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不如近邻

前段时间,蒙古国捐送我国三万只羊的消息引发人们热议,真是应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老古话,大家在表达感谢的同时,也掀起了对蒙古国的大讨论。

蒙古国,简称“蒙古”,毗邻中俄,是全世界第二大的内陆国,1946年独立,并在1949年和我国建交。然而如果不是这次蒙古国捐赠3万只羊给我们,恐怕很多人根本想不起来我们还有这样一位邻居。

更有意思的是,在网络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许多调侃蒙古国的流行段子,比如“在蒙古国,离开首都乌兰巴托后,向哪走都是农村”,又比如我们今天题目里面提到的“人在蒙古,刚下航母”,那么这位存在感很低的邻国为何总被调侃呢?在许多朋友眼中,蒙古国甚至比朝鲜还要神秘,那它究竟神秘在何处呢?

草原与中原的过往

其实,蒙古国对我们来说也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凡知道内蒙古的读者可能多多少少也听说过蒙古。内蒙古为何要带上一个“内”字呢?这是因为蒙古国又被叫做“外蒙古”。

在古代历史上,内蒙古和外蒙古是作为一个草原整体出现的。在成吉思汗以前,蒙古草原长期被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统治着,蒙古人被称为鞑靼。直到1206年,成吉思汗一举统一了分散在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大蒙古国建立,属于蒙古部落的辉煌才正式开始。

在势不可挡的蒙古铁骑之下,金朝、西夏、西辽、花剌子模、大理,以及南宋最终都走向了覆灭。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并一统中原地区。随后,蒙古铁骑的足迹横跨亚欧,许多国家都被攻灭,元朝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蒙古帝国。

不过仅在短短70多年后,元朝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明朝的军队攻进元大都,元朝统治者退回蒙古草原,直到1402年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元朝彻底灭亡。

随着元朝的覆灭,蒙古很快就分裂成了三个部落:“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蒙古从此走向了衰落。

近代史上的蒙古

到了17世纪时,蒙古诸部被清朝重新统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纷纷脱离清政府统治,蒙古也宣布独立。后来蒙古和中原的分分合合中,掺杂了许多政治因素,国民政府于1946年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

然而独立后的蒙古再也不可能恢复元朝时的辉煌,相反的是,蒙古是一个内陆国,对外交通和对外贸易都很难开展,其境内多草原和高原,且温带草原气候不适宜发展农业,主要依靠畜牧业和自然资源开采发展经济。因此蒙古的经济发展很缓慢,其人口才三百多万,而且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首都乌兰巴托,经济总量只有一百多亿美元,国际地位很尴尬。

经济落后,且在国际上非常低调,对许多人来说蒙古国是一个比朝鲜还要神秘的国度。因此也就催生了许多茶余饭后的调侃段子。比如这句“人在蒙古,刚下航母”,就是针对蒙古地理位置的玩笑话。

最后,蒙古国虽然在经济上很落后,在国际上也没有什么影响力,但却很重视两国友谊,这次为我们捐赠3万只羊,真可谓是礼重情义也重,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