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福公主之死真的是因为假冒吗?还是韦太后怕她受辱的事传扬出去?

小酒窝的日记


我是史海讲经人,我爱回答。柔福公主之死真的是因为假冒吗?还是韦太后怕她受辱的事传扬出去?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宋朝靖康之难后,金人当时不但把宋徽宗、宋钦宗爷两一块带走了,就连他两的一些妃子呀,子女也都带走了。后来赵构把南宋建立起来了,这时有人禀报说有个自称是宋徽宗第二十女的柔福公主从金国逃回来了,赵构一听立马相认,两人是抱头痛哭,但后来韦太后回来后第一件就是把这个柔福公主处死了,原因是这个柔福公主是假冒的,但是这个柔福公主真的是因为是假冒而被处死的么?事情其实没这么简单,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来抽丝剥茧为你分析。


当年这人柔福公主回来认亲时,其实赵构也没有一开始就相信,也许有人会问,按理说赵构与这个柔福公主算是兄妹呀,怎么会不认识自己的妹妹呢?你还别说这赵构还真不可能认识柔福公主。宋徽宗当皇帝不行,生产后代可不差,儿子就有三十一个,女儿也有三十四个,而且两人又不是同一个母亲生的,皇家规矩还多,不可能说像我们现在这样平时兄弟姐妹天天能见得到,所以赵构确实不能判断这个柔福是不是就是自己的妹妹。

赵构不认识,所以赵构就找当年服侍过柔福公主的一些宫女去去辨认,但是这些老宫女也不认识呀,因当年被金人掳走时还小,现在长大了相貌也会变化呀。于是这些宫女就只能问一些关于当年皇宫里的事,但是这个柔福公主回答丝毫不差,于是这些宫女就回报说这个柔福公主是真的。


但是也有人提出疑问,因为这个柔福公主没有缠足。缠足据说起于五代,但在唐代女子是不用缠足的,但到宋朝又把这又长又臭的裹脚布捡起来了。柔福公主一听别人说她没缠足就立马哭了,说自己在金国没条件缠足呀,天天要干体力活,又是打水又是洗衣的。这么一说也算合理,于是赵构才真正与她相认。

赵构建立南宋后的口头禅就是要收复中原,迎回二圣,但是光打雷不下雨,其实他真正想迎回的就是自己的母亲韦太后。后来岳飞在取得郾城大捷后,在议后时赵构就说了徽宗现在已经没了我就不说什么了,但得把韦大后放回来,不然我就要拼命了,这议和我也不会签字的。


金人后来一想,这个韦氏扣在金国也确实没什么用,为了她而使两国议和不成得不偿失,所认金人也就答应将韦氏放回来。钦宗听说金人要放回韦氏,抱着韦氏的车轮就哭了,说你回去让赵构想办法把我也弄回去吧,我回去也不会去和他抢位子的,给我几亩田,我作道士去。

韦太后好不容易回到了宋朝这边,与赵构母子两是抱头痛哭。然后赵构带她引见一下自己的这帮皇亲国戚及文武大臣,别人倒还没什么,但是到柔福公主这韦后脸一沉一句话也说。等众人散了之后,韦太后就说这个柔福公主是假的,真的柔福公主已经死在了金国。


赵构于是就把柔福公主抓起来了,用刑之后这个柔福公主说自己其实是一个尼姑,之所以知道皇宫里的事是因为当年她也被金人抓了而且是和公主的侍女关在一起,所以才对宫中的事知道一些,而且这个侍女还说了说她和柔福公主长得像,这样她才敢来冒充柔福公主。


但是果真是这样的吗?其实不见得,很有可能这个柔福公主是真的。那各位又要问为什么韦太后要说她是假的然后处死呢?其实是因为柔福公主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事,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当年两人都被掳去金国,两个不用说肯定都是受过金人的凌辱的,韦太后当年就是被完颜宗贤霸占了十五年,而且还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呢。现在韦氏回来贵为太后了,当年在金国的被金人凌辱的事本来没人知道,但是现在却被这个柔福知道了,这事千万是不能传扬出去的,所以柔福那就只能是死路一条了。


关注我,史你知


史海讲经人


关于历史中柔福公主之死的确存在争议,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事件的大体内容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宋官军剿匪之时,俘虏的匪眷中有一女子自称是柔福帝姬。柔福帝姬可是皇帝的妹妹,于是立即被送到临安。该女子自称从金国奔逃回来,其间历尽了风霜雨雪。

确实记得宋徽宗有个公主叫嬛嬛,为懿肃贵妃所生,被封为柔福帝姬。但阔别多年,他已经记不清楚公主面貌身材,于是命老宫女察验。老宫女都感觉这女子相貌确实很像当年的柔福帝姬,用宫中旧事盘问她,也能够回答得圆满。只有一个值得怀疑的地方,这女子有一双大脚,不似柔福帝姬的纤足。对此疑点,那女子泪流满面地解释说:“金人驱逐如牛羊,乘间逃脱,赤脚奔走到此,山河万里,岂能尚使一双纤足,仍如旧时模样?”事见《鹤林玉露》记载:“柔福帝姬至,以足大疑之。颦蹙曰:金人驱迫,跣行万里,岂复故态。上为恻然。”

宋高宗觉得言之有理,尤其是这女子能够一口叫出宋高宗的乳名,便不再怀疑,下诏让她入宫,授予福国长公主的称号。又为她选择永州防御使高世荣为驸马,赐予嫁妆一万八千缗。此后宠渥有加,先后赏赐达四十七万九千缗。

