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五大快速纵队,结局如何?其中一个纵队实现了全美械摩托化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具有很大的优势,总兵力达到了430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国军先后成了了五个快速纵队,快速纵队如果单纯只看装备的话,那么绝对是国军的最强配置,即使是所谓的“五大主力”的装备配置比起这五个快纵也是差不少的。

国军五大快速纵队,结局如何?其中一个纵队实现了全美械摩托化

国民党军在解放战争初期,有战车1,2,3,4团,战车7,11营,共计坦克414辆,此外还有不少的装甲车、汽车,而快速纵队一般是以一个整编旅(整编前的师)为基干配以战车营、汽车营等突击力量组成的,是一个完全机械化的纵队。

蒋纬国在1946年进入国军装甲部队任职,快速纵队的构想及成立和他的建议有莫大关系,他曾经在德国陆军慕尼黑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也短期在德军中服务,德军对波兰的闪电战让他记忆犹新,所以说快速纵队组建的目的有点闪电战的味道,但是却最终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下面就先了解一下五大快速纵队的豪华配置及最终结局。

第一快速纵队

国军五大快速纵队,结局如何?其中一个纵队实现了全美械摩托化

第一快速纵队是由国军整编第26师的第80整编旅为基干和国军战车1团第1营、炮4、5团各一部等组成的,国军当时关内军队大部分参与了整编,军变成了整编师,师变成了整编旅,所以由整编旅、战场营等组成的快速纵队是一个师级的美械机械化部队。

整编26师及第一快速纵队在中将师长马励武的指挥下在1946年12月中旬参与了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1947年1月,马励武所部在鲁南战役中被解放军全歼。

鲁南战役历时19天,歼灭了国民党军2个整编师师部、4个旅又1个快速纵队共53530人,缴获坦克24辆,榴、野、山炮89门,汽车474辆以及各种火炮200余门。

第一快速纵队的24辆美式M3A3坦克,24门美式M-1式105mm榴弹炮以及若干道奇卡车、装甲车等都成了战利品,这样精良的装备成就了华野特纵,1947年年3月,以这些美械装备为基础,解放军组建了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特纵在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等诸多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解放济南的功臣坦克就是缴获的第一快速纵队的坦克。

第二快速纵队

第二快速纵队前后组建了二次。

第一次组建时是以整编第49旅为基干,整编第49旅的前身就第五军第49师,不过这个快速纵队配置一般,比不上第一快速纵队,只配备了一个战车连,再辅以汽车营等兵种。

该纵队在1947年刘、邓大军的豫北攻势中被全歼,旅长李守正被俘,从战斗打响到被全歼,第二快速纵队仅仅坚持了16个小时。

第二快速纵队之后又重建,以国军第47军第125旅为基干,后在淮海战役中被全歼。第二快速纵队配置比较弱,本来就只一个战车连,而重建后连战车连都没有了,只配属了一个装甲兵连,只有十几辆装甲车。

第二快纵是五大快纵中实力最弱的。

第三快速纵队

国军五大快速纵队,结局如何?其中一个纵队实现了全美械摩托化

第三快速纵队先后组建了两次。

第一次组建时以青年军207师第1旅为基干,配以战车第三团的一个营及若干炮兵、汽车兵,不过战车营的坦克是日式的,青年军的战斗力也并不强,加上装备也一般,所以这个快纵很快就又划归207师,快纵的番号也被取消。

国民党军在1947年的6月组建了新的第三快速纵队,这个快纵并没有按照惯例以一个整编旅为基干,而是完全由伞兵和战车1团为基干组成的,装备和配置居五大快纵之首,远超其他四个快纵。

新的“第三快速纵队”以伞兵总队为基干,由十二个伞兵队(加强连)和四个直属队组成作战集团,其余人员则划归“输送团”,负责后勤保障、并在战时对一线部队进行人员补充。此外,“快纵”还配属了汽车团、炮兵营、战车营、工兵营、装甲车连、空中支援大队和兵站部。

第三快速纵队拥有多达三百四十辆的美制卡车,还有六十多辆吉普车,完全实现了全美械、摩托化,单论装备而言可谓是装备精良、火力强大。

第三快速纵队相对独立,蒋纬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副参谋长,但是该纵队指挥系统紊乱,地方部队是无权指挥的,所以这个纵队空有豪华阵容和装备,表现却乏善可陈。

在豫东战役中,第三快纵损失惨重,伞兵第一团损失过半,战后不久该纵队就被撤销番号,各配属部队也相继回归伞兵部队和战车部队。

第四快速纵队

第四快速纵队是以整编第118旅为基干,118旅的前身是第18军的118师。

第四快速纵队的装备配置和第一快速纵队类似,也配备了一个战车营及若干炮兵、装甲兵等,拥有美式M3A3坦克24辆,美制M-1式105mm榴弹炮24门及若干美式卡车、装甲车等。

该快纵装备不错,淮海战役中随着黄维兵团在双堆集被一同全歼,那些坦克、榴弹炮都成了很好的战利品。

第五快速纵队

国军五大快速纵队,结局如何?其中一个纵队实现了全美械摩托化

第五快速纵队严格的说是个临时纵队,该纵队是在1948年底才成立的,由天津城内的战车第1团与战车第3团合并而成,快速纵队成立的构想本来就用于闪电突袭作战的,但是此时平津战役已经打响,该纵队随着天津被攻克也随之覆灭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国军有四个快速纵队,将第五快速纵队未计算在内。

结语:国军在解放战争中组建的五大快速纵队,除了第三快纵后来撤销番号外,其他四个快纵都陆续被解放军歼灭,这些快纵装备精良,尤其是第一、第三、第四快纵拥有美式坦克和大口径的榴弹炮、装甲车这些装备,但是以国军将领的指挥能力和现实情况,快纵根本做不到闪电作战,德军的闪电战是步坦协调的,而国军动辄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快纵最终沦为笑谈,不过这些装备到了解放军手中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还是那句话武器好是一方面,关键要看使用武器的是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