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些消費陷阱!平頂山市消協發佈3·15消費警示

為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3月13日,市消協依據市場調查情況和消費者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發佈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要警惕消費陷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預付式消費風險大,消費者選擇要慎重。要理性選擇充值金額,儘量選擇金額小、期限短的預付卡,不要被商家的推銷讓利所誘惑,不要一次充值金額過大;要簽訂正式合同或簽訂書面協議,或者錄音錄像,將預付式消費卡的適用範圍、期限、功能、退卡條件予以明確,切記不要輕信銷售人員的口頭承諾。同時一定要注意“訂金”和“定金”區別。每次消費後要注意索取票據;要儘可能選擇有備案發卡資質的企業,辦卡前要注意查看經營者有無合法的營業執照,要了解清楚經營者的市場信譽如何,經營狀況如何,做到貨比三家;要主動維權,消費者發現商家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或經營情況異常時,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諮詢或舉報。如果商家突然關門停業且無法取得聯繫,有跑路跡象或嫌疑詐騙的,應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

正視汽車消費問題,理性對待各種陷阱。消費者在買車之前除了要了解購買車型的情況外,還要確定是否能當場拿到合格證,不要購買沒有車輛合格證的汽車,不要先付款後提車。要重視新車免費保養權利,要看清各種維修貓膩:防以次充好,次品當正品;防“小病大醫”,漫天要價;防先斬後奏,擅自更換配件。購買二手車,要防止經營者不履行真實告知義務,隱瞞車輛真實情況的問題,注意多渠道瞭解二手車的真實信息。

選購農資產品要細心。目前正是農村春耕生產的季節,農民消費者在選購農資產品過程中,要結合往年的生產經驗,徵求農業技術推广部門的意見,選擇正規廠家的農資產品,認準質量檢測證書和使用說明書,索要購買憑證江保管好,切勿貪圖便宜,輕信虛假宣傳。要科學理性消費,冷靜面對促銷要了解各種優惠承諾,做到貨比三家不吃虧。

警惕老年消費陷阱。老年消費者對各種健康講座、免費檢查、免費義診、上門服務等方式的宣傳活動,要謹慎選擇,不要盲目參加,更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聯繫方式;凡是宣稱保健品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的任何行為,千萬莫相信,別被誇張療效的宣傳忽悠;確需購買保健產品或接受相關服務,應當選擇正規商家,通過正規途徑購買,並妥善保留購買小票,主動索要發票,保存在線交易記錄等必要憑證,以便維護自身權益。

警惕裝修裝飾的“名堂”。市消協提醒消費者要儘可能地選擇信譽良好、經營穩定、證照齊全的專業資質裝修公司,不要輕易和“馬路游擊隊”打交道;簽訂合同前期要對條款做細緻地瞭解,合同執行過程中要勤於檢查合同的執行細節,避免不必要的過失和損失;對商家利用搞優惠活動提出的預交款項,要理性,搞好約定,不要貪佔小便宜、圖省事,輕易就範,謹防跑路。

特別提醒消費者在遇到“網購”糾紛時,要及時向各級消費者協會投訴。目前,全市各級消費者協會已全線開通了“電商直通車”系統,入駐直通車的電商企業(平臺)共有25家,我市消費者凡是在亞馬遜、淘寶、蘇寧易購、去哪兒、京東、攜程、國美、網易考拉海購、風行網、唯品會、聚美優品、滴滴、大眾點評、優酷土豆、樂視、國美在線、1號店、餓了麼、中國移動等25家電商企業(平臺)上遇到網絡購物糾紛,無論身處何地,無需向網絡電商企業(平臺)所在地維權部門投訴,可直接向我市各縣(市)、區消費者協會投訴;消費者只需將“網購”訂單號、被投訴方名稱、具體問題、購買產品日期和自己聯繫方式提交給消協,消協組織均可將消費者投訴,通過該系統直接發送到加入“直通車”的電商企業(平臺)的售後服務體系,電商企業(平臺)收到投訴後將立即提高一個級別進行處理,7—15天內處理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