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自我上初中开始一直到现在,一直都在非常努力地去读完整本书。十几年以来,我多少次拿起来,又多少次放下。读得最多的一次,是在2014年,那一年我买了kindle,在如此娇小而体量如此之大的设备里,我读了很多大部头的书,其中就包括《战争与和平》,但仅止于60%。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总之没有再读下去。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不过想要了解名著,方式还是有很多的,除了那种近乎鸡汤式的故事简要之外,最好的还是借助于影视。幸好,英国BBC推出的《战争与和平》号称忠实于原著,虽然6集,加起来一共6小时,但我还是在网上找来资源,仔仔细细地品读了一番。想想原著如果要读完的话,也需要6个小时以上,影视剧这么长也差不多相当于读原著了吧?这种想法有点一厢情愿,但看完之后却真的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大呼过瘾!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也因为这个迷你剧,我开始搜罗其他版本的《战争与和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奥黛丽赫本版是最知名的,甚至奥黛丽赫本扮演的娜塔莎被几乎所有人认为,这就是娜塔莎本尊。也正因为如此,后来几乎所有的娜塔莎都会多多少少有赫本的影子,包括后来的俄罗斯版。前段时间看了奥黛丽的美国版在,最近一直在找的就是俄版。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皇天不负有心人,俄罗斯版的《战争与和平》,四集,6个多小时,终于被我找到并且凑齐了。之所以说凑齐,还是因为我想的最多的还是娜塔莎,而网上的版本无论是244分钟版,还是分四集的加长版,都把安德烈和娜塔莎的爱情那100多分钟给省略了。当然,省略了他们的爱情纠葛并不妨碍整个故事的发展,但这当然让人多少有些失望,毕竟没有了爱情,战争就成了男人们的游戏,实际上即便精彩,也少了很多生活气息,只有满目的战争与硝烟。所以,当我找到70G大小的蓝光版而且缺失的娜塔莎终于出现时,我自然是兴奋非常的。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关于俄版《战争与和平》,百度百科也好,豆瓣也好,类似的影评或者介绍类的网站都会把这部电影的制作和表现规模说得很清楚,确实,无论是从经费上还是从演员的数量上,甚至是恢宏的场面上,俄版一定是最好的。虽然赫本的美国版很好看,但真正能表达出《战争与和平》主题的,还是俄罗斯。

毕竟,首先来说,两部电影的绝对主角是不同的。

俄罗斯版的《战争与和平》的主角其实是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原因之一恐怕是这一版重点是在战争以及对战争的反思上。拿破仑的军队要进攻俄罗斯,年轻人争相走向战场,安德烈是最积极的那一个,因为他不想再浑浑噩噩的过日子,甚至对自己的婚姻都是感到非常失望的。所以他想上战场,在战场上重塑自己的人生和价值。包括他的好朋友皮埃尔,虽然在原著中他是第一个出场的,但在这部戏里他也是个迷茫的人,他和安德烈一样,想要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标和价值。所以,他后来也去了战场,只不过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去的,甚至还做了俘虏。至于娜塔莎,她其实是两个男人追求人生目标之外的重要补充,她只是在战场之外才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删去第二部娜塔莎和安德烈的爱情,并不妨碍整部电影的气质的原因。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美国人喜欢把什么都拍成爱情片。俄罗斯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把娜塔莎的爱情拍完了,剩下的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拍的是战争甚至是哲学。而美国人的《战争与和平》虽然也一直在说到战争,但这部戏真正的主角却是几乎一直游离于战争之外的娜塔莎,她在这部戏里太突出了,导致让人总有一种错误的印象,觉得战争看起来只不过是娜塔莎爱情的一个重要陪衬,只不过是娜塔莎的几个爱慕者来来去去的背景,无论安德烈还是皮埃尔,都是如此。而一直位于世界中心的,是娜塔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黛丽赫本演的才是真正的《乱世佳人》,生于乱世,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介绍《战争与和平》美国版,我们不会说是美国版,说的是奥黛丽赫本版。虽然这部电影很好看,但已经离主题越来越远了。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所以这就是第二点不同,主题的不同。

