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李兰娟

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疫情爆发,国人都陷入恐慌之中,但我们既有84岁高龄的钟南山冲锋陷阵,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丈夫——李兰娟。


李兰娟是谁?她是提出武汉封城的第一人,是17年前创造“非典奇迹”的战士。


她也是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


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拥有众多头衔的李兰娟出生于1947年9月13日,今年已经73岁了,本已是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纪。


可是她依然主动请缨带队支援武汉,并且为了工作每天只睡3个小时。


这样的状态很多年轻人都受不了,更何况是70多岁的老人,也难怪李兰娟院士的儿子在接受采访时数度哽咽,希望母亲平安。


巾帼英雄——李兰娟


儿子郑杰说:“从1月18日开始,她没有一天不是2点之后睡的。”


自始至终,李兰娟都是那个南征北战、攻城略地的战士。


因为久经沙场,故而毫不退缩。


01

巾帼英雄——李兰娟

李兰娟少时家贫,几近辍学,靠着助学金读完了高中。


她说:“能走到今天,我要感谢很多人。”


高中毕业后,李兰娟回到老家绍兴夏履桥村教书。为了能为乡亲们做点好事,在回乡前她便联系浙江省中医院学起了针灸,为乡亲治疗腰背疼痛。


巾帼英雄——李兰娟


短短几个月,她将整本经络书背得滚瓜烂熟。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医学,在这之前,我对医疗知识完全是个门外汉。”李兰娟说。


三个月后,村民推选她来做“赤脚医生”。


她说:“我当时真的很矛盾。代课老师每个月的工资是24元,相当于每天能有8毛钱,而‘赤脚医生’每天只有5个工分,相当于1毛钱。收入相差甚远,家里日子又捉襟见肘。


但对医学的挚爱,让我无怨无悔地选择当‘赤脚医生’。”


全村4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认识李兰娟。


当时村里有句话,说李兰娟是“进门狗不叫”。意思是,她与村民已经熟悉到连各家的狗都认识了。


最近,有记者采访了与李兰娟相熟的一位村长。


他说:“前两天她还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人瘦了,有点憔悴但更坚定,我们全村的人都牵挂着她。”


村里的小学生说:“我长大了也一定要做一个像李奶奶这样的人,困难面前冲上前,绝不后退!”孩子的语气颇为果断。


巾帼英雄——李兰娟


时移世易,但李兰娟对自己的要求依旧是:“对病人极端地负责任。”


这些年,她头顶很多头衔,院士、官员、教授……但是她从来没有间断过临床门诊。


即使是在今年除夕当日,辗转京杭两地探讨疫情,她依旧在第二天早上8点准时上班问诊。


她说:“我就想当一个好医生。”


儿子郑杰说:“她一直都没有抛弃自己医生的身份。”


02

巾帼英雄——李兰娟

17年前,非典肆虐,中国因此受到世界卫生组织“黄牌警告”。


2003年4月19日,时至今日,李兰娟仍然能清晰地回忆起这个日期。


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她接到电话:杭州市一医院有3位疑似非典病人。


巾帼英雄——李兰娟


当晚22点,3人全部确诊。


凌晨,杭州市召开紧急会议。作为一名传染病学的医生,高度的职业敏感让李兰娟火速下达三道指令:


2.调查并找到所有与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并予以隔离;

3.研究人员连夜采样,对SARS进行深入的细菌分析和研究。


因此,其中一位患者所居住的杭州“在水一方”公寓,一幢楼76户,201人被整幢隔离,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大范围隔离区。


与之相关的1000多名接触者也全部被找到并隔离。


当一切事毕,杭州的天才刚刚亮,距离3人被确诊仅仅过去几小时,一切都发生在一夜之间。


巾帼英雄——李兰娟


然而,即使是在今天,民众传染病防控意识仍然有待加强。


何况是17年前,李兰娟大刀阔斧的三道指令一度举步维艰,诸多非议纷至沓来。


但是,她顶住压力,层层上报。


那一夜,李兰娟的电话铃叫醒了整个浙江。


天亮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浙江率先健全了省市县三级疫情监测网络。


据统计,当年浙江省累计对11万余名有接触史的人员实行了隔离观察,卫生部门参与疫点、留验点及车站、码头、机场等疫情监控的人员达到5万人次以上。


巾帼英雄——李兰娟


事后证明,一切事在必行、行之有效。


直到2003年7月,疫情基本结束,浙江省的确诊病例仍然只有3人。


并且,由于在救治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3人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遗症。


李兰娟的一系列举措,为浙江创造了“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感染的“非典奇迹”。


另外,在确诊病例后的48小时内,她亲率攻关小组研制出相关诊断试剂,缓解了全国疫情的蔓延。


17年前的那个春天,56岁的李兰娟像一只拉满的弓,铮铮作响、箭无虚发。


03

巾帼英雄——李兰娟

此去武汉,李兰娟的目标是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站在死亡人数的关口,古稀之年,目光如炬。


国士出征,不念归期,她说:


“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


“国家需要我待多久,我就会待多久。”


“这场战役不成功,我们就不撤兵!”


“我相信一定能把这场战役打胜!”


巾帼英雄——李兰娟


2月4日,就在她抵达武汉的第三天,即发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好消息!


但是,第二天就有媒体发文《李兰娟院士重磅推荐新药为其儿子名下公司出品,只经过体外细胞初步测试》,矛头直指李兰娟从中牟利。


巾帼英雄——李兰娟


对此,2月6日李兰娟说:“我没有时间对付这些谣言!”


这是她在近日唯一一次公开发声,语气中透着匆忙,高负荷的工作早已让这个老人心力交瘁。


事实上,李兰娟儿子郑杰的公司,并不是药物生产公司,主要业务范畴是医学信息。


巾帼英雄——李兰娟


常言道,莫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而李兰娟连流泪的时间都没有留给自己。


同行的树兰医院副院长汤灵玲告诉媒体:“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


而当记者向李兰娟本人询问身体是否吃得消时,她却连连否认:“只是刚来的时候睡眠比较少一点,现在……”


未待她说完,身后的医生便上前打断:“现在每天凌晨1点多,李老师还会和我们讨论病情。”


与说起自己时的闪烁其词不同,对病人的状况她总是侃侃而谈。


截至2月11日,她的救治模式已初显成效,已经连续抢救了八位重症、危重症患者,其中一位已转出ICU病房,还有一位也将在当日转出。


一线医护人员会在防护服上写名字区分彼此,而李兰娟除了胸前名字,还写着“武汉加油”。


巾帼英雄——李兰娟


这不只是一句口号,这四个字压在她的身上,重若千钧。

巾帼英雄——李兰娟

2月20日,73岁的李兰娟上午8点30分准点抵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进入重症监护室(ICU),探视8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病情。


记者跟随李兰娟拍摄全程,随后拍了一张她卸下口罩,护目镜的照片,李兰娟脸上的压痕清晰可见。


和蔼的她依旧露出笑容,让人顿时心疼这位73岁的老奶奶。


巾帼英雄——李兰娟


正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江应安所说:“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


一个73岁的老人,为了与病毒赛跑,披肝沥胆,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将14亿国人挡在身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