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襲,駐村工作隊就地轉化為防控先鋒

硬隔離 軟服務 抗疫情——來自社區鄉村一線的報道

“經統計,全村持有護照村民有28人,其中6人在澳大利亞,2人在韓國,給他們一一打電話瞭解情況,做好思想工作。”

“今天在廣州實習的一位大學生返鄉回家,已經為她找好空房在村隔離。”

3月10日上午10時許,望都縣趙莊鎮姜莊村口的防疫卡點,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宋健和隊友們正忙著安排眼下幾項重要事情。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保定市委統戰部駐姜莊村扶貧工作隊就地轉化為疫情防控先鋒隊。宋健和劉剛、劉國立兩名同事第一時間趕到姜莊,與鎮、村黨員幹部一起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落實上級防控政策,嚴把關口,解決各種困難,守護村民平安。

你送、我買、他捐,大家熱心支持抗疫

疫情來襲,駐村工作隊就地轉化為防控先鋒

扶貧工作隊員在疫情防控站堅守。陳衛紅 攝

在姜莊村口,兩個搭起的綠色帳篷就是檢查站。宋健指著兩個帳篷說:“檢查站下設一個指揮部,一個廚房兼宿舍。”在這個所謂的廚房帳篷裡,地上堆放著蔬菜、牛奶、方便麵、火腿等生活物資,“都是鄉親們送來的,讓我們大家心裡十分溫暖。”“玉米糝、乾糧,老鄉們不時給我們送點自己家吃的東西,而其它大部分吃的物資也是村民捐贈的。”劉剛高興地補充道。

工作本上,詳細地記錄著姜莊村民捐贈的物資情況。

310戶、1234口人的姜莊村是望都縣重點扶貧村,工作隊在這裡幹了4個年頭,村民把城裡來的三名駐村工作隊員早就當成鄉親,關係融洽。

村黨支部書記姜德強評價說:“我們這幾位駐村幹部,為了疫情防控,長期和我們吃住在村,真是不容易!”

疫情發生後,3名駐村工作隊隊員和5名村委會成員組成防控領導小組,一心投入到摸排返鄉人員、檢查站值守、多途徑宣傳等防疫工作上。姜德強說,在這個特殊時期,隊員們“各顯神通”,帶來了帳篷、消毒液、口罩、食品等物資。

2月1日正月初八,宋健就帶著帳篷、睡囊、煤氣罐、棉大衣、口罩、84消毒液等緊缺物資上了崗。“這些物資,有找愛心企業捐贈的,有單位給的,也有我網購的,隊員們24小時值守,這疫情又嚴重,得想辦法在村口紮營。”

服務隔離,代銷蘋果,真心解決村民困難

疫情來襲,駐村工作隊就地轉化為防控先鋒

宋健(中)、劉國立(右)、劉剛(左)在執勤點。陳衛紅 攝

說起村裡的疫情狀況,宋健瞭然於胸。“春節前,村裡有兩位由武漢返鄉大學生,一家從湖北襄陽回孃家過年的夫妻;春節後,望都縣出現一例確診患者,有一位村民住院屬於直接接觸者,其父親到醫院看望過他,屬於間接接觸者。還有四位村民從保定市以外的城市返鄉,這些人員都要嚴格居家隔離。做思想工作、報體溫、送生活物資到他們家門口,說實在的,真有點壓力,還好安全過來了。”

不只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還積極解決村民遇到的各種困難。村民姜連明家庫存的6000多斤蘋果,由於疫情滯銷,鎮包村幹部安曉旭通過朋友圈“叫賣”,很快就將蘋果銷售出去了,“滯銷果”成了“愛心果”。“我居住的小區居民要的最多,再就是縣城裡的各機關單位的朋友,我朋友圈主要是這些人,誰要我就給大家帶回來。”安曉旭說,趙莊鎮政府考慮到疫情期間會有農產品壓在農戶手裡銷售難,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公眾號平臺,號召工作人員為村民解決難題。

外鬆內緊,有序推進,落實到位

3月10日下午2時30分,被換下崗的姜德強剛剛吃完中午飯,他說:“我們8人中有兩位女同志,需要做的工作又太多了,多虧村裡幾位黨員幫忙。”姜莊村有65名黨員,疫情發生後,姜平、姜大利、姜孟傑、姜澤等黨員主動執勤、巡查。

今年50歲的姜德強說,已經40天沒有洗過澡了,疫情防控工作來不得半點懈怠。

早在春節前,姜德強就和村委會成員按要求外鬆內緊默默地進行排查工作:“臘月二十七開始,只排查統計武漢返鄉人員;正月初三開始,要求統計上報武漢外湖北省返鄉人員;再後來,保定市外回村人員也要隔離,這樣要求隔離的人員我們村一共8人。本來3月11日最後一位就該解除隔離了,可10日還有一位大學生要從廣州回村,還得接著隔離。”

除了盯緊隔離人員,姜德強強調,隔一兩天給全村消毒一次,給每家每戶發放消毒液,工作量就很大。

“還有,村內一家小賣部負責供應村民生活物資,為了不發生聚集,我們在門口放張桌子,就像銀行設置一米線一樣,由村委會的女同志負責秩序,前邊的人出來了,後面的人再進去。”

就是靠著這種嚴苛態度和辛苦堅守,在戰疫中彰顯擔當本色,駐村工作隊、鎮幹部、村黨員幹部和村民凝聚起抗擊疫情的大能量。目前,姜莊村仍慎終如始抓防控,直到最後勝利。

本報記者 葛淑霞 通訊員 陳衛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