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物进行感觉训练

所谓的感觉训练,从字面意思上讲就是训练各种感觉器官

。通过感觉训练可以使孩子的感觉器官神经发射和联络的通道得到完善,还可以奠定孩子以后智力发展的基础。另外,通过感觉训练还可以使某些影响智力发展的感官缺陷被尽早地发现,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完善。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各种感觉特别敏锐的敏感期,若不能抓住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充分的感觉训练,那么,等其成人以后将无法弥补,并且会伤害到个人的精神发展。所以,在儿童时期对其进行各种感觉训练尤为重要。

我在“儿童之家”对儿童进行包括触觉、热觉、压觉、嗅觉、味觉、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感觉训练

触觉使儿童能够接触周围的事物,能够辨别物体冷热,分辨物体表面是粗糙还是光滑。触觉训练有这样一个技术要点:成人可以让孩子在触摸时闭上眼睛,这样儿童可以更清楚地辨别感觉的变化。在成人的引导下,儿童辨别物体时不去借助视觉去触摸物体的时候,父母要给予鼓励,让孩子能对这种练习产生兴趣,从而能够迅速地学会利用触觉分辨事物特征。我觉得经过这样的训练后,

孩子闭着眼触摸衣料就能很轻易地辨别它是粗糙还是光滑。

为进行触觉训练,我们准备的材料包括:两个相等的长方形木板,其中一块的一面贴上光滑的纸,另一面贴上粗糙的纸;另一块一面上一并贴上光滑的纸和粗糙的纸。让孩子们触摸这两块板子,来区别光滑和粗糙。

实际上,一般情况下热觉和触觉的训练是同时进行的。例如:孩子触摸盆里的水时,同时会感受到水的温度。对孩子进行热觉的训练,一般准备一套盛不同温度水的金属小碗,碗里有温度计测量温度,让其中的两碗水的温度相同,然后,让孩子们将手伸进不同的碗里,感觉凉水、温水和热水的温度。孩子们对此训练都很感兴趣,并且还可以用脚来做。

在训练压觉方面,我们的教师准备大小约为8×6×0.5厘米的表面光滑的不同木质的小木板,重量分别为24克、18克、12克,三个之间的重量逐个相差6克。为了避免孩子一看就能分辨出木板的重量,我们尽量保持木板原来的颜色,这样能够很好地检验孩子们练习的结果。让孩子拿两块木板放在两个手上来衡量木板的质量。为了避免孩子用颜色来区别重量,训练时要让孩子闭上眼睛完全依靠压觉来衡量。这样的方式练习压觉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周围观看的孩子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也想自己来试一试。孩子们主动地闭着眼睛,一个挨着一个地进行训练,并不断发出开心的笑声。

训练孩子的嗅觉和味觉的目的在于提高儿童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但因为孩子的嗅觉发育相对来说比较晚,因此对嗅觉的训练最不容易。在“儿童之家”,教师为了训练孩子的嗅觉,让他们去闻一闻刚采摘回来的紫罗兰和茉莉花。蒙上孩子的眼睛后,一个小伙伴拿着一束茉莉花凑到他的鼻子底下让他闻,我们对他说:“闻闻看,它是哪种花?”当孩子们能够区分出花的味道后,就对他们进行花香气味浓淡区别的训练。开始时让孩子闻四朵花,然后依次减少花朵的数量,最后只闻一朵花。其实我们可以在午饭的时候对孩子进行嗅觉训练,让孩子学会去辨别各种味道。

在“儿童之家”,教师为了训练孩子的味觉让孩子用舌头品尝酸、甜、苦、辣、咸等各种味道的溶液。三岁左右的孩子们很喜欢参与这样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教孩子们怎样学会漱口。因为孩子们对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所以,每次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就会用玻璃杯装上温水仔细漱漱口,因此,可以说味觉的训练也是一种保健的练习。

视觉的训练能够让儿童鉴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高低、长短及不同的几何形体。视觉训练的内容包括:区别事物大小、事物长短以及事物厚度的视觉训练。

“儿童之家”的教室里摆放着许多训练孩子视觉的教具,其中一个叫“镶块”。它由三套木块组成。十个圆柱体木块组成一套。第一套圆柱的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第二套圆柱的粗细相同,高度都不同;第三套各个圆柱的直径和高度都不同。这个游戏是这样操作的,先让孩子们从板孔中把小圆柱拔出来,然后弄乱,在放回板孔中原来的位置。通过使用“镶块”练习,孩子们学会了根据物体的厚度、高度和大小区别彼此,这是一种很好的训练视觉的方法之一。

公宝塔游戏是训练视觉的另一种方法。有十块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积木,它们中最大的底边为10厘米,最小的为1厘米,其他的每块底边都递减1厘米。公宝塔游戏的要求是用这十块积木最大的一块做塔底,最小的一块做塔尖,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垒成一个塔。在垒塔之前,先把这些放在地毯上的大小不同的积木弄乱,有些分辨不出大小的儿童就会把不是最大的那块放在下边,当他们垒到一半时塔就坍塌了。

对儿童进行听觉练习为了使他们能够辨别和比较声音的差别,从基础上培养孩子对美感的认识。在“儿童之家”,我跟以前一样维持班级的秩序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来进行我的工作。当教室里更加安静的时候,我发出有时候短促的高音,有时候悠长的低声“嘘,嘘!”不断地变化声调,渐渐地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这时我继续说“再安静一些!”然后,我又发出“唬,唬!”声,并小声地重复着:“再安静些!”最后我以最低的声音说:“现在我能听见钟表的滴答声了!”“好,我能听见风吹书本的沙沙声了!”这样的训练过程很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教室也非常的安静,如同没有一个人在里面似的。这时,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反复练习,这样孩子们就能够养成保持安静的习惯了,即使有一两个孩子破坏这种安静的秩序,只要对他发出一个音或做一个手势,他就会立即恢复原来良好的秩序了。

经过这样的感觉训练,儿童将会

被培养成敏锐的观察者,这既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打好基础,也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

以一个厨师为例,他的烹饪知识可以从书本中学会,如,菜肴的配料和烹饪时间的长短。但他需要根据菜肴发出的气味来判断时间的长短,依靠眼睛来分辨配料,这一切如果没有感觉训练做基础,很容易出现错误的判断。对成人进行训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例如:一个想成为一名钢琴家的成人,进行手指的训练就很困难。因此,如果我们想使一个人的感觉通过练来得到充分的发展的话,就必须抓住感觉形成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训练。所以,感觉训练从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并坚持不懈地贯穿于准备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时期。


通过实物进行感觉训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