俄版《战争与和平》分四集,每一集都配有相同的片头和片尾,也有一句极为闻名的话,出自《战争与和平》:那些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往往是极其朴素的;我的全部思想无非是,如果那些不道德的人聚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正值的人也应该这样去做。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描写的人几乎都是有各种各样的缺点的,无论是那些已经上了年纪的贵族,除了每天的舞会和喧嚣,陪伴他们暮年的只有无尽的孤独了。当战争来临,他们除了用各种误会和消遣来排解苦闷,就只能对自己所不能为之奋斗的战场指指点点。

还有那些军官,他们每个人都充满了道德上的瑕疵,甚至是劣迹。多洛科夫是皮埃尔的好友,他在莫斯科无处可去,皮埃尔让他来自己家里住。谁能想到,皮埃尔的妻子海伦本就不是个安分的人,这下可以便宜了他们两个。他们两个偷情搞得满城皆知,最后还闹得皮埃尔跟多洛科夫决斗。当拿破仑攻入莫斯科,皮埃尔沦为囚徒之后,一个非常碰巧的机会,多洛科夫救了一大批俄国俘虏,其中就包括皮埃尔。他们用这种方式实现了和解,其实也从某种角度上来,对多洛科夫来说,用战争洗刷了自己的耻辱。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同样用战争洗刷耻辱的,是安纳托利。他并不是个光彩的人,生活放荡,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他是皮埃尔的小舅子,皮埃尔的妻子海伦背着皮埃尔偷了多少汉子,安纳托利就有可能背着自己的妻子出了多少轨,其中就包括勾引年少无知的娜塔莎。安德烈和娜塔莎有一年之约,在这一年里他们不见面。这样就给了安纳托利机会,他不仅成功勾引了娜塔莎,还让安德烈和娜塔莎再无相爱的可能。虽然最后的私奔没能成功,但对一个少女造成的伤害,那是无法弥补的。就是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安纳托利,等他上了战场,他英勇杀敌,甚至还牺牲了自己的一条腿。这一刻,他也成了英雄。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所以,这就回到了主题上,这些人每一个是道德的,他们聚在一起时,倘若是在酒桌上,那就是十足的恶棍和酒鬼,但当他们结伴到了战场,个个都是视死如归的英雄豪杰。托尔斯泰的意思就是这样,如果这些不到的人聚在一起都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那些自认为高尚的道德之士更应该这样做了。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这种思想到了奥黛丽赫本版的《战争与和平》里几乎不见任何踪影了,这部电影的主题不是战争,也未必是和平,重点在于爱情。安德烈、皮埃尔和娜塔莎三个人从一出场,我们就能知道他们三个一定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纠葛的。还真是这样,安德烈去世之后,娜塔莎成长了很多,这个时候皮埃尔终于出现了,两个人幸福的拥抱在一起。然后出现的一段来自于《战争与和平》里的一段话:

最难但也是最必要的一件事就是热爱生命,即便是在痛苦当中也要去热爱生命。因为生命就是一切,热爱生命就是热爱上帝。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热爱生命的方式当中,最重要的,被人们提及最多的,当然就是爱情了。所以,爱情甚于战争,更甚于和平,便不在话下了。

