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中級崗位比例大家怎麼看?

心若無塵7


我是山西省直事業單位的工程師。18年評,19年聘。你可以和單位人事部門聯繫,看中級崗大概幾年可以空出來,也就是別的已聘工程師有沒有快退休的或是快升副高的。如果短時間沒有空指標,那你也可以轉崗~轉管理崗,走級別~


追夢的小夥


事業單位的崗位比例確實是一個讓很多專業技術人員詬病的問題!

按照我國的《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崗位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全國總體控制目標為1:3:6。

按照這個比例,那麼一個單位如果有10個專業技術名額,那麼只能有1個人被聘用在高級,3個人聘用在中級。

而事業單位的流動性整體較差,特別是大多數高、中級職稱人員都是屬於普通幹部,因此職數被佔用後基本上就得等到他們退休才能空出。


當然,這個比例也不是完全固定的,根據單位的不同,這個比例肯定是有區別的。正常單位級別更高,會更有優勢。省屬事業單位的高、中級比例相比市屬事業單位肯定是更高的,市屬單位又比縣屬單位更高一些。

而一個單位內部的職稱數量也是可以變化的。

第一,可以通過調整崗位設置。

比如單位內原先設置的是10個管理崗,10個專技崗。那麼可以通過取消管理崗增加專技崗的方式,比如修改為5個管理崗,15個專技崗,那麼中級職稱的職數自然會增加。

第二、向人社部門爭取。

比如單位有5個專業技術崗位,那麼高級、中級、初級的比例是0.5:1.5:2.5,正常批下來會是1個高級,1箇中級和3個初級。

但是,如果部門比較強勢,單位領導去協調爭取的話,那麼1個高級,2箇中級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通過“雙肩挑”的方式。

事業單位的“雙肩挑”,也就是一個人同時聘在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上,但是隻佔用一種崗位的職數。

如果讓一個已經聘用在中級崗位上的人實現“雙肩挑”,那麼就可以將專技中級的職數空出,不過能夠雙肩挑的一般都是事業單位的領導。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用簡單的回答讓您瞭解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歡迎關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見,請下方評論留言探討!

流雷電


貴單位只有一箇中級職稱崗,我估計你所在的單位應該是在縣級。像你這種情況的很多,有了職稱,但是單位不聘,這也是困擾現在很多事業人員的問題。

實際上,事業單位職稱比例是可以調整的,我不清楚你們單位的人員數量,但是就1個真的是少得可憐。這個還需要看一下你們單位的三定方案,看看當時批的是幾個,這個已有坑的人向前走升副高應該難度很大。其次,如果可以建議單位領導,可以給當地編辦、人社、組織等部門再協商,是可以增加人數的,看你們領導有沒有替你們著想,很多事業單位由於級別很低,副科級,就向上級爭取了好幾個中級崗位,這樣還能平衡一下同志們的心情,增加積極性。


有態度的文生


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管理,其崗位分為專業技術崗、管理崗和工勤崗三類。很多在體制內工作的人也許對事業單位的崗位的重要性並不是很瞭解,認為都是財政撥款無關緊要,我可以肯定地說,由於管理崗和專業崗的培養方式和發展方向不同,設置的比例也不一樣。

1、事業單位崗位設置。事業單位在設立時,編制部門會根據事業單位的職能職責下發機構編制文件,事業單位都要根據編制部門批准的編制文件編制三定方案,在崗位設置中明確具體的專業技術崗位和管理崗位的數量,在人員的聘用方面必須嚴格按三定方案設置的職數執行。

以管理為主的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的設置不得超過總編制數的50%。其餘50%及以上為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

也就是說,以管理崗位為主的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控制在總編人數的50%以內,其餘的50%設置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管理崗位一般按照編制文件中明確的職數進行設置。

以專業技術為主的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不得低於編制數的70%。

以專業技術為主的事業單位,那麼專業技術崗位的設置不低於70%,如果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比較多,可以根據單位的情況多設,管理崗位不能超過單位總編制的15%。各省的設置可能有所不同,但差距不會太大。

比如說一個縣級所屬的正科級小學,總編制為100名,如果按80%設置專業技術崗位,那麼專業技術崗就有80名。高級按20%設置,可設置16名,中級按50%設置可設置40名,這個比例各省規定的有所不同。其餘的專業技術崗位設置11級和12級,沒有比例限制。管理崗的設置在上面的例子已進行分享,這裡不再重複。那麼學校的校長,副校長如何選擇崗位呢?這裡就比較人性化,你可以按縣級黨委的任命文件選擇走管理崗位,也可選擇走專業技術崗位,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雙肩挑”。

