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逆行者”


最美乡村“逆行者”


最美乡村“逆行者”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有一群人,他们放弃了陪伴家人的美好时光,穿梭在大街小巷,走进了千家万户,奋战在阻击疫情的第一线,竭力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成为百姓身边的“抗疫卫士”,他们就是巨野县公安局北城派出所的警务助理们,最美的乡村“逆行者”!


扎根网格 细致服务

最美乡村“逆行者”

“村民们,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尽量减少出门,出门请戴口罩”。自疫情防控以来,大姚庄的警务助理姚元强每天都要利用村内的广播喇叭宣传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注意事项、防护措施,确保村民了解疫情,提高认识,做好自我防护。他坚持每天到超市、广场等人员易聚集的场所开展检查,指导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障村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做到万无一失。姚元强坚持每天两次去村“雪亮工程”指挥平台,查看村内人员流动情况,一旦发现有人员聚集的情况,立刻前去劝导疏散,避免村民聚集发生交叉传染。有人问他:“不累吗?”他笑着说:“怎么会不累,但群众都安全,我累得值!”


疫情当前 敢为人先

最美乡村“逆行者”

危难之时方显担当本色,疫情发生初始,北庞村警务助理马翠才就主动请缨,积极响应县局号召,扛起了北庞村疫情防控这项重任。他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毫不懈怠地解决群众的困难;他把防范知识和措施一点点灌输到群众心里,筑牢疫情防线。

战“疫”千万条,消毒前三条。春天已至,但天气依旧寒冷,马翠才却没有退缩,主动扛起这项最累人的活。他只有一辆摩托三轮车,刺骨的寒风挡不住马翠才的热情,他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每天在村内道路进行2-3次的消毒,一干就是37天,最大限度地做好了全村的防护工作,阻断了疫情输入。

2月24日,马翠才还积极响应,参加了无偿献血。虽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层警务助理,但是他在此次来势迅猛的疫情下,展现了绝不普通的担当!


疫情不退 我就不退

最美乡村“逆行者”

沈德资是沈庄村的一名警务助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一名警务助理、一名村干部,时时处处都发挥着表率作用,冲锋在前,尽己所能,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全部力量。他坚定地说:“疫情不退,我就不退。”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就一门心思扑在了防疫工作上,每天起早贪黑,走家串户地进行摸排核查,以便及时掌握村内的第一手资料,提前做好防护准备。他特别注意外来人员,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不停蹄赶过去了解情况,做好登记并联系派出所,并耐心向其讲解防疫知识,劝说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自身安全、他人安全。

日行两万步,沈德资的一言一行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赞誉,村里群众都对他竖起大拇指,称赞他:“真是我们村的守护神”。


最美逆行 坚守前沿

最美乡村“逆行者”

一个人,一方格,一双腿,穿梭在群众之中;一个包,一支笔,一个本,记录着社情民意;一张嘴,一双眼,一身本领,一个团队,提供着全科服务。”这是东刘庄警务助理王中华的工作缩影。

王中华是一名女警务助理,但干起事来,却毫不含糊。她第一时间冲向辖区疫情防控一线,向出村村民耐心讲解当前疫情状况,对回村人员进行全方位消毒,每天坚持在全村13个路口巡查。

疫情防控期间,王中华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外,还考虑到村内的五保户、困难户生活保障问题。封闭化管理期间,王中华经常为无儿无女的87岁刘书余夫妻俩送去米、面、油、菜等食物,帮其做做家务,聊聊家常;为自幼残疾跟着叔叔居住的37岁李爱亮送去零食和爱心人士捐赠的衣服;为同样行动不便的67岁焦得光、孟兆良二人送去米、面、油、水果等生活用品,为其买药,拉着他们去凤凰社区看病……这些在王中华眼里只是小事,可是在这些被帮助的老人心里却是暖暖的。

疫情防控工作繁重,有时候更是加班加点,家里也不理解,可王中华却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要坚持下去,帮助村里解决更多的事。”

最美乡村“逆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