第三点,就是俄版注重的是每一个体生命的成长,美版注重的是娜塔莎的成长

首先说安德烈,如果说他不是个高尚的人,那么总觉得言过其实。但实际上,他也许并非不道德人,但他却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男人。他看着贵族们在战争来临时还那么浑浑噩噩感到十分厌恶,所以想离开这里去战场,赢得属于自己的荣誉。但他在私下里也会跟皮埃尔透露,他很想逃离他所在的家庭,或者说他所在的婚姻——即使他的妻子已经怀孕了。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后来安德烈所在的俄国军队在战争中失利,他差点牺牲。当他赶到家时,发现自己的妻子即将临盆。不久之后,妻子生下了儿子,很快因为失血过多而去世。关于他怎么抚养儿子,电影几乎不置一词,倒是把他的各种各样的想法记录了下来,反正就是不想活了,在努力寻找人生的意义。后来,在皮埃尔的邀请下,安德烈来到了娜塔莎家。安德烈被娜塔莎的年轻、活泼所吸引,娜塔莎也十分钟情于他,不久之后便互诉衷肠,准备结婚。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但是,安德烈提出要有一年的时间给大家清静,在这一年里不订婚也不发布任何他们相爱的消息,让娜塔莎保持自由身,可以反悔,可以取消本来就还不存在的婚约。这是后来两个人分手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安德烈不跟她见面,娜塔莎被其他的活力四射的少年所勾引,他们的爱情分崩离析。这其实是安德烈自找的,他们本可以立刻在一起的,但他没有。我想,安德烈那一刻一定是想到了自己死去的前妻,他需要用一年的时间来准备接受另一段自己可能并不热衷的婚姻。因为他自己都在想,当娜塔莎接受他的求婚那一刻,对娜塔莎所有的美好期待都消失了。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所以无论安德烈如何生活,他真正的归宿不可能是在爱情里,而是在战场上。在战场上他拼命杀敌,哪怕是壮烈牺牲,也是死得其所。安德烈的最终归宿还是在娜塔莎那里,只不过是奄奄一息时的自己了。他原谅了娜塔莎的短暂背叛,其实是原谅了自己。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与安德烈一生为挚友的皮埃尔,最初只是个生活在放荡生活里的大胖子,面对前途,他的迷茫不亚于安德烈。他的父亲是德高望重的别祖霍夫伯爵,但他却未必有任何好处,因为他是个私生子。别祖霍夫伯爵没有其他的儿子,所以临终他还是把自己的爵位和财产都给了皮埃尔。皮埃尔有了爵位和财产,也就引来了多少人的嫉妒,其中就有海伦和她的家人。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皮埃尔并不喜欢海伦,甚至不清楚海伦的放荡。他之所以很海伦结婚,可能仅仅是因为他没有什么非要拒绝的理由。无趣的皮埃尔自然吸引不了海伦,所以在皮埃尔之外,海伦不断地偷汉子,直到最后皮埃尔的好友多洛科夫来到了家里,海伦跟他偷情,闹到最后皮埃尔与多洛科夫决斗。皮埃尔没有拿过枪,跟多洛科夫决斗,简直是自寻死路。但他一直是个幸运的人,那次决斗竟然把对方打倒了。但多洛科夫倒下的那一刻,皮埃尔更加迷茫了。这没有意义的一切究竟要到什么时候呢?后来他听说多洛科夫没有生命危险,他放了心,然后跟海伦分居了。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战争来临,皮埃尔决定去战场看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如果不了解自己所讨厌的东西,那这种讨厌就没有价值了。所以,他单枪匹马上了战场。在战场上,他确实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漫漫无际的硝烟和死尸,甚至他还加入了战斗。后来,他从战场上回来,认识到这场战争罪魁祸首,就是拿破仑。所以当所有人都逃离莫斯科时,他选择留下来,想办法去接近拿破仑,刺杀他。刺杀自然是不可能的,不过他还是做了很多事情,整个莫斯科在法军到来时,除了剩下了一座空城,就是漫天大火。皮埃尔在莫斯科着火的街道上,就下了一个孩子。当他准备去刺杀拿破仑时,他被法军逮捕,差点枪决。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枪决那一段真的是特别恐怖,皮埃尔和大家一起看着前面的几组人一一上去,当着所有犯人的面,那些人被枪决。无论那些人说什么做什么喊什么叫什么,都没用。皮埃尔以为自己也会这样死去,想不到很幸运,到了他这里,就不需要了。所以他跟其他犯人一起关在了监狱,成了俘虏。

