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招投標,常見問題解答

電子招投標,常見問題解答


電子招投標是以數據電文形式完成的招標投標活動。通俗地說,就是部分或者全部拋棄紙質文件,藉助計算機和網絡完成招標投標活動。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下,多地推行電子招投標,通過線上開展招標投標活動,以下為電子招投標常見問題解答。


Q 電子文件與紙質文件是否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答:電子招投標活動中由電子簽名(章)簽署的文件,在電子簽名滿足法律規定的情況下,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同時,數據電文形成的電子文件在訴訟時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Q 電子招投標是否必須要紙質歸檔?

答:電子招投標交易中,紙質文件不是必需的;政府採購項目的相關採購文件可以用電子檔案保存;工程建設項目應在儲存電子文件的同時保存相應的紙質檔案;企業自願招標項目在沒有紙質文件時可以用電子文件歸檔。


Q 電子文件的保存期限是多長?

答:電子文件的保存期限根據項目類型確定,政府採購文件為十五年。企業招投標項目中,建設項目的招投標文件保管期限為永久;其他項目,重要物資的招投標文件材料應保存30年,一般物資的保存10年。


Q 什麼是數字證書?

答:數字證書就是互聯網通訊中標誌通訊各方身份信息的一串數字,數字證書由經國家工信部認證的權威機構——CA機構發行,是身份認證機構蓋在數字身份證上的一個章或印(或者說加在數字身份證上的一個簽名),人們可以在網上用它來識別對方的身份。


Q 電子招投標中,數字證書如何應用?

答:在電子招投標活動中,數字證書用於數據電文的簽章,參與主體的身份識別與簽名,投標文件的加密和解密等。


Q 招標人要求投標人在紙質件上蓋紅章後將掃描件上傳作為電子投標文件,有效嗎?

答:電子招投標中的CA證書實質上是代替了原來的單位公章。招標人要求紙質件蓋單位公章後進行掃描作為電子文檔,它們只不過是紙質文件的電子副本,若無電子簽名,在電子招投標的情境下並無法律效力。

但是,針對某些類型的文書,招標人要求使用紙質版的掃描件,仍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例如製造商授權書、銀行資信證明等第三方文件,均需由合格的法律主體簽字或蓋章之後,再掃描放進投標文件,最後用CA證書籤名加密,形成有效的電子投標文件。


Q 加密、解密的通常做法

答:交易平臺運營機構使用密鑰進行加密和解密。這樣不存在投標人操作不當造成加密和解密失敗而影響開標順利進行的風險,但容易出現交易平臺運營機構失誤和對其不信任的風險;投標人使用密鑰加密和解密。不存在對交易平臺運營機構失誤和是否信任的問題,但可能因網絡通信條件、投標人密鑰管理不善或者操作失誤、終端軟件環境等因素造成解密失敗,影響開標效率,甚至產生各種糾紛;

招標人和投標人聯合使用密鑰加密和解密。各方信任程度最高,但因為參與操作解密的主體增多,解密失敗的風險也最高。


Q 如果投標文件未能解密,如何處理?

答:1、開標時間已到,因投標人原因造成投標文件未解密的,視為撤銷其投標文件。2、因投標人之外的原因造成投標文件未解密的,視為撤回其投標文件,投標人有權要求責任方賠償因此遭受的直接損失。3、部分投標文件未解密的,其他投標文件的開標可以繼續進行。

招標人可以在招標文件中明確投標文件解密失敗的補救方案,投標文件應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作出響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