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成都微光 | “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城市之光


“20多天抱娃娃,沒親...”

“抗疫媽媽”,這個在新聞中一度出現的角色相信已經不再陌生。當這份自述如此直白的出現在屏幕上時,才發現,原來屏幕上的隔空擁抱,真實的出現在每一個抗疫媽媽的家庭裡

“作為現在的中國的年輕人,其實很想去到一線,去不到武漢”

既然不能去到一線,那就留在家鄉,這是很多後勤志願者們不約而同走在同一戰線上的初衷。哪怕只是一次宣傳,但一點一滴地做事,一次一次地呼籲,都有喚醒一份警惕的可能

“給前線一線工作人員送去一份溫暖,大家一起加油”

每天給一線執勤站崗的工作人員送咖啡是這位志願者的日常。一杯65°的咖啡是一個人體接受最溫暖的溫度,此時遞咖啡應該是這個城市裡最“溫暖”的事吧

從1月23號,華西派出第一批醫療隊援助武漢開始,民間自發組織的支援行動便開始了,這份來自中國青年的力量,相信你我在返鄉返崗的路途中都有目共睹

↓↓

在高速路給車輛檢測體溫的公路防疫

在地鐵車站一一排查發熱人群的交通防疫

在小區門口為居民把好家門這一關的社區防疫

......

還有那些人肉背口罩回國的代購或導遊

自帶盒飯廚師親赴疫區的老闆

即使很小的縣城醫院,也自發組織援助方艙醫院

這個時候,後方還有人支援他們

這樣的身影太多了,僅僅是用一份餘力,做著一件他們認為有意義的事情。這裡沒有利益,也沒有營銷,有的只是一顆溫暖的心


“你們家有多少個人?”

“近期有沒有從湖北迴來的?”

“來,妹兒測一下體溫看看正常不”

“踩一下這塊布,有酒精可以消毒的”

......


成都微光 | “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現實世界裡,或許並沒有那麼多的超級英雄,多的是平凡如蜉蝣而又盡力閃耀的人“


戰疫至今,已經1月有餘。在我們居家隔離的時候,有那麼一群人,從大年初一開始,就穿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於疫情風口浪尖時走進千家萬戶


成華區抗疫志願者實錄


△點擊播放視頻


看完這個視頻,你是否也和我一樣,眼眶溼潤。


然後回憶起無數個與鏡頭裡相同身份的一線人員擦肩而過的畫面,後悔當時怎麼那麼匆忙,忘了說一句”謝謝你,辛苦了“


抗疫一線

“真的,從來沒有那麼累過”


成都微光 | “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剛開始的時候,忙的像打仗一樣....每天不停地入戶,一戶一戶的敲門”


相信像這樣的嬢嬢曾多次出現在我們家門口。以社區走訪,入戶排查,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問題:家裡幾個人?有沒有湖北迴來的親戚?近期體溫是否正常....


成都微光 | “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短短几個小時,就要敲上百扇門,手關節發黑破皮,是常有的事。偶爾遇到陷入情緒漩渦的居民時,不理解不配合,也要花上一番功夫溝通


抗疫一線

“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成都微光 | “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20多天抱娃娃,沒親...”


“抗疫媽媽”,這個在新聞中一度出現的角色相信已經不再陌生。當這份自述如此直白的出現在屏幕上時,才發現,原來屏幕上的隔空擁抱,真實的出現在每一個抗疫媽媽的家庭裡


成都微光 | “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抗疫一線

“其實很想去一線,去到武漢”


成都微光 | “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作為現在的中國的年輕人,其實很想去到一線,去不到武漢”


既然不能去到一線,那就留在家鄉,這是很多後勤志願者們不約而同走在同一戰線上的初衷。哪怕只是一次宣傳,但一點一滴地做事,一次一次地呼籲,都有喚醒一份警惕的可能


成都微光 | “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當看到視頻內小哥哥說到要將自己的抗疫行動講給兒女時,眼睛裡的光芒熱烈而耀眼。那應該是因為幫助而產生的“一種奇妙的開心”,這樣的“開心”到後來就會變成“血脈相承”


抗疫一線

“今天咖啡才做的,你們趁熱喝”


成都微光 | “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給前線一線工作人員送去一份溫暖,大家一起加油”


每天給一線執勤站崗的工作人員送咖啡是這位志願者的日常。一杯65°的咖啡是一個人體接受最溫暖的溫度,此時遞咖啡應該是這個城市裡最“溫暖”的事吧


成都微光 | “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成都微光 | “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動員”


世衛組織總幹事這樣評價中國的防疫戰爭:“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動員”。這個評價其實是譚德賽先生描述他對此內心的震撼


他說的不僅是中國政府一聲令下動員的龐大力量,還有那些民間自發組織的志願者故事


成都微光 | “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從1月23號,華西派出第一批醫療隊援助武漢開始,民間自發組織的支援行動便開始了,這份來自中國青年的力量,相信你我在返鄉返崗的路途中都有目共睹


↓↓

在高速路給車輛檢測體溫的公路防疫

在地鐵車站一一排查發熱人群的交通防疫

在小區門口為居民把好家門這一關的社區防疫

......

還有那些人肉背口罩回國的代購或導遊

自帶盒飯廚師親赴疫區的老闆

即使很小的縣城醫院,也自發組織援助方艙醫院

這個時候,後方還有人支援他們


成都微光 | “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這樣的身影太多了,僅僅是用一份餘力,做著一件他們認為有意義的事情。這裡沒有利益,也沒有營銷,有的只是一顆溫暖的心


成都微光 | “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感謝那些在數十個清晨與夜幕把關的身影,在這片抗疫的汪洋大海里,這些身影匯聚成城市的微光,讓我們從未遠離過希望


成都微光 | “媽媽身上有病毒,不能抱你”


不為吹捧,不為宣揚,只為記住,記住那些在戰役中,每一位捨命相陪的中國志願者,因為你,我們不是一座孤島,你也不是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