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 不靠 不要”空港新城貧困戶脫貧後挺身抗疫一線

“做人得有良心。黨和政府給我們幫助這麼大,我出這點力不算啥。”從正月初五開始,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太平鎮西留村村民劉娟一直在村上疫情防控監測點“站崗放哨”。提起主動參與防疫工作,她說了上面這番話。

“不等 不靠 不要”空港新城贫困户脱贫后挺身抗疫一线

屋漏偏逢連陰雨

早些年,劉娟家過得還算不錯,但接二連三的意外讓劉娟的家境每況愈下。2005年,一場車禍讓劉娟險些失去右腿;2011年,公公又患上了重度痴呆,生活無法自理;2012年,婆婆不幸去世;2015年,丈夫王爭選積勞成疾突發冠心病……

十年間,家裡求醫問藥共花費37萬元,不僅花光了全家積蓄,主要經濟來源中斷,還欠下了數萬元外債。2016年女兒考上大學,這個好消息在讓家庭喜悅的同時,每年一萬多的開銷也讓劉娟備受煎熬。

“不等 不靠 不要”空港新城贫困户脱贫后挺身抗疫一线

“那些年家裡一直不順”,想到此前的日子,劉娟忍不住淚眼婆娑。回憶起第一次入戶摸底的情況,幫扶幹部馬君鵬說:“這一家是因病因殘致貧,家庭生活受到極大影響。”

精準幫扶 雪中送炭

2017年4月,空港新城全面開展貧困戶認定工作,劉娟一家被識別為貧困戶,建檔立卡並納入國家扶貧系統管理。

除了申辦低保補助外,王爭選和父親的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達到了90%以上,還獲得大病救助和慢性病補貼;上大學的女兒,每年都有近萬元的教育資助和生活補貼;房子漏雨,村幹部馬上聯繫做防水處理……精準幫扶的各項政策一一得到落實,也讓這個家漸漸溫暖起來。

為了方便劉娟在工作的同時照顧年邁的公公和患病的丈夫,2018年2月,太平鎮特別為她提供了愛心公益崗位,負責西留村道路衛生保潔,每月500元。

“不等 不靠 不要”空港新城贫困户脱贫后挺身抗疫一线

同年6月,在馬君鵬的幫助下,劉娟辦起了裁縫鋪。為了提升收益,吸引客源,她報名參加了空港新城創業培訓班,學到了不少時裝製作技術。“冬天時生意最好,農忙時一個月也能掙個三四百,足夠補貼家用。”劉娟感激地說。

2019年年初,王爭選也成為空港城服公司的保潔員,考慮到他的身體情況,專門讓他負責正平大街1號公廁的清掃工作。

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

生活的新希望,讓劉娟一家更加自立自強。2016年,村書記王振文給她家免費提供了一畝地的優質黃花菜種苗及技術培訓,栽植第一年就產生了收益。2019年畝產乾花達到300多斤,淨收入5000多元。在劉娟的示範帶動下,黃花菜種植成了西留村群眾致富的主導產業,她還主動幫助村民聯絡大荔等地客戶拓展銷路。

“不等 不靠 不要”空港新城贫困户脱贫后挺身抗疫一线

2019年4月,太平鎮主管扶貧工作的王朋為鎮裡的貧困戶免費提供了優質紅薯苗,劉娟兩口子又在閒置的一畝半土地上種起紅薯來。王朋聯繫的專家多次現場指導讓紅薯產量突破6000斤,通過新城農副產品展銷會以及網絡等多渠道銷售,淨獲利6000多元。此外,家裡的一畝黃桃,也帶來了5000元收入。“培訓和學習機會我都會爭取,多掌握些新技術,收入能更高些。”

“不等、不靠、不要”的劉娟現在踏上了“自立脫貧路”。在多級幫扶和自身努力下,劉娟一家還清了外債,去年人均年收入1.25萬元,實現高質量脫貧。“全家人心態敞亮了很多,精神面貌明顯不一樣了,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幫扶3年的馬君鵬見證了他們的脫貧之路。

吃水不忘挖井人

“之前媽媽出過車禍,醫生說可能走不了路,但媽媽特別堅強,一直努力鍛鍊讓自己站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言放棄。”劉娟堅強能幹的品格深深影響了女兒王肖。

上大學這幾年,王肖不僅年年得獎學金,寒暑假時還到空港新城和涇陽縣的培訓機構、企業打工補貼家用。王肖說,大家的幫助給了家裡希望,我自己也要努力,像媽媽一樣自強自立,讓我們家真正“站”起來。

“不等 不靠 不要”空港新城贫困户脱贫后挺身抗疫一线

在最困難的時候,國家的幫扶政策讓這個家渡過難關。在疫情面前,心懷感激的劉娟主動加入太平鎮志願者服務團隊,消殺、測溫、登記、宣傳,定期上門為留守老人打掃衛生,為疫情防控儘可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華商記者 魏曉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