把新做的布鞋穿出来,新鞋刚上脚还需磨蹭出来才舒服,正好利用这个机会‘磨合’出来。进山到梯田收谷子,山路、茅草、谷茬踩在新鞋脚下,如履平地,不用单心,社员的布鞋‘刀枪不入’了!

生产队记忆(八)

百姓布鞋也逐渐被‘懒汉’鞋一统天下了,对于怎么叫‘懒汉’鞋?母亲说是鞋口带松紧布的鞋,开始疑惑还有不带松紧布的鞋吗?那时还其对鞋进行统计,绑带的,无松紧布的圆口,方口就不叫‘懒汉’鞋了。‘懒汉’鞋的好处是伸脚方便,鞋口弹力跟脚,的确有一定的懒性。穿上‘懒汉’鞋,人不懒就行!母亲说还有一种在鞋面捏‘鼻子’的,一直很怀疑是不是古代的做法,古代的鞋子除了用的底子一样外,肯定有特殊的地方。

小街里我们对门住的是利恒爷爷一家,78年一天傍晚穿了一双军鞋,拉着小推车去地里分红薯,他出门时我们还看见了。时间不长,整个队都人心慌张地传告说,利恒爷爷被高粱茬扎破了脚心,血流不止,已被队里送去了矿区医院。谁知第二天医院传回来因破伤风,失血过多,老爷爷竟去世了!利恒奶奶去世早,和孩子们分家后单过,就经常买鞋穿,这回事后人们更想信纳底子的鞋了。这是我第一次经历老人以这种方式离世,深深的刺痛感留在记忆里,印象很深。

还有一件对于穿鞋解放脚的故事。我家姥娘是见到为数不多的小脚,老见姥娘每天早上用长长的缠脚布缠脚,她不能出门,小鞋很省,每年能换一条缠脚布就算过年了,她和姥爷他俩老吵,老吵。姥爷在山区38年秘密地入了党,在抗日战争中唯一和外国老头白求恩联系的人。到70年代,伴随新中国成立经历太多的惊心动魄,而对新农村中的公有事业第一到不食私人烟火的程度,这是他们吵的原因。姥娘看到母亲不再缠脚,很是欣慰和羡慕,一直说新社会好啊!这一点大家都要记住。姥娘生在清末,长在民国没摆脱缠脚,而母亲生在民国长在新中国就放脚了,这点的社会改进才是触动人心的。其实姥娘对姥爷当年厌恶国军失败后进村祸乱百姓,追随真心抗日进步团体,到解放建国的基层工作是很支持的。还经常教导我们,要记住身边每一个对个人,对社会做出改善的好人,那时不懂,其实她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姥爷才是纯粹的人,才是值得爱慕的人。

生产队记忆(八)

等生产队收完秋,树叶落完,地就开始上冻了,这时母亲把姐姐哥哥的棉衣统一拿出来,催促大家穿上,别冻着了!这段时间还和姐姐们争穿那件姐姐们唯一的手织毛衣,有些不可开交,能争到手也就不嫌扎了。哥哥的棉袄是古铜色绸布的,听说很流行,他好象在母亲的拆洗下穿了好多年,也总是外套黄军装褂子穿着。我新棉袄永远是黑纹布的,象后来相声《卖布头》说的那种黑,穿在身上很轻爽,在母亲的爱意下很惬意的,也总是听母亲叮嘱不能用袖口挡鼻涕。那些年,一到冬天就呼呼地刮风,姐姐、哥哥们上工回来总是爬到炕上,把手伸到被子下压着取暖,有时伸到我的棉袄里打闹。哥哥的那只栽绒帽子,是象雷锋那样的标配,可哥哥舍不得戴,耳朵都冻得红了又紫了,当时我也向母亲争取,哥哥有了新的后,他的旧的给了我,我才摆脱了那只无毛的象两只猪耳朵似的黄军帽。

生产队记忆(八)

我们东院里是还在五服内群英伯伯家,由于群英伯伯常年在山西矿上上班,属于工人家庭,由于每月都有工资收入,是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他家的堂兄们每到冬天有黄大衣,是很炫的事情。那几个金灿灿的扣子扣上后,看着就气壮。哥哥没有,可他在父亲上工的情况下,可以脱身生产队出去为家里干了很多事,母亲为鼓励他也给他弥补了一件栽绒领的小蓝袄,这一件我没和哥哥争。看着哥哥冬季有一件还算流行的衣服,我为哥哥高兴!

生产队记忆(八)

对于生产队以及大队管理的变化,全程见证生产队从建立开始、奋斗的父亲,他的认识和感觉是敏锐的,在79年他逐渐认识到大局的变化,从而从家里每年养一只羊集攒羊皮,4张清一色的绵羊皮齐备了。北方的冬天是漫长的,用于顶住寒冷改善生活的很实用羊皮袄父亲是思考好的。这一年,父亲把4张皮子熟好了,请人裁好,春节歇工的时间穿出去可炫耀了一个年节。这一年,我们家带头买了毛驴,也配齐了驴车,已经偶而地把县一瓷厂的大缸拉到定县平原销售,赚点小钱以补贴家用,一切都在变化中。

生产队记忆(八)

那个年代大多数农村家庭都是这样,社员们在节节省省的互帮互助中,以纯朴不味奢华、环保以味天然的思想,集中为纯净致腹心愉悦,实为生存之高境界,时光之绝外桃园。人们期望通过劳动改善生活,而纯净愉悦不易,实需社会之大智慧。

生产队记忆(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