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家都向我們要援助而不是購買緊缺醫療物資,我們該如何應對?

飛躍3537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因為它包含了很多層複雜的關係,比如國家之間的協作和競爭、人性的善與惡的體現。


截至10日17時,世衛組織表示,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32778例,疫情正在全世界蔓延。對中國本土而言,70%的新冠肺炎患者已康復出院,疫情正在結束。



先來說說我們國家逐漸恢復正常後都做了啥:


1,與全球10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等多份技術文件;


2,向多次向韓國、日本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亞洲國家提供抗疫物資和檢測設備等援助;


3,向伊朗等國派出專家組,提供超過5萬份核酸檢測試紙盒、網友們通過微博二維碼捐款超過400萬;


4,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用於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國際合作;


5,對於相隔很遠但是形勢很嚴峻的意大利,又是派遣頂級專家幫助,又是貢獻ICU必需儀器,重達31噸,還準備幫他們建立ICU。


必須要誇誇咱們中國人的低調了。這場全球戰“疫”中,有一種安心叫“中國措施”,有一種風範叫“中國擔當”,有一種態度叫“中國精神”,有一種溫暖叫“中國援助”。


咱們這麼做,不單是因為在咱們抗疫最艱難的時刻,這些國家、國際組織以及民間團體幫過咱們。


像巴基斯坦甚至把全國醫院的口罩都捐給了我們,比如日本14歲的小女孩,在大街上為我們祈求善款,日本與韓國通過官方途徑就捐贈了100萬隻口罩,同時還派出了5名專家組成了救援團。



一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中國人一定會報答。我們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予對方一定的幫助,這並不代表要無限制的付出。我們能夠優先為他們提供,這就已經夠夠意思了。


咱們國家現在也還沒到富得流油、什麼口罩都往外捐的地步,捐一些可以,但是,該花錢買的時候,咱們也得好意思提錢。畢竟我們國家也是剛剛從疫情的重創中恢復,經濟問題也需要解決。



論咱們中國的製造業之發達、工作效率之高、產能之大,我想,放眼全球還沒有哪個國家可以跟我們抗衡。就連歐盟的口罩不夠用,都要向我們中國請求援助。


像某些國家啊,就是整天甩鍋給我們的那位,一邊說自己國家的口罩足夠用,一邊偷偷取消了進口關稅,允許我們的口罩銷往他們國家。我只想呵呵兩聲,現在全世界都想買中國的口罩,你如果肯拉下臉向我們買或者借,那還是可以的,如果還是高高在上,用這種暗示的方式要求我們幫忙,不好意思,我們不給。




BWC中文網早在3月9日發表的《美國醫院不堪重負,中國口罩將成硬通貨》一文中提到,由於新冠狀病例幾乎遍及美國的每個州和縣,現在每天數據都在快速增加,因此,如果每個醫護人員和病人每天只戴一個N95口罩,那麼,這些儲備將在幾天內用完,但是無法加快新口罩的生產,因為,幾乎全部在中國生產,即使在美國這裡製造,原材料也主要還是來自中國。


目前,中國口罩日產量已達到1.16億隻,我們還是想賣給對我們友好、又真正善良的國家和人民,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


如果覺得有用,就點個贊吧。也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我們一起討論。
我是薇安。創業公司CEO,前世界500強高管,資深教育專家,演講成交教練,暢銷書《迭代》作者。只寫接地氣的成長乾貨,一起勇猛精進,一起活到淋漓,歡迎關注@薇安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