(2)如果你擅長專業技術,比如教育、醫療、工程、會計等專業性比較強的單位,可以考慮在專業技術崗位發展。隨著專業技術能力的提升,通過考試和評審專業技術職稱,獲得相應的專業技術職稱待遇。

對於有專業技術特長的人來說,走職稱晉升道路,要比走管理崗位和職務晉升道路更寬,副高級級以上職稱,其工資待遇已經相當可觀,比同等條件的行政職務和管理職務待遇還要高高,而且晉升難度更小。


文博自媒體


國家對事業單位三類崗位的結構比例設置有原則性要求,具體標準由各地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確定:

一、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專業技術崗位佔主體,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70%;

二、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管理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三、主要承擔技能操作維護、服務保障等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工勤技能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事業單位主體崗位之外的其他兩類崗位,應該保持相對合理的結構比例。

國家對全國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全國總體控制目標為1:3:6。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全國總體控制目標:二級、三級、四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1:3:6,五級、六級、七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2:4:4,八級、九級、十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3:4:3,十一級、十二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5:5.

工勤技能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按照崗位等級規範、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確定。事業單位中的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依次分別對應一至五級工勤技能崗位。工勤技能崗位結構比例,一級、二級、三級崗位的總量佔工勤技能崗位的比例全國總體控制目標為25%左右,一級、二級崗位的總量佔工勤技能崗位總量的比例全國總體控制目標為5%左右。工勤技能一級、二級崗位主要應在專業技術輔助崗位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職責等對技能水平要求較高的領域設置。事業單位應嚴格控制工勤技能一級、二級崗位的總量。

特設崗位不受事業單位崗位總量,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務後,按照管理權限予以核銷。


帶你一起樂哈哈


體制內的無奈,擺正心態,耐心等待。

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技術崗,工勤崗三類,根據單位承擔職能的不同,崗位設置是有限制的。

你所在單位只有一箇中級技術崗位,只能等他晉升高級職稱或者退休,崗位出現空缺。所以你只能等待,在體制內上班,這種情況很多,擺正心態。

你也可以向領導提提意見,看領導能不能向上級反映,申請崗位編制調整,估計很難。


保蠡生活


不嚴格把控取得資格的標準,那麼有再多的高、中級對社會進步又有什麼意義呢?


冰水59


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有比例限制,不過在總體比例內可以適當調劑名額,報人社部門審批同意即可

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管理模式,分管理、專業技術和工勤三種崗位。三種崗位之間的比例按照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辦法,有一定的比例限制。

其中,以公共管理為主的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比例原則上不得低於50%。假設一個單位三定方案設定的在職在編人數為100人,那麼其管理崗位必須在100x50%=50個以上,其餘50個業後專技崗和工勤崗,工勤崗一般不超過10%,這意味著專技崗可設置40個崗位。而專技崗的設置一般按1:3:6總體目標設置,即高級職稱佔10%,中級職稱30%,初級職稱60%。40個專技崗中,可以設置4個高級職稱,12箇中級職稱,24個初級職稱。

以專業技術服務為主的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不得低於編制數的70%。同樣以100個在編名額為例,70%意味著可以設置70個專業技術崗位,按照前述1:3:6的比例,至少有7個高級職稱崗位,21箇中級職稱崗位,42個初級職稱崗位。如果單位有實際需要,這個崗位比例可以適當調整,比如適當削減高級職稱崗位,由原來的7個調整5個,中級職稱增加一點,由21個調整到25個,減少2個初級職稱崗位,由原來的42個調整為40個,這種小範圍的調整是允許的。只要報人社部門審核,比例調整的名額不超過總盤,一般都會批准。

題主說你們單位只有一箇中級職稱崗位,說明你們單位比較小,人數不多,而且大概率是以管理為主的單位。假設你們單位以管理為主,單位有10個編制,管理崗佔50%也就是5個,專技崗佔5個,按照1:3:6的比例,中級崗位也就是1個,最多2個。確實可能存在一個單位只有一箇中級職稱崗位名額的情況。

碰到這種情況,你只有三種選擇:一是等,風前面的人調離或退休空出崗位,這估計需要很長的時間,可能性不大;二是建議單位在比例範圍內調整名額,可這種調整牽一髮而動全身,中級職稱增加了,意味著初級和高級名額會減少,單位領導和同事不一定願意幹;三是轉管理崗走管理路線,然而一樣面臨升職難的現實,況且好不容易拿到中級職稱,轉管理崗也不划算。

當然,如果有路子可以調到其他有名額的事業單位,直接聘任到崗,這是最划算的。問題是,你有這樣的機會嗎?沒有,恐怕你只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