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内在的期盼,孩子考入清华、北大更是每个父母的教育梦想。但孩子是这样想的吗?或者他的梦想是——《王者荣耀》职业联赛冠军。

那么在父母的梦想与孩子理想之间,我们该如何决策呢?是否该支持孩子呢?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01

清华、北大是梦想,《王者荣耀》就是不务正业吗?他们的区别在哪呢?

1、两者本质属性不同,不能只看表象​​

(在这里,清华北大统称为名校;《王者荣耀》统称为电子竞技)

名校:是日积月累的知识经验,以考试成绩的展示成果,需要漫长刻苦的努力,需要家长的细心栽培;

电子竞技:通过反复练习、思路教学、团队配合,取得傲人成绩。

正如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所言:“学习就像建房子一样,需要一级一级地铺砖头。”表现虽然都是有所成就,但电子竞技相对于名校来说,差了很多知识积累的根基。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2、试错机会不同,退路不同

在电竞界有一句话说:“成为职业选手的概率,比考上清华北大的概率还要低”,其实这句话应该翻译为:如果说高考是千军万马抢一条高速路,那么电竞职业赛就是千军万马走钢丝绳。

名校:据统计:1977年到2018年的高考人数,中国的大学毕业人数一共1.15亿,中国人口14亿,算下来也就4%,看起来好像能进入名校的概率很低,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前提下,而且高考只要愿意,可以每年复考。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电子竞技:《王者荣耀》某电竞圈内执业人士给出建议:他们一般只看全国巅峰xx强以内的简历,提交了简历并不意味着能成功进入俱乐部,还需要考核。经过一段时间严格训练,通过应急能力、局势分析能力及抗压能力等综合评定,最终合格才能与俱乐部签约。

而电竞选手对年龄也有要求,年龄越小意味着发展空间越大。符合职业赛的年龄,正是孩子们上初高中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段时期孩子一意孤行,并未取得满意的成绩,还耽误了学业,这就是所谓的“走钢丝”,稍不留神就会摔的粉身碎骨,毫无退路。

如果说能进职业联赛,是实力的象征,那么能进名牌高校,就是十八年的厚积薄发与赌上一切的终成眷属。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3、世俗观念不同

电子竞技: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AOV中国团队获得本次电竞金牌。在《尽然如此》电竞公开课上,作为中单万花筒的老帅曾说:“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听到无数观众为我们骄傲,呐喊时,我真心感到荣耀和自豪”。是的电竞已被纳入体育竞赛,和众多体育冠军一样都有机会为国争光,可是对于普通人们来说,任然云山雾罩。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您知道知道KPL是什么吗?您没听过什么是“青训战队”吗?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九球天后”潘晓婷曾说:“每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要经历一番坎坷和波折,之后才能打破陈规和偏见,如凤凰涅磐般茁壮成长”。

电竞职业赛也许会凤凰涅磐,成为以后的中流砥柱,但不是现在,当孩子以职业联赛作为梦想时,父母多半不会支持一个完全不了解的领域。

名校:而高考,仍是多数“寒门”认同的跳板,如果孩子考入名校,父母感觉都硬气很多,因为多数人理解为,那象征着未来。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02

孩子拥有电竞职业梦,这几种可能要知道,孩子你是否能坚持住?

当电竞后边加了职业,就意味着是一份责任,充满着挑战和不确定性。电竞职业更像一份工作,有句话说“没有成绩,连呼吸都是错的”,成绩代表个人的商业价值,来自团队的压力、俱乐部的压力和比赛时紧张心情的压力,这份压力可能比高考带来的压力更残酷、更现实,孩子你是否能坚持的住?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想要实现自我价值,需要刻苦训练,KPL职业选手OOZ晒出的训练表,早上9点开始训练,到晚上11点半睡觉,基本一整天的时间,都以训练为主,这一点不比“996”轻松。

当把爱好作为职业时,会极大地降低趣味性,这种高强度专注的训练是枯燥的,孩子你是否能坚持的住?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 《英雄联盟》职业选手UZI,因腱鞘炎导致S6赛季缺席;
  • Cloud9战队的 Hai ,因为手腕受伤而选择退役;
  • 《英雄联盟》S2世界军Toyz,也因为手腕受伤被迫退役。

长期保持一种姿势下,手腕、肩膀、脊椎都成了重灾区,“职业伤”带来的是身体上的疼痛,但因“职业伤”被迫退赛,这种心灵上的伤,孩子你是否能承受的住?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UZI,背后贴面胶布,比赛时缓解疼痛

电竞职业选手,大多在17岁左右开始训练,学历水平不高、简单的社交、社会经验不足,当孩子们退役时,面临一个更大的困扰“未来规划”。

Wings电竞俱乐部选手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职业选手:“外界大多数人看到我们永远只是表面,没看到很多选手都淹没在途中,包括我们每个人的经历也是如此”。

毕竟能去打国际赛的都是万里挑一的精英,而湮没在茫茫电竞职业大海中的孩子,你们的未来又在哪里?