南宋与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后,高宗生母韦贤妃被金国放归。母子重逢,喜极而泣。韦贤妃回朝后,被宋高宗尊封为“显仁太后”。韦太后回国之后,听到柔福帝姬一事,不禁诧异说:“柔福已病死于金国,怎么又有一个柔福呢?”宋高宗便说了柔福由金逃回的情状。韦太后说:“金人都在笑话你呢!说你错买了假货,真正的柔福早已经死了。”

宋高宗听了母亲的话,勃然大怒,立即拘捕了柔福帝姬,交大理寺审问,严刑拷问之下,假柔福公主无可抵赖,只得一一供招。

原来,她本是汴京流浪的女子名叫静善,生得颇为美貌。汴京攻破后,她被乱兵掠往北方。在路上遇到一个名叫张喜儿的宫女。张喜儿曾在懿肃贵妃(柔福帝姬生母)宫中侍奉,知道许多宫闱秘事,一一都说给了静善听,尤其还说静善的相貌气质酷似柔福帝姬。静善对这个巧合十分动心,于是开始留心记忆各种宫闱秘事,而且刻意模仿张喜儿所说的公主形态。之后,静善在战乱中经历曲折,曾经三次被人拐卖,最后被土匪陈忠虏入盗伙,被迫嫁给了一名小土匪。宋官军剿匪之时,抓住了静善,打算以匪眷的名义将她杀死。静善为了活命,称自己就是柔福帝姬。见到静善的气度,宋官军还真的被吓住了,于是将她送到临安。静善成功蒙骗过宋高宗后,得到了十多年的富贵。不料人算不如天算,韦太后回到京师,说破了此事,静善再也无从掩饰,只好老老实实地招认。

宋高宗知道柔福帝姬确实为假后,下令将假公主斩首于东市。

不知道各位看完以后有什么感想,据说柔福死后,民间很多人还是坚信她就是真公主,之所以被处死就是因为韦太后怕她说出自己在金国受辱的事情!!

其实我个人也认为柔福公主不是假冒的!假冒的不可能对小时候的事都记得,就算是别人告诉的也不会这么全面!不可能恰到好处的把提问的问题都答对!还有个问题就是老宫女的确认,柔福可是公主是宫女看着长大的,怎么可能认错!后来的招供怕也是屈打成招罢了!



小史的旅途


柔福帝姬(1111年-1141年)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女。她花容月貌,伶俐可爱。据史料载,她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被斩首。

表面上看,她是一名叫“静善”的流浪道姑,因为假冒柔福公主而被斩。其实是韦太后怕自己在金国受辱的事被宣扬出去,毁了她的清誉,而让皇帝赵构下令将柔福公主斩首示众。这个案子,被称为“大宋第一奇案”。

在《随国随笔》中曾这样记录:"柔福实为公主,韦太后恶其言在虏隐事,故亟命诛之。"

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金军攻破了北宋京城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当时的柔福公主(柔福帝姬)也在其中。

北宋王室成员被押到金国后,都受尽了侮辱,柔福公主还和韦氏曾经共事一夫。

在百般忍耐中,柔福帝姬寻找机会,尝尽了千辛万苦回到了临安。那时,她的哥哥赵构已经成了南宋政权的皇帝。曾经有人对柔福帝姬的身份表示怀疑,因为她的一双脚已经不像原来那样纤小了。她的解释合情合理:在北国牧羊时,每天赤足走个几百里,一双玉足早已变大。

宫人们对她继续提问,她都答得丝毫不差,最终,赵构打消了疑虑,封她为福国长公主。不仅给她修建了非常豪华的府邸,还为她觅得佳婿。给她的嫁妆,多得让人们瞠目结舌。

赵构从小就最喜欢柔福帝姬这个“二十妹”,对于这样高规格的赏赐,也就不难理解了。然而,本该继续幸福下去的柔福帝姬,命运又出现了转折。

随着南宋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韦贤妃被金国放归。母子重逢,喜不自禁。韦贤妃回朝后,被赵构封为"显仁太后"。韦太后听说了柔福帝姬的事情,指出她是个冒牌货。真实的柔福帝姬早就病死在金国了。

没多久,柔福帝姬就被捕入狱。在追问下,她承认自己是冒牌货。赵构便下令斩杀了这个冒充柔福帝姬的“静善”。

其实,是韦太后担心柔福帝姬对外说出当年她们在金国那些不体面的日子。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她才一心要置柔福帝姬于死地。因而,宋高宗赵构不得不听了母亲的话,杀掉了柔福帝姬。

在民间,还有个结局温暖的传说:

赵构为了顾全母亲的心情,答应了杀掉心爱的妹妹柔福帝姬。其实,在刑场上被斩首的女犯是其他人假扮的。真正的柔福帝姬,已经被赵构安排乘船离开了南宋。在他心里,母亲重要,妹妹也重要。虽然是同父异母的妹妹,但是柔福帝姬是他最喜欢的,因而,才不得不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

历史的真相还是扑朔迷离,但愿柔福帝姬就像传说中的那样,远离是非,岁月静好地生活。


名人史海观心阁


北宋悲惨苦命公主柔福帝姬之死最主要原因是韦太后担心她受辱于金国,被异族强敌侮辱之事传扬出去,毁了她的名誉,也会动摇宋室江山,所以命宋高宗以假冒皇家公主、欺君罔上大逆之罪,处死了柔福帝姬公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