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的設計與開發

方案制定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實驗室系統副總設計師白明生介紹,天宮一號的任務方案早在1992年國家制訂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時就已確定。按照“三步走”戰略,第一步突破載人航天技術,第二步突破交會對接技術,要進行交會對接,就必須研製目標飛行器。實際上,作為載人航天戰略的一部分,研製目標飛行器的大方案,在早期規劃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2002年,在進行了方案論證和審查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整個任務方案得到通過。但天宮一號還尚未定名,只是稱為“目標飛行器”,縮寫:MB。2006年,天宮一號進入初樣研製階段,並命名為“天宮一號”,縮寫從MB變為TG。

命名由來

在2010年的珠海航展上,被問及為何給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命名為“天宮”時,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工程師王菡表示,人們把住得最舒服的地方叫做宮殿,而將空間實驗室命名為“天宮”,則是希望宇航員們在太空中生活的地方能與宮殿一樣舒適。天宮一號的名字還讓人聯想起古典名著《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大鬧天宮。此外,“天宮”是中華民族對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起以天宮一號為目標飛行器命名,應該會很好地得到國人的共鳴。

技術特點

天宮一號並非空間站,而是迷你空間實驗室,重在試驗交會對接技術,為我國將來建設空間站做重要的技術準備。回顧其他國家的空間站發展歷程,都有“試驗”過程。試驗階段的航天器和成熟階段的空間站,有明顯區別。前者在軌壽命通常低於5年,而後者可達5到10年,或更長;前者規模小,對接口少,缺乏擴展能力,後者通常有2個對接口以上,能同時對接載人、載貨運輸器,或專用實驗艙;前者的航天員一次在軌時間較短,一般是幾十天,而後者的航天員一次在軌時間大多為百天以上;前者的燃料和消耗品原則上要一次帶足,後者則用貨運飛船多次補給;前者的有效載荷設備很少更換,後者可多次更換並增加實驗儀器。天宮一號與國外試驗性空間站在功能和用途方面有相似之處,但質量較小,約為8噸,而國外試驗性空間站都為20噸級以上,因此稱其為簡易“空間實驗室”更加合適。

研製歷程

2008年中國首次披露“天宮一號”發射計劃。其模型在2009年春晚亮相,此時,天宮一號初樣產品的研製生產已基本完成。到2010年,天宮一號完成總裝,轉入電性能綜合測試階段。2011年天宮一號通過出廠評審,轉運至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展任務實施測試工作。並於2011年9月29日使用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點火發射升空。

艙內結構

天宮一號是一個短粗的圓柱體,內部分為兩個艙。前半部分是實驗艙,前端有一個對接機構,還有一些實驗袋,可進行一些醫學、再生生保實驗等;資源艙為飛行提供動力,也是航天員生活工作的密封艙。為了讓航天員在太空能夠區分上下,在內部一面塗淺乳白色,表示天空;一面則是土黃色,表示大地。

天宮一號的設計與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