有人说:“一个失误,我输掉的是一辈子”,赌上“一辈子”,真的值吗?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03

拨开现象看本质,孩子为什么“沉迷”电竞

1、内在驱动力与外在驱动力不同,动力不同

外在驱动力:

《银河补习班》有个情节: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将教科书撕碎并从高高的教学楼上撒下,书籍像雪花片一样漫天飞舞。马皓文对校长及众人说,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只是过程中的一部分。

可不少家长,把高考当做孩子人生的全部,从赢在起跑线上,到各种培训班,父母把期望用“都是为你好”铸成一块块大石,压在孩子胸口。为了回馈父母的不易,孩子只能硬着头皮学习,这就是外在驱动力。来自外部的惩罚、恐吓、威逼、利诱,人为地制造一些外在需要和动机,驱使孩子顺从父母的意愿。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内在驱动力:

大多来源于自孩子的兴趣爱好,游戏精美的画面,驱使孩子的好奇心,各种英雄不同的技能,驱使孩子的渴望认知,这就是认知内驱力。认知驱动力是指:知识内容本身,它以获得知识、理解事物为满足。

游戏中简单的日常奖励、或只要花时间就能提高,英雄熟练度的运营模式,符合自我提高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取得一定成绩,自我能力和学业成就的提高而满足。

在游戏中获得别人的赞美,或带妹子时满满的成就感,都属于附属内驱力,而附属内驱力,是一个强有力推进动机的主要因素

这也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说的:“学习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内驱力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所以,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喜欢学习,是家长用错了方法。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2、需求获得难易程度不同,惰性使然,人们更容易接受好实现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即便是同一个等级的需求,也有难易之分。

游戏运营商,很好地利用了这一“惰性”,看则每场变化的数字,也许只是程序员,后台数据库中的一个代码,简单易获得的成就感,让人在精神上满足,好像获得了价值感,可这种虚拟的价值感,对现实的帮助并不大。

而现实中,学习、研究报告、写论文等等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勉强做到看起来还凑合。这也是大多数“游戏爱好者”容易沉迷的原因。

如果说上名牌大学和电子竞技,都是自我实现的需求,那么电子竞技的运营模式、奖励机制,让人能更快地获得价值感。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03

“木桶效应”告诉我们,全面发展才能装下更多未来

孩子并非考取高校一条路可走,也并非职业联赛非选不可,条条大路通罗马,在选择上我们个更因趋向那个能让我们“全面发展”的路,正如“木桶效应”,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木板。

家长的认知也很重要,“游戏”有时候就是消遣放松用的,“游戏”本身并不是贬义词,还要看玩游戏人的态度。很多家长视游戏为洪水猛兽,原因有二,其一怕沉迷、其二怕耽误学习。

沉迷:

孩子沉迷的原因,多数是因为虚拟世界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认同感,孩子的情感得不到反馈、不站在孩子角度习惯性责罚,降低孩子的安全感、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面对现实社会的残酷时,抗压力差的孩子,选择逃避去虚拟世界寻找简单的快乐。

耽误学业:

如果说玩游戏会让人玩物丧志,我想着大概和卫懿公因贪玩养鹤亡国道理大致相同吧,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失去了节制,再好的事也会变坏。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在家长端正态度后,我们应该做以下几点:

1、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的安全感,始于父母的陪伴,终于父母的态度反馈,安全感十足的孩子,更自信、在接受高难度挑战时,更容易越挫越勇。

2、自律

自律的人生总是自带光环,与其意味地打压孩子玩游戏的本性,不如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自律在以后的生活中更能成就孩子的一生。

湖南卫视《儿行千里》节目,采访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后何江,何爸说:“宁愿在家喂猪也不出去打工,不去打牌,坐下来读书,不是因为喜欢,而是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当给孩子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孩子就能学会聚焦,自律便不再是一种负担。为了达成自己的想要,他们可以约束自己暂时的欲望和行为。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3、请至少应该培养孩子的一个兴趣爱好

同事老大姐家的孩子也是某游戏的忠实爱好者,跟孩子沟通,孩子想学街舞,理由很简单,可以在同学面前“装”。

看似不算是很正规的兴趣爱好,恰恰给了孩子发泄的途径。

在学习街舞的过程,不一样的老师、不一样的同学,扩大了孩子的交际圈,偶尔在小女生前“装一装”让孩子获得满满的成就感,老大姐的孩子也因每周要参加义演根本没时间触碰游戏,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的价值体现呢?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4、让孩子明白,人生的方向

当孩子说想做电竞职业人时,作为家长是否跟孩子谈过?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梦想的原因、分析下整个行业的发展未来,以及孩子需要面对的困难,而不是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不行”。

孩子也许只是喜欢、但并不明白全局观,作为家长就需为告诉孩子全部事件的发展过程,让孩子有清晰的认识,在参考孩子的意见。

家长对未来世界判断的敏感度,是孩子教育元素重要之一,这就要求父母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因对瞬息万变的世界。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让孩子知道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并懂得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但这一切都基于父母提的格局,高格局才能让孩子站在自己肩上,看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孩子《王者荣耀》职业梦VS父母的清华梦,木桶效应教你如何抉择


结语:

腾讯体育联席CEO金亦波曾说:“百分之九十的人试训完以后,都说我放弃了。”由此可见,即便有能力参加试训,能真正去打职业赛的人还是少数。金亦波建议,即便没进入职业选手行列,也可以去做一些跟电竞有关的工作。目前,电子竞技产业的岗位已经超过100种,对于有电竞梦的孩子,以后完全有机会去为电竞出一份力,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文化程度足以胜任的基础上。

如果孩子明确确定要走电竞职业路,我们可以给孩子办理休学半年,陪孩子一起搏一下。但我认为最好的结局还是遵循“木桶效应”平稳发展,未来的空间才会更大一些。

有了为未来负责任的能力,在把电竞当做一种放松的形式,岂不是更完美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