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頤和園裡的那個湖,為啥叫做“昆明湖”?

龍建源


這一命名,是乾隆帝採用的漢武帝在長安都城鑿昆明池操練水師的典故,此名沿用至今。

清代乾隆時鑿深了昆明湖的前身甕山泊並加以擴充,成為面積比明代時擴大兩倍的巨浸,始名昆明湖。乾隆曾在昆明湖泛舟時留下"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的佳句。

昆明湖原為北京西北郊眾多泉水匯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濼、大泊湖等名稱。很長一段時間又叫甕山泊,因萬壽山前身有甕山之名而得名甕山泊。甕山泊因地處北京西郊,又被人們稱為西湖。


歷史上的光緒十二年(1886年)開始,昆明湖被用作海軍操練場所,設立有昆明湖水操學堂。模仿天津水師學堂、武備學堂的建學模式與課程設置,學堂分內、外兩堂,學制均為五年。內學堂主要學習西法測算、天文、駕駛等課程,外學堂主要進行行船、佈陣及施放槍炮等方面的訓練。


從1886年設立到1895年撤立,昆明湖水操學堂共36人順利畢業,其中喜昌、榮續、博順等人在昆明湖水操學堂被裁撤近二十年後,在清朝海軍擔任要職,學堂的教育成果達到顛峰。

昆明湖的設計特色

昆明湖一個設計特色是它的西堤和堤上的橋。頤和園昆明湖西堤本是一條不寬的堤岸,沒有什麼實際作用,平坦的堤岸人為地斷開,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橋”,形成優美的“六橋煙柳”,景色絲毫不亞於杭州西湖的蘇堤,六座橋中最美的是玉帶橋。

昆明湖的南邊是建園時有意保留下來的小島,用十七孔橋與湖的東岸連接起來。按照中國曆代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理水方式,在湖內建有“南湖島”“治鏡閣島”和“藻鑑堂島”三個中心島嶼,並且仿照杭州西湖的蘇堤修建成西堤。

園昆明湖巧妙地利用了中國園林藝術的借景手法,將遠處的西山和玉泉山群峰納入遊人的視線,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美不勝收。昆明湖上的主要景物有西堤及西堤六橋、東堤、南湖島、十七孔橋等。

沿堤建有六座石橋,造型優美,形態各異。其中一座用漢白玉雕砌的玉帶橋,橋拱高聳,遠望如一條玉帶。湖區三個部分都有一島,象徵蓬萊三島。南湖島風景最優美,它的面積達16餘畝,島上有涵虛堂和龍玉廟等古建築,據說涵虛堂的造型頗像武昌的黃鶴樓,原有三層閣樓,當年清代帝后曾在樓上觀看湖年水師操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