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将加快“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

3月9日,2020年英雄联盟职业联赛春季赛首度线上鸣锣。在上海打造“全球电竞之都”的雄心背后,我们再次看到数字经济的巨大潜力。


疫情将加快“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

数字经济将加速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尚难预测。然而,疫情激发对数字经济的巨大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具体到疫情后的产业发展,我们的判断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而且,疫情正在从非常规的角度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这两股力量的合流,预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将加速引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恩格斯讲过一句话: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这种需求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疫情将加快“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

这里,用几个并不充分的数据,从若干侧面说明数字经济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

据中国信通院测算数据,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估计达35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5.4%。有分析显示,其增速可达14%左右,显著高于整体经济增速。

研究还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将增长23%以上。灵活用工绝大部分在从事与数字经济有关的行业。据初步估算,疫情期间,盒马、叮咚、美团等一些生鲜平台的线上订单量,普遍都较以往同期有2-10倍的增长。订单增长的背后,是疫情催生的消费者习惯的改变。尽管部分被迫上线的消费,其黏性还有待观察,但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消费,将是不可更改的大趋势。数字经济正在向我们走来,疫情将加快这一进程。

笔者曾在几年前提出过“后服务业社会”的概念,意在指出,人类社会正在向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演进。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业界的专家开始用体验经济、创意经济等概念,试图描述初现端倪的新经济形态。就像人们经历了不同提法的表达,最后一致地将后工业社会概括为服务经济一样,后服务业社会是否确定为数字经济,还需要一些时间。这不要紧。重要的是,人们已经认同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将要到来。

疫情将加快“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

上海如何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

发展数字经济,根本动力来自企业、市场和创业创新。政府要因势利导、上下联动,抓住关键环节,力求有所突破。例如,在数字技术、数字化架构、云平台管理上建立标准化运营,打造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成果。又如,研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标准规范,出台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数字医疗健康和数字农业等的融合标准规范。

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掌握并突破关键技术。搭建数字经济共性关键和应用技术平台,在数字化基础,通用、前沿和颠覆性领域,集中攻关突破核心技术;着力拓宽延伸数字技术应用的广度、深度与长度,更大范围推进数字技术应用,以前沿技术、未来技术研发为基础,试点示范,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拥有并培养相关人才。加快推进面向数字经济的新工科建设,积极发展数字领域新兴专业,促进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与其他专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扩大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国外数字经济人才引进,完善人才服务体制,建立面向国际的人才资源对接平台。

疫情将加快“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

毋庸讳言,上海在发展数字经济的某些单项指标上存在差距,如相关产业增加值总量等。但是,上海具备发展数字经济的综合优势

疫情后,尤其在“十四五”时期,上海需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通过政策创新、体制创新,聚焦重点领域,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培育数字经济领域优质企业,推动数字经济成为上海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力争使上海成为全球性的数字经济中心城市。

(文章原载于《文汇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