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合夥人股權分配比例與貢獻不對等怎麼辦

一、股東合夥人股權分配比例與貢獻不對等怎麼辦?

(一)為題的根源和影響

問題的根源有三個方面:

1、創業之初就約定了股權分配比例;

2、各個合夥人的貢獻差異顯著,可能由於個人能力、身體健康程度、家庭事務、勤勉敬業程度等等,導致各人實際貢獻大小必然存在差異;

3、公司初創時未設定股權動態調整規則。

影響:靜態股權分配模式,造成了股權分配與合夥人實際貢獻的不對等的困局。

股東合夥人股權分配比例與貢獻不對等怎麼辦

(二)面對這種問題對公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造成相對貢獻大的合夥人內心不平衡,感覺是給其他合夥人打工,自己吃了虧,甚至影響其工作投入程度。

2、貢獻小的合夥人,往往能力或態度等方面存在問題,但當公司未建立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公司治理機制時,由於他/她是創始股東,也不好更換,依然佔據重要崗位,從而影響公司整體實力與公司的發展。

3、由於缺乏股權動態調整機制,後來加入的人員沒有股權,激勵不到位,動力不足。

4、這種情況會造成公司有股權與沒有股權人員之間的隔閡,一類人是股東,另一類人是打工者,公司不能形成真正的合夥制經營模式。

股東合夥人股權分配比例與貢獻不對等怎麼辦

(三)對以這種問題解決之道:建立動態股權分配機制,是解決股東合夥人股權分配比例與貢獻不對等困局的不二法寶。

1、貢獻積分制:

對於初創公司來說,採用貢獻積分制比較合適:先把事情辦好,再根據貢獻大小,論功行賞。在初始股權分配的基礎上,貢獻大的合夥人增加較多的股權,貢獻小的合夥人增加較少的股權。

推行貢獻積分制的關鍵點有兩個:

(1)完成公司發展戰略規劃,劃分發展階段,明確階段經營目標,並明確合夥人貢獻值轉換為公司股權的時間節點;

(2)明確哪些事項為貢獻點,即明確哪些事項是公司看重的,應計算貢獻值的,並確定各貢獻點貢獻值的標準。

2、分階段股權激勵:

對於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司來說,分階段對包括合夥人在內的人員實施股權激勵是實現合夥人持股動態調整的有效辦法。

(1)根據公司發展戰略,確定階段經營目標。

(2)實現目標後,給予包括合夥人在內的員工隊伍多少股權,以及給付方式,是業績股票、股票期權還是限制性股票,以及時間安排,都必須具體明確。

3、動態股權分配方案設計要點

(1)公開、公平、公正

股權激勵機制的設計與執行應公開透明,讓規則攤在陽光下,所有參與分配的人員都有權查看相關的制度文件與貢獻值計算結果。貢獻值應及時更新和公佈,以起到激勵、提醒和督促的作用。

(2)人員可進可退

初創企業面對的環境是複雜多變的,團隊往往需要不斷地調整和補充新鮮的血液,讓有能力的人參與進來,讓無能的人退出,幫助團隊維持一個開放的架構。

(3)能夠體現各項貢獻的價值

要量化各個要素的價值才能鼓勵成員為公司帶來更多的資源,越是稀缺的資源就要給予其越高的估值。

(4)體現階段性的成果

任何針對內部員工的股權激勵政策都須有“退出機制”,股權能放也能收。


給創業者的箴言:其實做企業其實就三點:視野遠一點,做事實一點,對員工好一點。

成功的企業,必然是內部和諧、外部和諧的統一體,離開了和諧,企業難以成為一架運轉的機器。惟有和諧,才能促進企業快速健康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