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走街串巷、留下神祕預言的“賒刀人”,到底是什麼身份?


新年伊始,受疫情影響,只能困於家中,閒來無事,上網“衝浪”,突然發現一個“賒刀人”的帖子頗為火爆,跟帖者不計其數,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還有一些親歷者“現身說法”,但這不僅沒有揭開“賒刀人”的真實身份,反而更為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30年前,走街串巷、留下神秘預言的“賒刀人”,到底是什麼身份?


先給大家解釋一下何謂“賒刀人”

90後的人可能都沒有聽過這個詞,按照網友所述,“賒刀人”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也就是三十年前,廣泛出現於我國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的一個“神秘團體”,《申報》對此有過報道:他們大都做小販打扮,身背刀具,走街串巷,大聲吆喝,遇到有人買刀時先談攏價格,然後不收現金,做一“預言”,約定預言成真時再來收賬,這就是“賒”的意思。

而他們所做“預言”大都稀奇古怪,在當時那個年代看起來“天方夜譚”,比如“當牛羊肉幾十元一斤時再來收賬”、“當沒人願意種地時”再來收賬等等,而在當時,一斤牛羊肉不過一元錢左右,而土地更是農民的“命根子”,有誰肯不種地呢?

“賒刀人”的帖子火了以後,網友們紛紛開動大腦,猜測“賒刀人”的真實身份,有人說“賒刀人”是一個神秘的組織,他們行走世間是為了獎善罰惡,有人說“賒刀人”是修煉特殊術法的人,他們行走世間是為了“紅塵煉心”。

更有甚者,有人以《鬼谷子》為據,說“賒刀人”是鬼谷子的徒子徒孫!這些猜測大都捕風捉影,荒誕不經,無絲毫事實依據,看來要想弄清“賒刀人”的真實身份得自己動手了!

為此小編請教了家中的長輩,經長輩證實,三十年前,他們確實見到過“賒刀人”。就像網友描述的一樣,長輩口中的“賒刀人”也是不收現金,做出預言,約定預言成真再來收款,只是他們“賒”的不一定是刀,還有可能是剪刀、鐵鍋、鐵鏟等。

如果不想“賒”他們的東西,也可以直接購買,但是“賒刀人”商品的售價遠高於市場價格,比如一把菜刀就標價三元,而當時一斤牛羊肉才不過一元左右,如果接受了“賒刀人”的條件,在預言實現後一把菜刀要支付十元,雖然價格翻了幾番。

但“賒刀人”所定期限少則三五年,多則八九年,而且“賒刀人”所做預言大都“天方夜譚”,所以人們都願意“賒”他們的東西。

30年前,走街串巷、留下神秘預言的“賒刀人”,到底是什麼身份?


眼光卓絕的商人

據長輩所述,“賒刀人”所做預言大都和生活息息相關,比如糧食的價格,衣服的款式等等,雖然在當時看起來荒誕不經,但放到當下再正常不過,再聯想到他們故意將售價定得很高,引誘人們“賒”他們的商品。

我們能否猜測他們其實是一群眼光卓絕的商人呢?畢竟如果預言成真,人們可是要支付高於售價幾倍的貨款,這可是一筆巨大的利潤!

之所以說“賒刀人”眼光卓絕是因為他們所做的預言在常人看來“天方夜譚”,在他們看來則有很大可能實現,因為他們所謂的預言並非信口胡說,而是以超前的眼光對未來社會的推測!

所以他們想盡辦法引誘人們“賒”他們的東西,比如所售大都是鐵器,鐵器的標價遠高於市場價格等等,這裡要提一句,三十年前剛剛開始改革開放,社會生產力還很低,農村裡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但像剪刀、菜刀這樣的生活必需品還是稀缺物,所以“賒刀人”兜售的商品對村民很有吸引力。

有人會有疑問,難道“賒刀人”不怕預言成真後村民反悔不認賬嗎?

其實這也在“賒刀人”的考慮範圍內,首先當時的社會風氣非常淳樸,人們對於自己的承諾還是很看重的,輕易不會出現背棄承諾的行為;其次“賒刀人”以預言成真作為收款的條件,如此一來,一旦預言成真就會給村民留下“高深莫測”的印象,人們哪裡肯為了幾塊錢得罪一位大師呢;

30年前,走街串巷、留下神秘預言的“賒刀人”,到底是什麼身份?


最後,就算有人不肯付款也無關緊要,“賒刀人”走街串巷,“賒”出去無數刀具,到時候只要能夠收回一部分貨款,他們也是大賺特賺的!

可以說“賒刀人”將一切情況都考慮在內了,這幾乎可以說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當然這得建立在他們預言能夠成真的基礎上,所以我們說“賒刀人”很有可能是一群眼光卓絕的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