皮埃尔做俘虏这段时期,见证了更加残酷的死亡。如果说之前是血淋淋的战争之死,现在要面临的是苟延残喘的饿死。尤其是法军被俄罗斯的寒冷冬天打败,准备撤军时,俄国俘虏也要跟着一起走。在漫天大雪里,同伴一个个地离去,直到多洛科夫到来,救下了他们所有人。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从战俘营中平安归来地皮埃尔,认识到了和平的宝贵。回到家中,看到了已经长大成熟的娜塔莎,竟然一时没认出来。他们相拥在一起,真正的和平生活才刚刚开始。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娜塔莎和皮埃尔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他们要在一起的。俄版虽然没有那么明显,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奥黛丽赫本的美国版,或者是英国的BBC版,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一开场就让人们知道皮埃尔和娜塔莎的关系有多好。虽然好,但他们似乎都没有足够的准备在一起,总是要等经历了一番战争与和平的洗礼之后,每个人都长大成人了,才能够开始幸福的生活。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娜塔莎开场时,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有一天,她在花园里偶然看到哥哥尼古拉跟索尼娅的缠绵,便对爱情充满了向往。但这种向往一直到安德烈出现,才成为可能。中间皮埃尔跟海伦在一起时,她看到了皮埃尔的哀伤,她似乎知道什么,但不懂得对方的纠结。后来,安德烈的出现,给了她最初也是最美的对爱情的向往。无论是那一版电影,人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安德烈和娜塔莎在偌大的舞池里欢喜快乐地舞动,那应该是娜塔莎一生中最为光鲜亮丽纯粹纯真的一刻。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接下来,就是他们爱情里的互诉衷肠和互相伤害。安德烈向往爱情,但恐惧婚姻。娜塔莎只知道爱安德烈,但并不清楚婚姻是什么,只是着急于婚姻的完成。他们约定用一年的时间来给彼此空间,然后一年之后再结婚。这一年里,大家都是自由的,不用公开关系,也不需要订婚。然后,安德烈真的就走了。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就是在这一年的空档里,娜塔莎虽然每天在想念安德烈,但究竟是个耐不住寂寞的充满了幻想的少女。而安纳托利的出现,恰恰给了这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子一次大胆实现爱情理想的机会,任何不想促成他们好事的人,都是与她为敌的人。安德烈离她越来越远,她已经很难用“爱”或者“不爱”来界定了。那安纳托利呢?等到私奔失败,娜塔莎自己也醒过来了,皮埃尔问她,究竟有没有真正爱过那个有妇之夫安纳托利,娜塔莎激动得几乎愤怒。很有可能,她真的爱上了安纳托利,而安纳托利却欺骗了她。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此时的安德烈却在战场上倒下了,最后倒在了娜塔莎家门前的伤员队伍里。娜塔莎离开莫斯科前,看到那么多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伤员无人理睬,她便放弃了很多家什物资,腾出空间来给这些伤员,其中就包括安德烈——她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在一个睡不着的晚上,直到安德烈就在附近的娜塔莎一个个地去寻找她曾经且现在依然爱着的恋人。找到之后,娜塔莎祈求对方的原谅,已经奄奄一息的安德烈不得不承认,自己也依然爱着娜塔莎。就这样,安德烈人生之中最后的一段日子在病床上度过,由爱人娜塔莎照顾,平静地安息。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而娜塔莎经历了这一切之后,终于长大成人。她跟皮埃尔也终于有了最好的理由在一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整部电影,包括整部原著作品,最主要讲述的就是他们三个人的成长经历。记得以前我就在其他文章里说过,好的文学作品,都是关于成长的。这个也不例外。

最后还要说一点,就是对待战争态度的不同。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俄版《战争与和平》从开始到结束,平铺直叙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慢!所有人的节奏都很慢,镜头也很慢,慢到让人昏昏欲睡的地步。慢镜头虽然引起生理上的疲倦,但也会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比如说宏大的场面,不仅仅是宏大的战争场面,还有大型舞会,甚至包括漫天的大雪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这些只有俄罗斯版能够拍出来,因为这是俄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拍摄自己的电影,从而去调用可以调用的一切资源。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电影用了很多的镜头来描写宏大的战争,这自不用说。还有一个就是莫斯科宏伟的建筑和漫天的大火。拿破仑进入莫斯科时,莫斯科已经是一座空城,但他仍然闲庭信步般地欣赏着美丽的大教堂,发出惊叹。这是拿破仑攻进莫斯科的目的,同时两百年以后,这还是俄罗斯人仍然感到非常骄傲的艺术和文化。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高晓松就曾经说过,俄罗斯是一个过分厉害的民族,无论是艺术是文化是文学是音乐,方方面面都是让全世界其他地方望尘莫及的。这部电影用慢慢的镜头将之一点一点地呈现了出来。

俄版《战争与和平》:别人拍浪漫和爱情去,我要拍的是战争与和平

而美国版的《战争与和平》实际上用战争来粉饰爱情,虽然也有拿破仑入侵,也讲到了打量的战争,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很限制的。想要去深刻的表达什么,很难做到。所以

我们都记住了奥黛丽赫本,忘了战争,更忘了和平。

说了这么多,已经超过我当初下笔时的冲动所想了。还有很多未尽的话和未成形的感悟和言语,带到他日再慢慢细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